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我认知:认识自己是认识本能的基础》:焦点效应:所谓的社恐,实际是心理上的自我暗示
knowing your instinct
“焦点效应”又叫“聚光灯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成一切事物的中心,因而主观地高估周围人对自身的外表和行为的注意程度。
为了证明它的存在,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基洛维奇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衫进入教室,看看有多少同学会注意到他们身上穿的T恤衫。按照那些穿着名牌T恤衫的学生的估计,应该有大约一半的同学会注意到他们身上穿的T恤衫是名牌,可是实验结果却出人意料:只有23%的同学留意到了这一点。
这个实验表明,我们总是过于关注自己,并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从而不自觉地放大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总以为我们在别人眼中也占据了醒目的位置,可事实并非如此。这样一种心理,只能证明一个被心理学界公认的事实——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焦点效应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一点相信大家都已经在日常生活、学习或聚会等场合中亲自证明过了。比如,在看集体照片时,每个人基本上都会在第一时间里找到自己在哪个位置,并且非常重视自己在照片中的形象好不好;在跟亲友一起聊天时,人们也会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自己身上,并希望掌握谈话的主动权,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每次出门,那些爱美的女人都会花上好长一段时间来化妆、挑选合适的衣饰,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因为她们觉得她们一走出去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一次聚会上,你一不小心把饮料泼了一身,或是夹菜时意外地将菜掉在了桌子上或地上,于是你因此而觉得非常尴尬和难为情,好像别人都在对你指指点点似的……
受焦点效应的影响,我们会过度地关注自己,过于在意我们周围的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因此,你才会在聚会上因饮料泼了一身而觉得尴尬,甚至认为自己很失败,觉得别人都在看你的笑话。即便这种自我感觉并不是非常强烈,你也会觉得不好意思,也因此而变得小心谨慎,生怕再出现这样的状况,以免给别人留下坏印象。
如果过于关注自己,总觉得自己是人们眼中的焦点,甚至认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处于别人的监控之中,进而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的影响,就容易产生社交恐惧感。事实上,别人并不像我们自己那样关注我们的一言一行。有研究表明,当我们在为自己的过错或失误而饱受折磨时,别人根本就没有太在意你的那些过错和失误,甚至很快就把它们抛之于脑后了。就拿夹菜时的失误来说吧,也许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看到,就算有人看到了,他可能也根本就没有把这样的小事儿放在心上。所以,我们根本没必要那么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也没必要为自己的一点点小过错或小失误而忐忑不安。当你了解焦点效应只不过是我们内心的本能反应后,就能很好地应对自己的社交恐惧感了。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焦点效应,再加上焦点效应起作用的对象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它常常被销售人员用作公关手段。
说到销售这种工作,它对业务员来说确实非常具有挑战性。许多销售人员因为经验不足,会在一开始就对客户吹嘘“我们的产品有很多优点”“我们的产品卖得很好”等,却没有注意到客户早就不耐烦了。这一点很好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客户自然也不例外。没有哪位客户愿意一直耐心地听销售人员解说产品,尤其是陌生的销售人员,除非他现在迫切需要这种产品。
而那些擅长于推销的业务员则不同,他们往往都会首先谈论与客户有关的事,或是客户感兴趣的事,因此能够使沟通逐渐深入,最终赢得客户的信任。因此,在第一次接触客户时,销售人员不妨从与客户有关的事入手,比如一进门就迅速观察一下客户办公室里的摆设,看看客户有什么样的喜好,接着以此为话头展开话题,了解一下客户的个人背景等,再适时提起推销一事。在谈到推销、报价、合同等问题时,如果出现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也可以自然地把话题再引到客户身上,等等。
李平是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这一天他如约前来拜访客户陈先生,准备跟他谈一笔广告业务。当李平走进陈先生的办公室时,陈先生正在打电话,于是李平礼貌地在会客椅上坐了下来,若无其事地扫视了一下陈先生的办公室。在陈先生身后,放着一个书柜,书柜里错落有致地摆着各种书籍,在第二层正中间还摆着一张陈先生身穿博士服的照片。照片裱得非常雅致,一侧还写着“大展宏图”四个字。等陈先生挂了电话之后,李平微笑着说:“陈总,您是博士毕业呀?真叫人羡慕。像您这样有才能又掌管着这么大一个公司的人,国内并不多见啊!”陈先生一听,立刻哈哈大笑:“哪里,哪里,过奖了……”之后客户陈先生就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自己的光辉历史。李平不失时机地应对着,随后适时而又自然地切入了正题……
总之,在公众场合出错时,不必过于在意自己一时的失误,这样才能给人留下大方、得体、从容的好印象;在与别人交往时,则要利用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焦点这一心理,给予别人足够的关注,从而拉近与对方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