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对比
徐皇后没想到一个为工地做饭的伙夫竟然能够如此条理清晰地向她讲解兴化的惠民政策,更没想到兴化竟然在民生方面下了这么大的工夫。
她不能判断伙夫说的是真是假,或者说因为伙夫是有一技之长得到了特殊优待也不是不可能,徐皇后还是想看看民夫们吃的东西怎么样。
这时过来一个穿着明显与民夫不同,头上还戴着一顶细藤条编织的看起来类似‘范阳笠’样式的帽子的年轻人。
年轻人右胳膊下夹着个薄薄的硬皮大本子,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
伙夫对年轻人很尊重,呲着牙露出满口的大黄牙一脸谄媚地问道:“李工,过来视察工作了?”
年轻人看了一眼徐皇后问道:“怎么回事?”
伙夫赶紧回道:“李工,这位夫人不知为何非要买咱们给工人吃的工作餐,我跟她解释咱们这是内部工作餐,不对外出售。
她就说是想看看官府有没有克扣咱们的伙食,小人刚跟她解释完,您就过来了。”
年轻人再次打量了一下徐皇后,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对伙夫吩咐道:“给这位夫人打一份饭菜。”
伙夫答应一声,非常利索地给徐皇后打了一份饭菜,双手托着递给徐皇后,说道:“筷子笼里有筷子,吃完饭记得到水池旁将餐盘清洗干净。”
徐皇后接住托盘并未离开,而是看向年轻人问道:“妾身见小哥儿谈吐不俗,应该是读书人吧?”
年轻人摇摇头道:“在下在读书人眼里顶多算个匠人,算不得读书人。”
“匠人?”徐皇后睁大一双美目吃惊地道:“妾身听他们都称你为‘李公’,怎么可能是匠人,妾身听闻只有有学问的道德君子,才会被尊称一声‘公’。”
年轻人微笑着解释道:“在下姓李,是这段道路的工程师,负责这段道路的质量安全工作,所以工人们都客气地称在下为‘李工’,其实是李工程师的简称。”
徐皇后虽然不懂什么是‘工程师’,但是不妨碍她理解工程师应该是个小官,不然这些民夫不会对他如此的敬畏。
“谢谢小哥儿的饭菜!”徐皇后端着餐盘微笑感谢。
李工程师笑而不语,目送徐皇后端着餐盘离开,这时伙夫凑过来问道:“李工,这位夫人看起来不像一般人,她这是什么意思?”
“大人物的事还是少打听,做好你们自己手里的事。”
伙夫脸上一阵青白,不敢再问,低下头开始整理工具,工人们也陆续吃完了饭,将清洗干净的餐盘归还给伙夫保管,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享受饭后的休息时光。
徐皇后端着餐盘回到马车上,朱智明看母亲端着一份民夫的饭菜回来,有些不解地问道:“娘,您怎么去民夫那里弄份饭菜回来了?”
徐皇后白了她一眼,道:“民夫的饭菜怎么了,你爹当年装疯的时候,什么东西没吃过,你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但也不能不知民间疾苦。”
说着徐皇后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餐盘里的饭菜,入口的是一块炖萝卜干。
这是时下百姓最常见的一种蔬菜,秋天萝卜成熟,新鲜的萝卜不耐储存,聪明的老百姓便将萝卜切成长条,晒成萝卜干。
食用的时候,提前用水泡软再放入锅中炖煮。
让徐皇后意外的是,炖萝卜干竟然让他尝到了荤腥味儿,味道虽说不是多么好,但也绝不难吃。
兴化官府倒是对民夫挺舍得花钱,这么大一个工地,若是给民夫都提供这样有油水的饭菜,花费可不小。
她又尝了几口萝卜干,就着萝卜干吃了几口糙米饭,又催着女儿也吃一些,朱智明夹了一筷子萝卜干放到嘴里,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难吃,又夹了一筷子放到嘴里。
边嚼着萝卜干边含糊不清地说道:“娘,没想到这工地上的饭食也不难吃啊!”
“这菜当然不难吃了,菜里放了很多油,寻常百姓家里哪里舍得放这么多油。”
“娘,你是说这些民夫吃的东西,比他们在家里吃的还好吗?”
徐皇后摇摇头道:“我们没有见过兴化百姓家里日常饭食如何,若是大明治下的百姓,十之八九是吃不上这样的饭菜。”
朱智明非常聪慧,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意思。
“娘,您是觉得兴化百姓日子过得要比大明百姓过好,是吗?”
“虽然娘很不愿意承认,但从这份民夫的伙食来看,大明百姓与兴化百姓的生活差距非常大。娘还没跟你说,这工地上民夫并不是官府征发的徭役,而是从大明治下跑过来的百姓。
百姓已经用脚告诉朝廷,兴化治下更让百姓向往,若是大明还不做出积极改变,民心早晚都会倒向兴化。”
“这就是爹爹急着推行新政的原因吗?兴化不就是很小的一块地方吗?就算是再有钱,还能与整个大明相比。”
徐皇后摇摇头道:“不是这么比较的,兴化看起来没有多少地盘,也没有多少人口,但是在海外兴化还养着好几百万人丁。
这些人丁都是这几年战争中的流民,他们对朝廷本就怨气颇深,只要兴化给予他们一些好处,给他们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们就能用命效忠。
以兴化的实力,聚起百万大军有些夸张,十丁抽一拉出几十万大军都有可能,而且兴化的火器犀利,你爹都在兴化的火器下吃过亏。”
“既然兴化如此厉害,爹爹为何还留着兴化,难道不担心养虎为患吗?”
徐皇后叹了口气道:“你当你爹不想吗?他做梦都想将兴化拿下,可是有些事不是你想就能做的,兴化的实力可能不足以与朝廷全面抗衡,但自保有余。
现在朝廷若是与兴化全面开战,就算是朝廷赢了,最后天下落在谁的手里还不一定呢,你的那些叔叔们可都眼巴巴地盼着你爹倒霉呢?
更别提输了,我家更是会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