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仁道有四,磏为下①。有圣仁者,有智仁者,有德仁者,有磏仁者。上知天能用其时,下知地能用其财②,中知人能安乐之,是圣仁者也。上亦知天能用其时,下知地能用其财,中知人能使人肆之③,是智仁者也。宽而容众,百姓信之,道所以至,弗辱以时④,是德仁者也。廉洁直方,疾乱不治⑤,恶邪不匡,虽居乡里,若坐涂炭,命入朝廷,如赴汤火,非其民不使,非其食弗尝,疾乱世而轻死,弗顾弟兄,以法度之,比于不祥⑥,是磏仁者也。传曰: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⑦,仁磏则其德不厚,志与天地拟者其人不祥。是伯夷、叔齐、卞随、介子推、原宪、鲍焦、袁旌目、申徒狄之行也⑧,其所受天命之度,适至是而止⑨,弗能改也,虽枯槁弗舍也。《诗》云⑩:“亦已焉哉⑪,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磏仁虽下,然圣人不废者,匡民隐括⑫,有在是中者也。
【注释】
①磏(lián):通“廉”,清廉。按,《孟子·万章下》谓伯夷为“圣之清者”,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又曰“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与本章所述“磏仁”者文、义大同,伯夷亦是本章“磏仁”的代表之一。
②财:通“材”。
③肆:尽力,极力。
④弗辱以时:指不被时俗所辱没。以,于,被。
⑤疾:嫉恶,厌恶。
⑥比:及,近。
⑦径:直,不迂回。
⑧卞随:古代隐士。相传商汤将讨伐夏桀,曾和卞随商量,卞随拒不回答。汤战胜夏桀后,要让天下给卞随,卞随认为受到污辱,自投稠水(一说颍水)而死。事见《庄子·让王》《吕氏春秋·离俗》。介子推:一作“介之推”,又称“介子”“介推”,春秋时期晋国人。晋文公重耳的辅臣。重耳返国后,封赏流亡时从属,介子推未得封赏,愤而隐居绵山。晋文公放火焚山,逼他出仕,介子推宁死不出,终被烧死。事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史记·晋世家》等。鲍焦:周时耿介之士。他因不满时政,廉洁自守,遁隐山林,绝食而死。事迹详见本卷第二十七章。袁旌(jīng)目:古代廉洁的义士。相传袁旌目去某地,路上饿晕过去,被一强盗搭救。袁旌目苏醒过来,得知救他的是强盗后,两手据地想呕吐出来,未果,最终伏地而死。申徒狄:古代义士。申徒狄因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事迹详见下章。
⑨适:只。
⑩《诗》云:引诗见《诗经·邶风·北门》。
⑪亦:《毛诗》无“亦”字。
⑫隐括:亦作“隐栝”,本义是用以矫正邪曲的器具,此指矫正、修正。
【译文】
仁道有四种,磏仁为最下等。有圣仁,有智仁,有德仁,有磏仁。上能知道天道,并能顺应天道而行事;下能知道地理,并能利用土地所出产的材物;中间能够知道人事,并能使人民安居乐业,这是圣仁。上也能知道天道,并能顺应天道而行事;下能知道地理,并能利用土地所出产的材物;中间能知道人事,并能使人民尽力发挥才智,这是智仁。为政宽松,能采纳众人的意见,百姓信任他,他的德行也因此达到了顶点,不被时俗所辱没,这是德仁。为人廉洁正直,嫉恶乱世却不出来治理,厌恶邪僻却不出来匡正,即使居住在乡间没有做官,也像坐在污浊的烂泥和炭灰中一样,诏命他入朝做官,就像让他赴汤蹈火一样,不是他理想的百姓,不会任使他们,不是应当吃的食物,不会吃,嫉恶乱世,把死看得很轻,以致不顾念兄弟,以礼法来衡量他,可算是不幸了,这是磏仁。传文说:山峰太尖了就不会太高,河道太直了就不会太深,仁太清廉了,德行就不会太深厚,志气要和天地相比拟,这人就不幸。这就是伯夷、叔齐、卞随、介子推、原宪、鲍焦、袁旌目、申徒狄的行为,这些人所受到上天赋予的气度,只能到达这种程度了,没法改变他们,他们即使干枯死去,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观点。《诗经》说:“就这样算了吧,这实在是上天的安排,还能说什么呢!”磏仁虽然是仁中最下等的,但圣人并不废弃它,这是因为在磏仁之中,也有匡正民心、矫正邪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