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教人画画,你说我造假专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三位专家的感谢,雕刻完成!

“大家看,做旧后的黄花梨颜色已经非常接近张老戴着的手链颜色。”

张澈一边举起手中的黄花梨木板,一边将木板和张大佛爷手上的项链进行比较。

同时也开口普及起了赝品的缺陷。

“大部分的文物基本上都为了节省工序,不太可能进行材料做旧的步骤,这导致其赝品有个不可忽略的缺陷,那便是赝品的内在是崭新的!”

“这是大部分赝品和真品无法抹平的差距!”

张澈说着便将木板放进了切割机床,将木板切割成了一个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

紧接着操控着机床将其再慢慢地打磨成规则的球体。

又将球体放入染缸当中进行多次侵染。

与此同时,给观众们科普着文物的鉴定方法。

一连串的专有名词听得直播间们的观众们一片迷糊。

而张大佛爷几人,则是猛然的瞪大了双眼,满脸难以置信的看向张澈。

原因无他,张澈说的这些鉴定方法,都是上古时期倒斗盗墓一派用来鉴定文物的方法。

听瓷,观锦,识香,闻墨……

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辨认方法,就连面前三人也没有听闻过多少。

马爷脸色艰难,看向一旁的张大佛爷。

“佛...佛爷……这小子说的,如果真的是真的话,那咱们九州的文物界恐怕要发生地震了……”

“快!快吧,这小子说的记下来,这可都是失传了的文物鉴定方法!”

张大佛爷手忙脚乱,急忙看向一旁的祁厅长。

“放心吧!张老咱们有录像的!”

祁厅长只是点了点头,示意张大佛爷安心下来。

张澈手拿刻刀,一个个的雕刻着手中的黄花梨木球,口中依旧在传授着辨识文物的方法。

作为顶级的文物造假专家和鉴定大师。

他说的这些方法基本上就不是给大部分观众听的,而是给一些原本就对文物有一定了解的人听。

其水准比起面前三人来说,只高不低,甚至三人听到张澈讲解至难处,还会开口提问。

这一幕,足足持续了两个多小时。

听不懂讲解的观众们则是看着张澈拿着刻刀行云流水的雕刻,没有丝毫停歇,看上去极为赏心悦目。

每下一次刀都带着返璞归真的韵味,仿佛浑然天成一般。

刀下的人物景象也仿佛被他赋予生命,活过来一般。

而一些对于文物鉴赏有一定知识的人,则是拿出笔记本,聚精会神的做着笔记。

每个一段时间便被张澈的高谈论阔给震撼到。

终于,当天色完全被月光笼罩的一刻。

张澈才放下了手中的刻刀。

而面前的三位专家们,此刻也是面露羞愧的看向张澈。

听完张澈的讲解后,他们心中完全没有将张澈当做年轻人看待的想法了,齐齐对着张澈拱手。

“张大师今日所言,实令我等羞愧!”

此时,三位专家已经不纠结张澈到底能不能做出逃过激光检测的赝品了。

而是感慨张澈的胸怀。

文物鉴赏说白了还是要靠眼界的积累和前人的领悟。

三位尽管都是当今九州文物界的权威,但却没有尽到传承的责任。

各门各派尽管近些年来逐渐式微,但门户之见却逐年递增。

外人若是想学他们的鉴定方法,基本不可能。

马爷光顾着自己的藏品,也几乎没有弟子。

而白院长虽然有心,但依旧是痴迷于画作,只是挂了个职位,几乎是和张大佛爷一般,神龙见首不见尾。

这才导致了整个文物界陷入青黄不接的地步。

眼下张澈此番演讲,明摆着是在替他们授课。

这才令三人脸上有些挂不住。

望着面前羞愧难当的三人,张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僭越,立马开口解释。

“那个...三位别介意,主要是近几个月来文物的流逝越发严重了,所以我才呼吁大家多注意一些身边文物流失的情况!”

张澈话还没说完,便被张大佛爷给打断了。

“你做的没错,是我们几个监管不利,这才导致了这么多文物流失,接下来我们会去专门的调查此事!”

得到张大佛爷的允诺后,张澈点了点头。

继续看向手中的一颗颗佛珠。

单从一件艺术品的角度来看,手中的佛珠已经是无可挑剔的了。

但距离张大佛爷手上戴着的那串,还有些许差距。

这也是造假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文物做旧。

张大佛爷自然也是清楚其中的缘由,看向一旁的祁厅长。

“那个...祁厅长直播先关闭两个小时,这个过程他不适合直播!”

祁厅长刚想掐断直播,却被一旁的张澈给制止了。

“不...不用掐断直播!”

“我的造假方式,没人能够模仿!”

张澈双眸当中流露出一抹自信光芒。

接下来他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径直走到了另外的浸染台前。

将佛珠放入水下。

此举让在直播间的观众们都不由地一愣

水下雕刻???

要知道因为光线在水里会有折射,所以人眼看到的景物会有偏差,在这种环境雕刻,即便是雕刻大师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说能够雕刻成功的。

而如今张澈居然要在水下雕刻???

要知道张大佛爷佛珠上面的图案尽管精度不比微缩文字,但胜在复杂。

在水下写几个简单的字和画一副堪比清明上河图的画难度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现在,祁厅长和三位专家们也知道了张澈为何如此自信的原因了。

整个九州除了张澈,恐怕还真没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个地步。

十分钟!

二十分钟!

半个小时!

张澈脑门上已经出现了细密的汗珠,在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内,他双手以极快的速度在仅有拇指大小的佛珠上不断雕刻,就算是他也无法支撑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终于,在一个小时后,张澈长舒出一口气,将刻刀和佛珠从水中拿出。

眼神略显疲惫的他,嘴角不由地绽放出一丝笑容。

“好了!诸位可以过来看了!”

张澈手中是十二枚雕刻好的佛珠,尽管还没有完成穿线,但三位专家已经迫不及待的走上前来观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