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躲过这些坑
20多年来,我迎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入园,又亲手送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毕业。我看到自己当年教的小朋友们,现如今一个个走进社会,建立自己的小家庭,成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
可是不知道从何时起,大家都在抱怨“养孩子难”“养孩子贵”“养孩子压力太大了”。
在心疼这些年轻父母的同时,我在思考: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年轻的父母产生谈孩子色变的感受?这才是学龄前啊,还没有开始正式的学业考核,父母们就开始焦虑了。陪孩子走稳人生第一步,有这么难吗?
但是当我以妈妈的身份,陪儿子上完四年幼儿园,并在平台上带领上万个父母学习科学育儿后,我才发现:原来,家长们为了教好孩子,竟然这么卷,这么累!即使是孩子们,放学之后,也比在幼儿园里更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仔细分析你就会发现:家长们是因为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规律、年龄特点、性格差异,所以盲目从众,参与内卷,掉进了育儿的陷阱,自己却浑然不知。
育儿中常见的四大陷阱
第一个陷阱: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
这是很多家长焦虑的根源。
看看自己周围吧,很多家长相信甚至信奉“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以为孩子学得早,学得多,就能先人一步,捷足先登,未来成为“小学霸”。
醒醒吧家长们,这是养育孩子,不是在赶路。
我从教这么多年,没见过家长带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看到更多的,是家长花了一堆冤枉钱、走了许多冤枉路,和孩子一起累倒在起跑线上。
比如说,很多家长想让孩子练就一手好字,以后写作业干净整洁。出发点没错,但是看看家长们都做了什么?
孩子才三四岁,就让他们握着细细的铅笔,在很小的田字格里开始练字了。因为家长们觉得,学得早,练得多,就能写好,熟能生巧嘛,这样就能赢在起跑线上了。
实际上,这是违反成长规律的,是揠苗助长的行为。孩子那么小,手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全,手眼的协调性、肌肉的控制都达不到书写的要求,而且很多孩子握笔姿势都是错误的。他写得慢,写不好,是很正常的。但在受到批评时,孩子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觉得自己很“笨”。慢慢地,孩子会讨厌写字,害怕写字!
个别家长会说:写不好是练得少,多写写就好了。这也许没错,古人颜真卿五岁开始练字,王羲之三岁半开始练字,欧阳询四岁开始练字。但是,古人开始学习书法写的是“大字”,没错,是毛笔字!大大的格子!而现在孩子们写的是什么?是田字格里的“小字”。两者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而且很多家长把“写不好,再写”挂在嘴边,相当于把书写和惩罚画上了等号。你想这么小的孩子,会对写字有兴趣吗?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孩子的年龄特点不符合,花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只给孩子传达了一个信息:你不行,你不会,写字太难了。这样就给孩子制造了一个困难,并且和这个困难一起,把孩子打倒了。
孩子的人生,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不是要比谁起跑更快,而是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奔跑。明白了奔跑的意义,才能有持久的动力,坚持跑到终点。换言之: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到底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的体验?明白这些,孩子才会有自驱力,而不总是依靠外力的催促。
0~6岁,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保护好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观察、培养孩子的兴趣,支持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因为隔壁家孩子、班里的其他人都在内卷,就带着孩子奋不顾身,一起卷入其中。
如果真的可以“赢在起跑线上”,那么孩子的起跑线,就是父母的认知和科学的教养方式。
第二个陷阱:花大价钱上早教班
这是家长觉得养孩子“贵”的第一站。
几乎每一个家长都愿意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这本身是没问题的。只是有些家长把钱花错了地方,一旦投入进去,看不到成果就会焦虑。比如: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报了早教班,也想给自己的孩子报一个;看到人家孩子英语说得很棒,就赶紧报班让自己的孩子学起来。
你报线上早教,我就报线下的;你报中文的早教,我就报英文的早教,报全外教的早教。动辄几百甚至上千元一节的全外教早教课,家长们争着报。都想着一分价钱一分货,那么多钱花出去了,自己的孩子应该成绩不错,应该比别的孩子聪明。
可是,家长们,醒醒吧!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要经过输入、内化、输出三个阶段。如果你家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光靠早教课,很难让孩子学好英语。你可以想想:一星期只有1个小时的外教课,剩下的6天23个小时里,孩子有机会用英语交流吗?没有语言环境,他怎么记得住?
反过来说,你家有英语环境,不用上早教中心,孩子在生活中通过“用”英语,就能把英语学好,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到早教中心上这每节1000多元的早教课呢?用这些钱带着孩子行万里路,见识更大的世界,这不好吗?
早教是这样,各种兴趣班和知识启蒙班也是一样的。
想要提升孩子的能力,不一定要去早教班。
但凡家长掌握一些孩子的敏感期知识,就知道:0~6岁,对孩子最好的教养,是在保护好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在生活里开发他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回想一下你孩子上的早教课,是不是也都是围绕这些进行的?所以,父母完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一些早教课程的活动方案,然后在生活里给孩子优质的五感刺激,这样就能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打好大脑发育的硬件基础。还有些家长会问怎么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当然也不是在早教中心,而是在小区的绿地、社区的公园等孩子真实的生活环境里。
在很多人看来神秘的早教其实就是薄薄的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你就会发现,好的早教不是在早教中心里,而是在日常的生活里,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孩子,真的没你以为的那么烧钱。
第三个陷阱:给0~6岁的孩子讲道理
这是很多家长坏情绪的来源。
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父母们在职场、生活中的安全感越来越低,感觉自己的人生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这给年轻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是恐慌。
由此,父母们对孩子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担心。
于是,很多家长固执地想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设计来成长,不犯错,不踩坑,不走弯路。孩子但凡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家长就要和孩子讲各种道理。
对此,我想对家长们说,你发现了吗?你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把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孩子却往往不为所动,甚至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事实上,你不需要给孩子说教,而要让他们去经历、去体验。在这之后,他们自己就会总结,并且把这些经验牢牢记在心上。
举个例子,你常常提醒孩子走路要看脚下,他总是记不住。但是当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下次他就知道:哦,我得看路,否则摔倒了会疼的。
还有,我们告诉孩子,打火机很危险,不要随便动。他们的耳朵根本听不进去道理,听不到“不要”,只听得到“打火机,打火机”!他们反而会在家长不在的时候自己去尝试打火机是不是真的危险。
隔壁邻居家的小丸子五岁了,是个可爱的小姑娘。放学回来,爸爸让她把院子里的树叶捡捡,小丸子说:“那是大人的工作,我不做。”我说:“小丸子,你信不信这些树叶可以点着?来,咱俩把它们收集到一起,点个火,就像点篝火一样。”小丸子一听,说“好呀好呀”,就跟我一起捡树叶。
把树叶堆成一堆后,我用打火机点燃树叶,小丸子很认真地观察我的动作。我说:“小丸子,你来试试看!”她说:“不,只有大人才能用打火机,我现在才上中班。”她为什么会是这个反应?是因为我拿着她的手,从打火机的火苗上空快速地扫了一下,她发现了:烫!她就知道,打火机危险,自己得离它远一些。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父母们一定要记住:听了,他会忘记;看了,他会记住;做了,他能理解。同样地,道理不是讲出来的,与其喋喋不休,让自己抓狂,不如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他们大胆地去尝试、去体验,他们自然会总结经验,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记住,不要担心孩子不听你的话,而要担心他们总是看着你,因为你的一举一动都在给他们做示范。管好自己,比你时时刻刻想管好孩子,是不是会让你轻松很多?
第四个陷阱:学了很多育儿方法,还是教不好孩子
这是很多家长努力无果后,产生挫败感的来源。
年青一代的父母已经很清醒地认识到:父母只有孩子的出生证,没有父母上岗的资格证。所以,大家都在积极地学习各种育儿方法。买书,买课,听专家的直播……一顿操作下来,却突然发现,为什么在别人身上管用的方法,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压根儿一点都没用呢?
其实,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方法没有问题,只是针对不同性格类型的孩子,用同一种方法,效果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现实写照。
举例来说,老虎型的孩子,永远觉得自己是对的,父母一个劲地跟他讲道理,他不仅不听,还有超父母百倍的精神和父母争对错,让父母很头疼。这时,父母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性格特征来引导他。比如,孩子不爱吃水果,爸爸妈妈可以端一盘水果上桌,和孩子抢着吃,看到父母的举动,孩子会马上动手抢着吃,因为他不愿意输!
可是这个方法用到其他类型的孩子身上,就未必有效了。
考拉型的孩子会温暖地跟父母说:“慢慢吃,都给你们。”
猫头鹰型的孩子会想:“你们是真饿了吧。”然后坐在那里看着父母吃。
至于孔雀型的孩子,热心肠,看热闹不嫌事大,会一边鼓掌一边喊:“加油,妈妈加油!”
所以,永远不要期待用同一个话术、同一种方法去教育所有的孩子,会百分之百有效。最好的方式是认清自己孩子的性格特质,用适合他的方式去沟通。
为什么?就像养植物一样,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但是,不同的植物所需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荷花需要养在水中,把多肉放进水中它的根就会烂。别人家的月季开出了美丽的花,你家养的植物为什么一直都不开花呢?也许它是松柏!它们都是可造之才,但养育方式有所不同。
教好孩子的基础,是了解他,找到适合他的沟通方式。
那么如何走出育儿焦虑,避免踩坑呢?了解并掌握以下几点,家长们的育儿就会轻松很多。
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
蒙台梭利的育儿理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0~6岁的孩子,有一种独特的心智状态,可以毫不费力地从环境中吸取信息,而且有创造性的本质。我们称之为吸收性心智。它不是孩子自主努力的结果,而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
各位父母想一想,你们学英语,从一句话不会说,到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了多久才做到?3年?5年?还是直到现在都还做不到?
小朋友在0~1岁时,没有老师教时态、语法,也没有上学习班,他就可以从出生时什么都不懂,自己学会叫“妈妈”,要奶喝,你说他们是不是天生的学习者?
孩子天生有很好的专注力
有家长焦虑地跟我说,孩子1岁7个月了,专注力不好,根本坐不住,怕以后影响学习成绩。我说:“家长,你觉得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吗?是你不了解孩子。他们天生的专注力是非常棒的。1岁7个月的孩子也可以专注地‘学习’,只是学习的不是你说的书本里的知识。他们有自己的需求。”
经常有人说,“宝贝静悄悄,一定在作妖”。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你家孩子本来天天爬上爬下,特别活泼好动,突然有一天,他安静了20分钟,一点动静都没有,你到处去找他,打开房门一看,他把口红抹了一脸,粉底液涂得满桌子都是……
在很多家长看来,孩子这是在调皮捣蛋,发火是不可避免了。但是,家长,在你发火的同时,不妨思考一下:不到3岁的孩子,能在20分钟里安安静静地“化妆”,怎么能说他没有专注力呢?
我看到的更多是孩子在用行为告诉你:妈妈(爸爸),我需要一面涂鸦墙,我现在可以很安静地涂上20分钟。
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专注力差,就给孩子买很多练习专注力的书和习题。练完之后没有效果,家长们又觉得很奇怪:我买了书和习题,也陪你练了,你怎么还是坐不住呢?
其实,这是因为家长根本不了解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孩子天生就有专注力,但是你给的操作材料,他们不感兴趣,所以“坐不住”。换个角度想一想,你一定能意识到:看蚂蚁搬家,孩子可以一个人待一早上;到沙池里面玩沙子,孩子能玩到忘记上厕所;给孩子一团面粉,他可以安静地揉好久……做这些事情,孩子为什么就坐得住呢?因为他们喜欢,他们有兴趣,他们有内在的需求,所以愿意主动探索,自然而然就专注起来。
归根结底,孩子专注力不足,是家长看待问题的角度有偏差,反而让孩子背了锅。如果父母懂得这些,对专注力问题就不再头疼了。你会发现,原来你家的孩子专注力真是一级棒!
孩子天生有很好的记忆力
有家长说,孩子记不住英文单词,背不下来古诗,是不是说明他的记忆力差?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妨思考一下,有多少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就能记住几十种车标,就能滔滔不绝地给你讲各种恐龙的名称和习性,就能告诉你十几个奥特曼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必杀技?在我们眼中,奥特曼不都是穿着紧身衣,一对大眼睛吗?可孩子能记住他们之间细微的差别,你还能说他们的记忆力差吗?
孩子记不住英文单词和古诗,不是因为他们记忆力差,而是因为他们对此没有兴趣,或者还没掌握学习方法。家长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对单词和古诗产生兴趣。比如说,把古诗当成故事来讲,让孩子先被故事吸引,再逐渐对古诗产生兴趣。
让孩子在体验中习得知识
我一直说,给0~6岁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要让他自己去体验,在体验中习得知识。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个特点:听了,他会忘记;看了,他会记住;做了,他能理解。这一点我不止一次地说过。他们的学习,不是接受知识的传递,而是自己建构知识。
他们的大脑里,就像有大大的照相机和海绵,不断地拍照记录下自己看到的世界,吸收生活里体验过的内容,并将这些逐渐变为他们自己的认知。
如果你想让孩子坐在那里,把知识点一个个讲给他听,让他死记硬背,那你十有八九会失望。
以前,村里胡子最白、年龄最长的人,往往最有学问。因为他活得最久,积累得最久,当然懂得最多,最有优势。可是,科技发展到今天,只要按一下回车键,一秒钟内就能获取你需要的无穷无尽的知识。孩子还需要“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吗?不需要,他们需要的是体验。
以一朵花为例。给孩子讲花的样子,他会忘记;给他看花的图片,他能记住。如果你带孩子到公园里、山野中去感受一下这朵花:看看它艳丽的颜色,摸摸它柔软的花瓣,闻闻它淡雅的花香,然后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那么,花,就已经种在孩子的心中,被孩子牢牢地记住了。每次谈论到“花”的时候,孩子都会有丰富的语言来表述自己体验到的内容。
这就是6岁前孩子学习的真谛。不是在课堂上,不是在卡片上,而是到生活中去体验。孩子6岁前的体验越丰富,未来学习的基础越扎实。
好玩、有用、我可以
你有没有这种体验:有些食物无论别人怎么甘之如饴,你都打死不想吃,比如苦瓜。
其实,苦瓜是非常好的一道食材,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在很大程度上是第一次吃苦瓜时有不好的体验,才会在以后见了苦瓜就避而远之。
同样,任何一个兴趣爱好,或者知识的学习,技能的习得,如果想让孩子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学,并且能坚持下去,就要让他第一次接触这件事时有好的体验。
简单地说就三个关键点:学得有趣,学完有用,整个过程中感觉我可以!
举个例子:家长花几千块钱给孩子报识字班,花几百块钱买APP或者教材,教孩子认字。很多孩子不感兴趣,也容易半途而废。为什么?因为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识字,他们会认为是为了让妈妈(爸爸)高兴。
知道了三个关键点的原理,再来看识字这个过程,就会轻松有趣了。
父母在孩子进入符号敏感期(孩子三四岁时,开始对生活里的各种符号、标志、数字、文字感兴趣,自发地想去指认)时,即便他只认识《大卫不可以》中的“大”字,你也赶紧表扬一下:
“宝贝都认识‘大’字了,是个有学问的孩子。来,宝贝,咱俩出去玩找‘大’字的游戏吧!你每找出一个大字,妈妈(爸爸)就给你1张贴纸。来,咱商量一下,10张贴纸,可以换一个小玩具。如果你攒够50张贴纸再兑换,可以换1张心愿卡,妈妈(爸爸)满足你一个愿望。”
这样识字,就从坐在书桌前枯燥地反复指认,变成了每天去幼儿园路上的亲子游戏。
孩子会在路上努力地找“大”字,无论是广告上、牌匾上,还是路标上。走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他真的找到了5个“大”字,赢得了5张贴纸。
下午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你问他:“想不想再赢5张贴纸?只要你再找出5个‘大’字,就可以再赢得5张贴纸。”
一路上,你还可以与孩子互动,比如:用“大”组词,大家、大水、大火、大卡车等。孩子每组一个词,就给他1张贴纸。就这样,你们一边走一边组词,组完词,还可以让孩子说一句话用上这个词,比如:路上有一辆红色的大卡车。没错,这个过程就是在引导孩子造句。
这样,是不是“有趣”地学习了识字?等孩子有了200多个常用字的识字量,我们就要让孩子觉得识字是“有用的”。这时候,贴纸就退出历史舞台了。我们不需要用物质奖励了,而是要去书店。
“宝贝,这是儿童阅读区,你喜欢车,就去看与车有关的书;喜欢恐龙,就看写恐龙的书。我买杯咖啡,坐在这里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知识,你就悄悄过来找我,我来帮你。”
看书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靠自己已经认得的那些字,可以读自己想读的书。读完书之后,你可以告诉他:“今天读的所有书里,你选一本最喜欢的,妈妈(爸爸)给你买。表扬你认真学习,认真看书的态度。如果你下一周能把这本书讲下来,咱们到时再买一本新书。”
孩子立刻感觉,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书,这太棒了!到家之后,孩子会非常认真地读书,不认识的字,找父母问,不懂的汽车知识,找父母学。很快,他就把这本书吃透了。
这时候,家长要赶紧给老师打电话,告诉老师,自己家孩子拿着这本书在家讲了一个星期,能把这本书讲下来了,问老师明天能不能让孩子把书带到幼儿园,给小朋友讲一讲。给大家讲的时候,孩子内心满满的自豪感。
下课以后小朋友就会去找他:
“毛毛,我有本恐龙的书,咱俩换着看好不好?”
“毛毛,我给你当好朋友,你再给我讲一遍吧!”
…………
这时,孩子会觉得:我是班里讲车、讲故事最棒的小朋友,很多人想跟我交朋友。
这样,他对于识字和阅读就有了胜任力,阅读的兴趣就有了。
另外,在生活中,如在逛超市、外出旅游等生活场景里,孩子能用到已经认识的字去购物,去认路,去方便自己的生活,这样孩子就更加喜欢识字了。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孩子会发现:跟隔壁二丫的妈妈天天拍着桌子、打着二丫屁股,逼着她学字相比,这可轻松多了!我怎么玩着玩着就会了?原来我很擅长识字,识字不难,识字有这么多的用处。在这样的长期激励下,他会建立强大的自驱力。
好玩、有趣、我可以。这七个字看似简单,却是助力孩子成长的重要指引。
这一节的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是你没有找到仰望他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