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稳人生第一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自驱是成长第一步

自驱让孩子与众不同

有个自驱力强的宝贝,妈妈有多省心?

用家长们最头疼的一件事——孩子做事总是慢慢吞吞、拖拉磨蹭来举例子,一般家长们老是催孩子:

“快点行吗?我们要迟到了!”

“快点起床,赶紧的,我数一二三!”

…………

这是什么?是家长给孩子的催促,是外驱。

有些家长说,我可尊重他了,给他买了闹钟,买了计时器,让他自己把握时间。我想问一问,这是不是依然是外驱?只是妈妈的“一二三”被闹钟的“丁零零”代替了。

根本原因是:孩子这时还不理解时间的概念,没看过“时间的样子”,而总是迫于大人的催促和呵斥来被动接受“指令”。

而内驱,是让孩子看见“时间的样子”,让孩子主动找到自己要管好时间的理由。

基本上我的学生家里都会有孩子专用的沙漏(有机玻璃材质,防摔的)。只要和孩子约定好激励制度,每个孩子都可以自驱地管好时间。

比如说收玩具,和孩子商量好10分钟收完,就把计时10分钟的沙漏摆在那里。

引导孩子观察沙子流走的过程,这就是时间流逝的样子。已经用了多少时间?让孩子看看沙漏下部有多少沙子。还剩多少时间呢?让孩子看看沙漏上部还剩下多少沙子。

孩子对此一目了然,就知道主动把控时间了。

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收玩具的任务,妈妈可以把提前的“时间”奖励给孩子。比如说,孩子提前3分钟收完,那就让他自己决定是看动画片时加上这3分钟呢,还是和小朋友们玩游戏时加上这3分钟。这是告诉孩子,可以把节约的时间,加在自己每天的“快乐时光”里。(温馨提醒:每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是有“封顶”要求的,不能无限制增加。)

很快,你就会发现,每天都有惊喜出现:

“妈妈,我已经把书柜整理好了。”

“妈妈,我作业写完了,提前了几分钟?”

…………

这种情况下,大人要做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那就是真诚地表扬和肯定孩子。

“有你真好,妈妈真省心啊!”

“做你的妈妈真幸福!”

有了自驱力的孩子,会主动从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所以遇到问题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就像汽车装上了发动机,动力满满。

而缺乏自我驱动的孩子,就像拆掉了发动机或熄火了的车子,你推一推,它动一动,你不推,它一动不动,甚至还会顺着坡往下溜,出现能力倒退的现象。

所以,培养孩子的自驱力是父母在孩子6岁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你和孩子都会越来越轻松。

可能有人会问,有自驱力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征?我怎么判断我家孩子有没有自驱力呢?

我这么多年和孩子在一起,并不难发现,有自驱力的孩子其实是有很明显的特质的。

有自驱力的孩子都有自主感

如果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他们就会显示出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信你回想一下,小到上幼儿园要穿什么衣服,早餐吃什么,睡前故事读什么,大到给孩子选兴趣班……但凡把选择权交到孩子手里,他们一定会很积极地响应,并且很好地完成。

对家长来说,孩子想做什么,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他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就好。

有自驱力的孩子都有目标

当孩子觉得自己想要完成某件事时,就有了目标感。所谓心之所向,无往不成。孩子想做的事情,往往都能做成。

就以我们儿童中心的钉板游戏为例:孩子需要用小木槌把不同形状的彩色木块按照自己选择的作业内容,用小钉子钉在软木板上,完成作品。

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游戏太危险了:钉子扎着手怎么办?锤子敲到手怎么办?

这些担忧我能理解,但是几年下来,我们也没有发现任何一个孩子受到家长所担心的伤害。一个有目标感的孩子,可以坐在那里认真操作几十分钟,直到完成自己心仪的作品。而且,完成作品的过程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让他们愿意继续挑战更高难度的目标。

一般来说,孩子为自己定下目标后,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家长们不需要过多干预。除非是目标太大,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做切分,把大目标变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剩余的,就交给时间,静待花开就好了。

有自驱力的孩子都有胜任力

有自驱力的孩子,都是在父母正确的鼓励和赞美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好要做的事情。

当孩子制定了适合他的目标,并通过努力完成后,就会从自我评价和父母的正反馈中培养出胜任力。

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儿童“最近发展区”。所谓“最近发展区”,指的是孩子现有的水平和经过引导后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比如,我带一群孩子去果园摘苹果。高度在手边的苹果,以孩子现有的水平轻松就能摘到,可是摘不了几个他们就不想摘了。为什么?无聊啊,没挑战性!那些跳一跳才能够着的苹果,才是孩子们的目标。他们都想跳着、比赛着摘苹果,想去挑战自己。

可是,家长的想法和孩子不一样。他们总希望孩子能摘树顶上最红、最大、最漂亮的苹果。你给孩子设定的目标,他们搬梯子都够不着,这就大大挫伤了孩子信心。他们可能会因为难度太大而选择放弃,导致半途而废。这就是忽视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所带来的恶果。

所以,家长要观察孩子现有的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跳一跳就可以够着的高度,才是给孩子制定目标最合适的范围。

举个例子,我们让孩子学习识字,如果不是从很简单的象形字“水”“山”“日”“月”开始,而是从三个水的“淼”字,三个土的“垚”字开始,孩子一看就蒙了,请问他还有没有自驱力,还愿不愿意学习?由此可见,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目标,是培养胜任力的保证。

有自驱力的孩子都有满满的安全感

有自驱力的孩子,在自主探索的时候都很放得开,也更投入,他们的安全感很足。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环境里。家长如果不支持孩子,那会是另外一种场景。

比如说,孩子第一次倒果汁,手眼不协调,洒了一桌子,还弄湿了地板。

有些家长会说:“你看,搞糟了吧,弄得哪里都是!”“快放下,快放下,妈妈又要打扫半天……”孩子会以为,自己倒果汁就是犯错误,会被批评,那以后就乖乖坐着等大人去做吧。时间久了,孩子就成了家长眼中的“懒虫”。

另一些家长呢,看到了却不着急批评孩子,而是给孩子鼓励:“洒了,没关系。我们拿稳了再试一次,好不好?”孩子在鼓励下,终于成功地给自己倒了一杯果汁,家长不妨也给自己倒上一杯:“祝贺宝宝学会了自己倒果汁,以后想喝果汁,就可以自己动手了。”这会儿,你可以观察一下孩子,他是不是喝得更开心了?

不难看出,你越打击,孩子越没自信;你越责骂,孩子越不想学。允许孩子犯错,保护好孩子尝试的勇气,他们才能越挫越勇,愿意继续努力。

还记得我经常说的那句话吗?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战胜困难,而不是和困难一起把孩子打倒。我始终相信,父母只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科学地引导,就能培养出有自驱力的孩子。

如何培养有自驱力的孩子?

那么,怎么有效地干预,让孩子拥有自驱力呢?我给家长三个建议:

做一个好的观察者

家长只有学会观察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观察什么?观察孩子所处的敏感期,观察孩子的天赋和性格特征,这样才能找准每个孩子独特的教养方式,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我建议每个家里有0~6岁孩子的父母,都要认真了解一下敏感期(本书后面有专门的版块详细讲解)。一旦对敏感期有了认识,育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就像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农民种地要懂二十四节气一样。敏感期就是0~6岁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二十四节气”——成长规律。

举例来说:4~12个月时,孩子处于口部敏感期,嘴巴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工具,不管看到什么都会往嘴里塞;到了24个月前后,孩子到了自我意识敏感期,总把“不”“不行”“不吃”“不好”挂在嘴上,就是家长说的“麻烦的两岁”;到了4岁前后,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开始动不动乱发脾气,总和家长对着干;有些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要对衣服挑来挑去,玩具磕了一下就不要了,吃东西一定要吃最完整的那个,这是孩子到了审美敏感期的表现……

学过这些知识,掌握了科学的规律之后,家长就会发现:哦,原来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这种表现,我家孩子是正常的啊。这样,你就不那么焦虑了。

家长朋友们,只要你认真观察孩子的行为,就可以很快匹配上他所处的敏感期,满足孩子的需求,你感觉省心,孩子也会健康成长。

做一个好的支持者

想培养一个有自驱力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做孩子的支持者。

声明一点:我所说的支持,不是要你花多少钱,也不是要你报各种兴趣班,而是发现孩子内在的需求,并且创造环境、创造条件去满足他。这些支持都是生活里的小事,不会让你为难。

刚刚提到的4~12个月的口部敏感期,孩子不是喜欢用嘴咬东西吗?我们这样支持他:把孩子手可以触及的玩具、物品都洗干净,消好毒,放心大胆地让孩子用嘴巴去探索吧,这样以后咬手指、咬衣服角的行为就不会出现在孩子身上,因为他在敏感期已经得到满足了。

24个月前后“麻烦的两岁”,孩子不是喜欢说“不”“不行”“不可以”吗?我们这样支持他,尊重他:不跟孩子讲道理,不给孩子说教,只需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他不就不顶嘴了吗?然后做正确的示范引导他,既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让他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4岁左右的执拗敏感期,虽然孩子能听懂你的话,但是你所讲的道理,他听完扭头就会忘,那我们就这样支持孩子:好,按你说的试试看!我们把试错的机会给孩子,支持孩子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服从你的指令,被动服从的孩子长大会没有主见。

到了审美敏感期,孩子非要大冬天穿条裙子,下面套条花秋裤去上幼儿园,或者非要红色上衣配条绿色的裤子,不怕,我们这样支持孩子:好的,就按你说的办!让他们独特的审美得到尊重,老师和小朋友的反馈,会让他们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也不会导致因审美意识被长期压制而在青春期出现各种叛逆穿搭,让你措手不及。

…………

总而言之,0~6岁孩子的父母,就是要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支持孩子去实践、试验他们的想法。只要不伤害自己,不打扰别人,不破坏环境,都应该支持孩子。

支持孩子去做,他也许会失败,但他不求助,你就不要介入。那是属于他的成长经历,不是你的。坚持下来,有一天你会惊喜地发现:当其他孩子一遇到问题就向周围人求助,就想放弃时,你的孩子却说:“不要动,让我想一下……”你是不是很欣慰呢?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直播间里经常有家长提问:

“景老师,我家孩子在幼儿园被小朋友推了,不知道还手,怎么办?”

“景老师,别人把我家小朋友的东西抢了,他不知道抢回来,怎么办?”

“景老师,别人不跟我家孩子好了,他很伤心,怎么办?”

我通常都会告诉他们,管好自己的嘴,做个好的倾听者。

一般来说,只要不是特别糟糕的情况,孩子告诉你他的经历,目的不过是倾诉一下而已。这和你遇到压力想要找朋友喝茶聊天是一个道理。我们要做的是:听孩子讲,共情孩子的经历,接纳孩子的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了,他问你:“妈妈(爸爸)我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再介入,再给他建议。

家长们不要事事都参与,甚至替孩子出头,替孩子讨回公道。孩子的社交能力,是他在与同龄人的社交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培养出来的。在幼儿园你替孩子出头,那小学呢?中学呢?走上工作岗位呢?恋爱婚姻呢?……不要因为我们过度介入,而让孩子丧失了判断能力和锻炼自己的机会,最终变成“妈宝”。

“做一个倾听者”,不打扰孩子,听上去很简单,可是很多家长却做不到。

以专注力为例,其实很多孩子天生就有很好的专注力,但家长做的一些事情,对孩子反倒是一种打扰。比如:

“宝贝,你在这儿看蚂蚁搬家这么久,热不热?来擦擦汗。”

“宝贝,要不要喝口水?你都看了这么久了。”

“宝贝,我跟你说,按照你这样摆积木,两层以后它就会塌,你信不信?你听我的,你要这样做。”

…………

家长这样做,大多是因为他们不想孩子犯错、不想孩子走弯路,只想给他最好的答案。但是,外部干预越多,孩子的专注力越差。最后可能变成,孩子作业写完了,却从来不检查。因为在他看来,是妈妈(爸爸)让他写的,他写完了。妈妈(爸爸)总是挑他的错,那就让妈妈(爸爸)来检查。随着孩子长大,他会让家长越来越头疼。

总结一下:家长要做观察者、支持者、倾听者,这会让孩子遇到更好的自己。

放手让孩子去做。毕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错。只有犯过错的孩子才会成长,从不犯错的孩子一辈子不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