第57章 立人设
如果只是单单为自己赢取美名,却引起大王的疑忌,似乎得不偿失。
可他就这么干了。
这么干应该不怕出事才对,可他却怂的一批,软的不像话。
诸侯中没有他再软的。
可他却能将自己的行为美化,引为道德。
引为道德后,还常用此标榜自己,用来显示自己的仁慈。
即便他从不强硬,依然能美名传扬,同样也因为仁慈,却显得他过于软弱。
因为仁慈,他赢得了仁德的美名,到了西伯侯这里,好像仁德就等于仁慈,仁慈就等于软弱似的。
这就是在立人设了。
东伯侯和南伯侯都知道据理力争,而他却从不争辩什么。
两位伯侯因此引来杀身之祸,而他却一直安然无恙。
这就是西伯侯的高明之处。
姬昌明明有威胁,却让自己看起来没有威胁的样子,好让大王从心底打消对他的猜忌。
为此,他不会表现出一点反抗的姿态,而是会表现出自己的臣服,还会适时的表现出屈服,为的就是让大王放心。
立了人设,自然要打造好,打造好了自然要维持好,有人设打底,加上他的表现,让他外结势力的同时,足以苟起来好好发展。
大王对他放心只是暂时的,猜忌疑虑始终存在,但并非只针对他一个。
还有另外三大诸侯,也会分担到他们头上。
反正有人会当出头鸟,替他吸引火力。
而他嘛,只需要好好苟起来,猥琐发育就行。
自然少不了一些灾和难,不过都被他安然度过,可以看出他的功力如何。
他曾有几年牢狱之灾,就是他在发育过程中遭遇过的问题。
这是无法避免的,总有对线冲突,团战相遇的时候。
先假装不敌,想方设法避战就成为了他的策略。
保存了大部分实力,等到兵线推进,集合团战的时候,一路前推,推到高地,再直扑基地。
一起围攻,对方将毫无还手之力。
他主修苟道,不苟到无敌决不出去浪,再加上一系列的布置安排,就算经济落后,实力不敌,局面失衡,形势复杂,遭遇种种不利和困境,在外界各方的共同作用下,努力发挥下,上下齐使,也能做到暂时稳定,帮他解决眼前的困难局面,度过一劫。
待到以后改变颓势,再挽回颓败。
姬昌会有反抗之心,但不会有一点强硬。
可以看出,西伯侯不但很善于包装自己,而且还很善于隐藏。
身为臣子,保证绝对端正的态度,而且始终保持臣服。
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美名,也让舆论渐渐倾向于周。
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曝露出任何野心,也没有一点反商之意。
哪怕大商的权威已渐渐丧失,众人已有了反商之心。
哪怕大商败坏了口碑,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
诸侯里,西伯侯姬昌的道德是最高的,也是声望最高的,与大商的仇恨也是最深的。
可谓是“仇深似海”。
可以说,与大商结下了血海深仇,基本上已不可解。
其他诸侯都有各种各样的反商理由,却都比不上姬昌,论能力,他素有“仁德”之名,论声望,他乃四大伯侯之一,论资格,他的儿子被杀,还被剁成了肉酱,被逼着吃下长子伯邑考的肉。
为了苟活,西伯侯姬昌只能装作不知,吃下肉丸。
如此屈辱,如何事商?
君主不仁德,可以不必再保持忠诚。
西伯侯完全可以不用再忠于商朝,也可以不必再以商朝的臣子自居,完全可以反商。
论仇恨度,或许有人能超过西伯侯,但论资格,还真没有人能比得上他。
如果有人能带领众诸侯反商,那么西伯侯一定是众望所归。
诸侯一度想推举他为盟主,却被他拒绝。
他推辞不受,认为现在他还是商朝的臣子,为臣者不能不忠。
商朝可以无德,但他却不能不仁。
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将自己立成一面旗帜,刷了一波声望,大大收获了一波好感。
姬昌由此得到了极大的赞誉,“仁德之名”愈发向外传播。
声名高涨之下,美名也更胜从前。
由此也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有实力却不张扬,这是最令人信服的。
诸侯在反商的大方向上是一致的,却都有各自的利益,所怀心思复杂,就没有一个单纯的,其实谁也不信任谁。
想要办大事,必须有一个领头人,何况反商这样的大事?
真要推选盟主的话,姬昌无疑是最合适的。
至少先不用担心姬昌的野心过大,会有被他献祭的可能。
诸侯也因此围绕在姬昌身边,即便姬昌本人拒绝当盟主。
姬昌的做法,收获了人心,诸侯的支持,也让西岐的实力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西伯侯姬昌的名声向外扩散的速度更快,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
自身的低调隐忍,让西岐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时让更多的人聚集在西岐周围。
无数的能人异士纷纷来投,西岐的整体繁荣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今非昔比的西岐,无论军事还是经济,都向上提升了一大截,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可即便如此,西伯候姬昌依然没有反心。
就算到了被讨伐的时刻,西岐也只是被动防守,并不进攻。
西伯侯姬昌的“仁德之名”这时候显现出作用,众多诸侯纷纷来助。
没有诸侯的帮助,说不定还真挡不下大商进攻的步伐。
诸侯可不想西伯侯倒下,西伯侯倒下了,他们的反商大业怎么办?
有西伯侯在前面顶着,也能为他们分担不少压力。
西岐家大业大,搬不走,挪不动,与大商断不能和,立在那里就是一面旗帜。
立在那里,就是最好的仇恨来源。
有西伯侯在前面为他们吸引仇恨,当靶子,挡火力,才有其他诸侯放心发挥、安心发展,腾转挪移的空间。
他们当然不能让西伯侯说倒就倒,扶也要把他扶起来。
西伯侯嘴上说不反,到了某个时候,到了一定程度,他就算不想反也会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