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校园体育思政元素濡化路径的实践与探索本文为校级教学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jgy47

魏中【作者简介】魏中,男,40岁,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的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牛龙【作者简介】牛龙,男,30岁,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公共体育教学、体育社会学。

西安工业大学新生院

【摘要】研究从校园体育思政元素入手,以羽毛球项目为切入点,利用体育“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通过挖掘大体育课程观下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资源,突出体育育人与思想育人责任,以期实现知识传授、技能提高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研究力图为学校体育育人提供新的理念和路径,为区域育人健康发展提供新智力支持。

【关键词】校园体育;课程思政;濡化;路径;探索

体育的功能可分为本质功能与非本质功能,本质功能体现在健身健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非本质功能体现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激励国民追求卓越、塑造更好的本我。体育属上层建筑,其强盛与否通常是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标志,中国梦里包含着体育强国梦。当前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壮美的中国梦的实现与人民强健健硕的体质是必然紧密联系的,而学校体育历来是体育本质功能的培育基地。

一、为什么开展校园体育思政

(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社会发展与时代需求

1952年6月10日毛主席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作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2020年习主席在陕西老县镇小学考察调研时引用了毛主席的另一句语句“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各级各类相关文件密集颁布,“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词热度不减。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到2019年9月《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出台,对体育强国的战略任务进行了安排,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再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体育已然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至此,在顶层设计方面,体育已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强身健体、促进人的发展)和外延(助力国民经济发展等,迈向体育强国建设),“体育强国”的国家战略揭示体育在新时代的全新定位,体现着现阶段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

体育课具体独特性。从幼儿园到大学几乎没有一门学科能如此“唯一与执着”:体育课或体育与健康课。同样,体育的不可或缺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也有体现,教育学原理指出:德育具灵魂与统帅作用;智育具前提和支持作用;体育具物质基础作用;美育具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是其他四育的综合作用的表现。换言之,体育是其他各育的物质载体,其他各育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体育的支持助力。

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有过这样的口号“无体育不清华”:如游泳课(50米,任四泳姿之一)不及格不能毕业;还提出“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后来2007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时任教育部长周济提出那句著名口号“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辛福生活一辈子”。习主席喜欢游泳、爬山,每天有时间的话坚持游泳1000米……。

为什么体育有如此魅力?早在九十年前就有学者认为:“体育之种种活动,均含有社会成分。体育是促进社会化最为典型的代表。”使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达到较高水平,是建设体育强国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任务,也是体育强国最显著的特征,更是体育强国建设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内在要求。体育既是身心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教育双一流建设不可或缺的抓手,还是体育发展回归本体对人自身的发展的关照。体育课程思政是现阶段体育发展的内生与必然需求。教育是国之大计,高校肩负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高站位认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提升体育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有学者认为体育的精神感召力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在人格的养成方面,不论是酣畅淋漓的胜利,还是愈挫愈勇的顽强,这些精神力量正是我们每个人面对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时所需要的,而体育能够帮助我们点燃这些深埋于内心的能量;在人的成长方面,体育运动中相互之间的团结和信任,能够让每一个人都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个体的意义往往是由其对群体的价值和态度所决定;在社会适应与人际交往方面,体育文化还呈现出身份认同的强大力量,它让人们可以去想象并追求一个更加积极奋进的自我,体会归属一个集体的感受。日常工作学习中7小时工作加1小时运动这种生活方式要比8小时工作效果好得多,亦即“7+1>8”。

(二)为什么是校园体育思政而不是体育课程思政?

仅仅是体育课吗?NO,校园体育不限于体育课,是一种大体育观的体现,伴随健康观从一维到四维转变,这种中层体育观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体育思政课不仅在体育课堂中,还应在理论课中、训练与竞赛中、线上线下课程中、校园显性与隐性的课程中……。校园体育关注传统课程知识观关心知识的社会、经济价值即外在价值,还应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养成的内在价值。

(三)当前校园体育与思政面临的问题

(1)技术课上教育教学方式有很多,其理论依据是什么?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如何落实学校教育一盘棋(三全育人)中的体育教育,在中观层面,如何提升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课程项目层面,如何进行羽毛球课程思政的课程模式建设(基于过程、考虑专业特性和学生特点设计程序、课程标准)与教学模式建设(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过程与评价等组成的教学行为系统)?

二、指导思想、思路与视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主席关于教育工作的论述为根本遵循。研究视角是以大体育与健康观审视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影响。

研究思路:在“校园体育课程观”下利用体育“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构建体育课程思政的中层优化路径。研究是对体育课程中的育人元素进行发掘、梳理和重新认识的过程。正如马克斯韦伯所说:尽管世界不依照人们的意志客观存在着,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世界的意义则是人的决定。人们的世界总是用自己的头脑创建起来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体现课程功能的转变:由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框架搭建

研究初步形成“3343”濡化路径。即体育课程思政的挖掘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程3种类型、教学目标的3种分类、校园体育文化的4层次、《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提出“3观”的要求展开研究。

体育课程3种类型包括:体育术科课程(如三大球、三小球等)、体育理论课程(如特殊人群体育等)、竞赛活动课程(如各级各类的体育线上线下比赛、课间操)。教学目标依据教育学原理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亦称程序目标)、情意目标3种分类。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课程的上位符号,根据文化“四分法”包括4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物质文化细分为场地设施与师资力量,制度文化细分为规则体系和运行模式(含管理模式和活动组织模式),精神文化细分为师生、学校与区域的需求与期望,行为文化根据吉登斯理论可细分为价值取向(含目标、理念、精神)、行为方式(含竞赛、礼仪等)和行为环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内容提出“3观”的要求: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充分结合世情、民情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二是以爱国等为主线,对学生进行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宪法法治意识教育为核心的人生观教育;三是以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即价值观教育。

针对校园体育思政内容与路径濡化问题,提供了三种优化路径。①体育技术课三段式优化路径,特点是建立“思政课时计划”与行为科学教案,课前师生清楚教育教学目标、课中融入实践、课后微信群答疑,期末考核评价均衡(选项课50%,800/1500米30%,理论10%,90公里10%);②体育理论课一体两翼优化路径:一体是优化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材建设等),两翼是评价方式与育人手段,前者表现在重视过程评价,终结性评价不高于50%,后者表现在讲授、实践、视频、拓展训练等手段上;③竞赛(实践活动)课程“1+2”濡化路径,1为运动会,2为线上(体育知识竞赛、体育双创赛等)与线下(西工杯、课间操等)活动,通过优良师资团队的主导示范,以省级师德先进个人与优秀教师主打以德化人→育人→树人的体知场域,帮助师生浸润知行相长惯习,多渠道(课程内外)提升学生社会资本与符号资本。

四、理论依据

(一)体知理论

体知至少有2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汉语大词典》中“体知”释义为:体察了解。

第二层含义,是一种认知理论(杜维明,1985)。该理论是一种以“身体”为本体的、从“现象学”出发的、基于具象的感性之知的理论,具有直接、实践性特点。显著区别于以“离身(无身)、造就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语)”为表征的西方传统认识论——仿佛“知识宣称和决定着世间的一切,知识本身成为目的”。该理论的作用是一方面是将传统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回归到主体、客体、环境融合视角,为内在论的技术(认识论)哲学研究,提供可行维度,另一方面是该理论“体知”融通心与身、知与行,主体与客体,可为当前教育深陷静态与惰性知识提供实践智慧的处方。

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郭晓明认为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定位向来不是西方知识论取向的“知道”,而是实践论上的“得道”,知识学习必须深入“得道”层面才有助于人的精神的自由。知识问题最终到实践论(知识论之外)去理解。体育的亲身实践在学习24小时知识保持率是比较高的。见下表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

表 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David A. Sousa, How the Brain leamns)

(二)社会学:场域理论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场域、资本。惯习的概念,他认为场域被看成是行动者为了维护或改善其结构性位置采取某种策略而展开斗争的社会空间,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是推动这种斗争的内在动力,惯习作为行动者外在行为特征,对场域起建构性的能动作用。场域可被视为不定项选择的空间(社会网络),它为其中的社会成员标出了待选项目。

(三)体育学:项群理论

田麦久和他的同事提出了项群训练理论,羽毛球运动属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目,这就意味着该项目受先天影响不大,提高或者取胜的关键在于后天科学训练量的积累。例如,一个经过训练的小学生与没打过羽毛球的成年人比赛,成年人胜算不高。

五、实践操作的案例——羽毛球半场双打比赛教学

(一)案例简介

利用体育“身体在场,知行合一”的独特实践性构建羽毛球课程思政优化的具体路径。通过羽毛球半场双打比赛前封后攻战术引导学生体知挫折、顽强、进取、勤学等个体认知元素;利用分组引导学生感知忠诚团结、集体荣誉、科学评价自我等集体认知元素;借助裁判实践树立学生规则(法制观念)、公平、敬业、诚信等社会认知理念;羽毛球课程目标与思政目标紧密融合“忠诚进取铸辉煌,精工博艺育英才”的西工精神以达知识传授、技能提高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之目的。

(二)教学设计

(1)本案例解决学生羽毛球“三基”如何在双打战术实践中的快速对接应用问题,知行相长,将学生习得理论置入羽毛球比赛场域中检验。

(2)思政元素融合理论依据与思路:利用合作学习“组间异质、组内同质”分组理论结合体育身心在场实践性构建面向个体认知、集体认知、社会认知产出的羽毛球课程思政线上线下协同育人路径。

(3)切入点及方式主切入点一:采用班委、小组长(含组内技术骨干)为主体,教师主导,分组体知半场双打比赛,集体观摩决赛。直接动力驱动:冠亚军加分与小组集体加平时分。主切入点二:教师比赛时巡场,教师与后进生等各层学生互动给与意见,使其清楚不足在哪,如何改进?原理是什么?教师以讲解、示范、亲身比赛等切入。辅切入点:利用学期、单元教学、课时教案濡化形成具行为课堂特色的思政教案,全程低语境培育学生行成于思、知行相长的惯习;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社会资本平台。

(三)特色举措

(1)将简易比赛引入到教学中,以赛促练(促教),以练促建(课程):为学生后期合理应用技战术提供应激储备、课程建成了8处教学目标与思政元素拓展点。

(2)搭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校园体育文化资本线上平台:运行微信公众号,推送“人们楷模——王文教”先进事迹等;建成了包含体育发展成就等知识的《体育理论知识题库》1套;2021年举办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建党献礼、喜迎全运”为主题的“体育理论知识竞赛”1次。

六、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1)中层框架有待进一步完善。存在框架子项内容有待完善、系统运行协调整体效果尚未完全体现、教学设计与组织动员有待进一步磨合问题。

(2)体育精神类的课程资源完成初步积累,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音视频不足。

(二)展望

后期需要加强课程资源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精神类资源建设。在学校各级党政的科学领导下,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肩负我们一代人的担当,实干兴邦,我校体育事业终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蕴瑞,袁敦礼.体育原理[M].上海:上海勤奋书局,1933:162.

[2]梁君健.一场高校业余篮球赛何以“出圈”[N].光明日报,2021年6月23日.

[3]汉语大词典编撰处,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2:7292.

[4]张再林,张云龙.试论中国古代“体知”的三个维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9):92-97.

[5]王晓玲,试论学科知识生产的三种模式[J].复旦教育论坛,2020,18(2):12-17.

[6]成素梅,技能性知识与体知合一的认识论[J].哲学研究,2011,6:108-114,128.

[7]郭晓明.知识与教化:课程知识观的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