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大亨从在唐山大兄跑龙套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入室弟子

“阿飞,你的武术功底,已经十分高明,我没有什么能教你的,你确定要拜师?”李小龙没有立即答应赵任飞的拜师请求。

“我确定!师父在武学上学识渊博,怎么可能没有什么能教我的?”赵任飞拜师的态度坚决。

李小龙哈哈笑道,“既然你已经叫我师父了,总不能让你白叫,你这个徒弟我收下了!”

从在《唐山大兄》拍摄期间,看出赵任飞学习截拳道的天赋,李小龙就有过收徒之念。

不过,拜师这种事,总不能由师父主动提,截拳道还没有到那种后继无人的境地。

李小龙其实一直在等赵任飞主动拜师。

他要推广自己创立的截拳道,光靠自己自然不能成事,在米国的时候,就招揽了严静海、杰西·格洛弗、丹尼·伊诺山度、乔·刘易斯等亲传弟子。

另外,还有黄锦铭、李恺两位华人弟子。

这些亲传弟子,大部分都是带艺投师,拜入李小龙门下,学习截拳道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武术基础。

李小龙英年早逝之后,这些弟子承担起截拳道的传播推广责任,为截拳道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振藩国术馆如今落户港岛,在这边招收弟子,是必然选择。

不过,和那些普通学员不同,赵任飞的拜师,属于武术界的亲传弟子。

李小龙在米国的多家振藩国术馆,教授过的学员成百上千,真正被他认定为亲传弟子的,只有十来个人。

这些亲传弟子,如今都是振藩国术馆的助教,在李小龙忙于拍电影,推广截拳道的时候,撑起了基础的教学工作。

港岛的振藩国术馆建成之后,李小龙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亲自教学。

本来打算是让严静海先顶一段时间的教学任务,后期根据港岛振藩国术馆的经营情况,再谈是否从米国的几家振藩国术馆,抽调更多教练的问题。

赵任飞拜师,成为李小龙的亲传弟子之后,也将会在港岛的振藩国术馆,承担起一定的教学工作。

当然,赵任飞不会放弃自己在嘉禾电影公司的工作,在港岛的振藩国术馆教学,只能是兼职。

听到李小龙答应收他为徒,赵任飞大喜,当即双膝跪地,恭敬地行了正式的拜师礼,口称“师父在上,请受小徒一拜!”

李小龙其实不太讲究这些繁文缛节,他的截拳道,被其定义为“科学搏击术”,有别于华国的传统武术。

他在米国开办振藩国术馆,目的虽然是推广华国武术,但是招收学员的时候,肯定不能像华国传统武术收徒时那样,搞磕头敬茶那一套老派的拜师礼。

就是他那些亲传弟子,拜师的时候,也没有举行过特别的仪式,只需双方认可,师徒关系就达成了。

赵任飞突然跪下磕头行礼,搞得李小龙有点措手不及,连忙伸手把他扶起来,满脸笑意说道,“好好好,我这里不讲究这些,心意到了就行,以后不要搞这些繁文缛节了。”

李小龙出生在米国,属于美籍华人,不过从小生活在港岛,深受华国传统文化影响,绝对不是香蕉人。

嘴上虽然说不要,但是赵任飞拜师的态度如此诚恳,给李小龙的观感,肯定与他人不同。

多了这一拜,让李小龙对赵任飞认可接受的程度,提升了很多。

已经能从亲传弟子,变成入室弟子了。

和李小龙的其他亲传弟子,年纪都比他大,至少也是同龄不同,赵任飞今年才16岁,与李小龙更有师徒相。

这让李小龙对赵任飞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接下来一段时间,赵任飞白天,仍然要在《金旋风》剧组跑龙套打杂,早晚却会按时来到港岛振藩国术馆场馆,跟着李小龙训练。

现在二人有了师徒名分,李小龙教得更加认真,赵任飞学的自然也更加用心。

这让他【截拳道】经验值的积累速度,比在《唐山大兄》拍摄期间更快,每天能增加2.5点经验值。

不过,从“大师”晋升“宗师”,需要1000经验值,即便按照每天2.5点经验值的积累速度,也需要400天,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

赵任飞也不着急。

相比起一起训练的严静海,对截拳道的哲学理论的理解掌握,还能有所精进,但是功力方面,却会随着年纪的增加、身体机能的退化,而不增反退。

赵任飞的截拳道功力,却是每多练一天,就增加一分。

进步的速度,甚至连李小龙都感到羡慕。

年过三十的李小龙,身体机能已经被他锻炼到了巅峰状态,想要继续提升,靠日常训练,已经没有太大效果。

这也是李小龙采用电击,使用“肌肉震荡器”,进行训练的原因。

港岛的振藩国术馆建成之前,李小龙只能靠日常训练,维持现有状态。

现在有了专门的训练场,又把在米国使用过的电击、“肌肉震荡器”等辅助训练器械,搬了过来。

赵任飞在李小龙的推荐下,也尝试了一下这些特别的训练方式,训练效果果然比普通的日常训练要好。

但是,一想到同样也用这些训练方式的严静海,原时空在1972年,年仅52岁,便早早离世。

李小龙自己更是会在1973年,年仅33岁的时候,便溘然长逝。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赵任飞从李小龙、严静海的身上,一点儿也看不出早逝的迹象。

常年坚持训练,已经年过五十的严静海,身体状态看上去比一般的30岁的人还要好。

李小龙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处在30岁出头这个男人最黄金、身体各方面都最巅峰的年纪。

家庭美满。

武术事业稳步发展。

演艺事业,也随着《唐山大兄》的爆火,而大有起色。

此时的李小龙,在人生的任何方面,都可以用“春风得意”来形容。

谁能想到,他的生命只剩下不到两年?

赵任飞有试着劝他,不要再用这些极端的训练方法。

可是,李小龙骨子里,是非常自信骄傲的,虽然没有到刚愎自用的程度,但是在他最擅长的功夫上,很难听进他人的建议。

电击和“肌肉震荡器”,是李小龙经过亲身验证,确定效果上佳的新式训练法。

李小龙每年的按时体检中,也没有发现这样的新式训练法,对他的身体造成什么伤害。

所以,尽管知道赵任飞是好意,但是李小龙没有把他的劝诫,放在心上。

但也没有再要求赵任飞也使用这些新式训练法。

当然,这也与赵任飞只用日常训练,就能收获很好的训练效果有关。

李小龙相信,等赵任飞的截拳道功力,达到瓶颈期,光靠日常训练无法继续提升之后,会主动要求采用这些新式训练法。

李小龙认为,每一个对武学有追求的人,都应该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时间来到1971年的12月下旬,趁着圣诞节假期,李小龙的妻子琳达,带着他的一子一女两个孩子,来到港岛与他团聚。

顺便也见证了李小龙的协禾电影公司成立,以及港岛振藩国术馆开馆。

李小龙在回到港岛拍电影之前,虽然已经在米国的武术家、影视圈,闯出了一番天地,但是生活并不算如意。

在米国开武馆,只能勉强支撑生活。

李小龙虽然在好莱坞参演了一系列影视剧,但是此时的好莱坞,歧视情况严重,李小龙的华人面孔,让他无法在好莱坞得到公平对待。

这是他决心回到港岛拍电影的根本原因。

儿子和女儿相继出生之后,李小龙的身上,养家的压力越来越大。

刨除李小龙身上的那些光环,他其实也是一个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普通人。

没有三头六臂,同样是两双手两只眼。

他当初向邵氏电影公司提出1万美刀的片酬要求,一是认为自己值这个价,二是片酬低了,无法养家。

与嘉禾电影公司签订的两部片约,片酬共计1.5万美刀,是李小龙的底线。

70年代初的米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2500美刀。

一部电影7500美刀的片酬,只相当于米国三个月的收入。

李小龙虽然对自己的演艺事业,很有信心,但也没想到,回港拍摄的第一部动作电影《唐山大兄》,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功。

嘉禾电影公司在《唐山大兄》上的总盈利,能超过1000万港币!

按照1971年港币兑美刀汇率,差不多相当于200万美刀。

周文怀为了笼络住李小龙,不仅帮他成立了自己的协禾电影公司,还从《唐山大兄》的盈利中,给李小龙包了一个大红包。

数额是片酬的好几倍。

李小龙的财政状况,因此彻底好转。

一部《唐山大兄》,让李小龙成为港岛,东亚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人世界,最火的电影明星!

名气的增长,直接反馈到振藩国术馆的招生上。

米国的那几家振藩国术馆先不提,港岛振藩国术馆建成开馆之后,报名学员如过江之鲫,第一期学员的200个名额,只用了半天时间,就被哄抢一空。

按照每个学员每个月的学费500港币计算,第一月的学费,就收了10万港币。

70年代初,港岛的人均工资水平,大约是2500港币,500港币一个月的学费不算低。

但是,穷文富武,习武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花钱的事情。

火热的报名情况,超出了李小龙的预料,让他不得不紧急从米国的振藩国术馆,抽调了几位教练,满足港岛振藩国术馆的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