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革命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案例探索
孟燕,陈雪茹,李俊龙,刘奕彤,张蓉,邓如琪
西安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陕西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党的先进性的宝贵精神资源,也是建设陕西西部强省的强大精神动力。陕西革命精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有助于丰富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西迁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等伟大革命精神以课程思政的方式进课堂、进头脑,既是对革命精神的弘扬与继承,又提升了课程思政的理论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革命精神;课程思政;西迁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
一、陕西革命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陕西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革命文化资源丰富,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最终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重要阵地,也是中国革命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资源涵盖了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数量大、分布广、影响深远。陕西革命精神作为区域性的精神文化形态,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在三秦大地上领导陕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陕西革命精神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以延安精神为突出代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是确保党的先进性的宝贵精神资源,建设陕西西部强省的强大的精神动力。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46个,其中入选的陕西革命精神包括延安精神、照金精神、南泥湾精神、张思德精神、西迁精神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1]
革命精神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反映着中华民族优秀民族精神,体现着马列主义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的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实施课程思政的理论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是课程思政的根本遵循,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即“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根本途径。形成一致认识的是,课程思政不是指新开一门课程,而是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充分利用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最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教学理念。[2]课程思政突破了传统思政课程的实施范畴,突破课程局限和学科边际,协同各类课程和学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育人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课程思政的特征突出体现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系统性与协同性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
革命文化资源具有政治主导性、科学展示性和民族传承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能够有效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开发、挖掘陕西革命资源,把陕西革命精神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将陕西革命精神融入课程思政,充分发掘陕西革命精神的教育价值,利用课程思政的优势,使学生学习陕西革命精神,领悟革命文化,从而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二、课程思政案例——西迁精神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收到了一封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们的来信,信中说:“多年来在西北的奋斗,我们形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并在代代师生中传承弘扬。”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时明确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3]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基于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考虑,国家发展西部工业和教育的需要,对新中国未来的教育布局、科技和工业发展布局的深谋远虑,以及上海交大自身对于发展的需要。1955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1955年5月25日,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彭康向师生们公布了西迁的决定。交通大学师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服从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统筹,毅然迁往中国西部,在相当艰苦的环境里依靠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从上海扎根祖国西北,从1955年到1959年,历时五年,完成了迁校工作,在西安建设了我国一流的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迁校和建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西迁精神。
在交大西迁中,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筑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其中最为突出的事迹有,1957年9月陈学俊和夫人带着4个孩子乘坐第一批载有交大教师的专列,临行前,他将上海市牯岭路的住房交给上海市房管部门,并表示“既然去西安扎根西北黄土地,就不要再为房子而有所牵挂,钱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去计较。”[4]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先生,迁校时已57岁。他婉拒周恩来总理考虑他年龄比较大,夫人需卧床养病,可不必去西安的照顾,将卧病在床的夫人交给留在上海的女儿照顾,只简单带了一些日常必需品,独自一人地踏上了西去的列车[5]。其他一些交大知名教授也纷纷表示响应国家号召,支持西迁。陈大燮教授曾说:“迁校西安是政府的决定、祖国的号召,对国家工业建设是有很重大意义的,因此,我们要坚决响应这一号召。”[6]赵富鑫教授也表示:“50多岁我还算年轻,到西北有好多事可以做啊!”[7]迁校学生也是情绪高涨,热情饱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锅炉41班的学生在校报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我们向往着西安》的文章中表达了大家都为能够提早参加祖国大西北的建设和为西安新校教学工作奉献力量的意愿:“我们就要学习这种随处生根的坚韧气质,依照国家的安排,要在我们伟大祖国的任何一块土地上,愉快的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把我们祖国的每一块地方,都建设成美丽的花园。”[8]
当时西安的条件十分艰苦: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用水非常紧张,但是所有人都精神饱满,干劲十足。为了保证交大顺利西迁,总务长任梦琳所率领的交大工作组与工地建设人员必须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11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西迁的交大师生们一边搞基建一边开展教学和科研;基建科和总务科工作人员住在工棚,边设计边施工。参加施工的2500多名工人没日没夜地干,春节也只休息三天,年初四即照常施工。后勤的同志在西安负责接运任务,不论白天黑夜,也不论刮风下雨,火车什么时候到,就马上去火车站运回物资。当时西安打电话不方便,后勤的同志干脆住在车站,有时物资集中到站,后勤同志连续三天三夜加班运货。在西安和上海两地后勤职工努力下,学校的实验设备、各类仪器及教职工的家具等各类物资都及时运到西安,并且完好无损。
西迁的交大师生通过60多年的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用青春和汗水建设了国家一流的高等学府,为国家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以课程思政的方式弘扬和继承“西迁精神”,使广大学生学习和认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聆听老一辈西迁人讲故事等活动,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三、课程思政案例——南泥湾精神
2020年8月,华为启动了一项名为“南泥湾”的项目,主要是规避来自美国的技术专利,加速“去除美国化”,进而达到突破美国的封锁的目标。华为为何要实施“南泥湾”计划,这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所产生的“南泥湾精神”密不可分,是南泥湾精神的现代解读。南泥湾精神是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讲求上下一致、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表现为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南泥湾精神是大生产运动所孕育出的历久弥新的精神。在上世纪30年代末,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陕甘宁边区面临着日军“扫荡”、国民党顽固封锁包围。而延安地区经济落后,老百姓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养活自己已经不易,军民关系如“鱼”“水”关系,鱼大而水浅,百姓无法负担,导致部分群众出现怨言。在这严峻的历史关头,毛主席对大家说:“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有三条路,坐等饿死、解散回家、自己动手。”[9]于是党中央在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不是一时冲动,而是作为关于南泥湾的政策提出来的,是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后作出的科学决策。党中央积极开展对南泥湾实地研究,朱德等领导人为了了解南泥湾的真实情况,多次对南泥湾实地考察。在踏勘时,白天披荆斩棘,跋山涉水,晚上简单地搭个窝棚,歇宿荒郊。同时,还向当地姓唐的一位老农请教,哪里的荒地多,哪里的土地肥,适合种什么庄稼。后来,这位唐姓老乡在开发南湾过程中成了开垦部队的编外“顾问”。正因为这种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为不久后,战士们到达南泥湾开垦创造了条件。
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遵照毛主席的“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指示,到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初进南泥湾,没有地方住,没有蔬菜吃,犁地靠人拉,冬天少衣穿。战士们由于长期喝树根水,一些人还得了大骨节病。没有房子住,就搭草棚,挖窑洞;没有粮食,就去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外去背粮,到山上去挖野菜、打野兽;没有耕牛,就用镢头开垦。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10]
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的条件下,白手起家,动手钻研七十多天炼出了第一炉铁,克服重重困难,创建出边区的机器工业和化学工业,自己动手做农具,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生产需要,而且还满足了社会需要。在开荒生产中进行了劳动创新,在山地上开荒时,战士们采用从最上面和最下面同时开垦;在平地上开荒时,选择从中心地带突破的方式,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开荒效率。他们从实际出发,大胆试验,试种水稻获得成功,探索出旱地与水地生产一起种的路子。在解决粮食和蔬菜供给的同时,战士们又搞畜牧饲养业,养了牛、羊、猪、鸡、鸭等家畜家禽,满足了生活需要,实现了部队的自给自足。战士们还开商店,办合作社,搞多种经营,坚持农工商并举,解决了部队的其他生活用品的供给问题。毛泽东在南泥湾视察时,看到三五九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很高兴,称赞三五九旅是“发展经济的前锋”,称赞王震“有创造精神”。[11]
在开发南泥湾过程中,三五九旅坚持领导带头,官兵平等。在开进南泥湾后提出:“上至旅长,下至马夫,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不使一人站在生产战线之外。”[12]旅长王震参与生产,与战士们一起练兵劳动,他的双手打满血泡。团长陈宗尧率领全团战士到百里外的延川县去背米,来回走几百里。政委左齐在抗日战场失去左臂不能拿镢头开荒,就给战士们做饭,烧水,并挑送上山。
三五九旅战士们践行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将求上下一致、共克时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南泥湾精神,在短短的三年内,把南泥湾这块无人问津的“处女地”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如今,弘扬和继承南泥湾精神,不仅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课堂,还有利于培育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上下一致、共克时艰,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勇于创造、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通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的经典故事、影视资料和实地参观,展示了南泥湾精神的教育价值。
在新时代的今天,华为面对美国恶意制裁,没有束手就擒,而是迎难而上,奋勇抗击;中华儿女面对新冠疫情,没有退缩,而是上下一致,戮力同心,共克时艰等,这些现实案例,充分体现了南泥湾精神的深刻影响,生动形象的给大学生上了一课,成为了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
四、课程思政案例——张思德精神
1944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词,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认为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3],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张思德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体说来,就是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艰苦奋斗、勇于牺牲。
张思德是一名共产主义战士,1915年3月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六合乡韩家湾,1933年参加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4]。曾是毛泽东的警卫员,参加过长征和和抗日战争,1944年9月5日在执行烧炭任务中不幸牺牲,年仅29岁,是一名平凡而伟大的革命战士。
张思德具有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的精神。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警卫工作中,为保证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有个好的工作环境,他主动为驻地打扫卫生、铺石垫路、修补窑洞,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他还发明了“控绳拉铃”的通讯方法,在院子的树上系一根细绳,绳子一端通向警卫班宿舍,里面挂一个小铃档,如果毛主席这边发现情况,只要哨兵一拉绳子,警卫班就可以立即出动,同时也不会打搅毛主席的休息。只要工作需要,张思德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到最好,曾先后当过战士、班长、副班长、农场副队长等[15]。每次职务变动时,总是无条件地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从没有怨言,以自己出色的成绩,圆满完成工作任务,被评为“劳动模范”[16]。
张思德具有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精神。1944年初,张思德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生产运动号召,带领战士们上山烧炭,忘我工作,坚守在烧炭任务第一线。在炭窑低矮的里层,不顾高温烘烤和烟尘熏呛,飞速运出灼烫的木炭。木炭烧成以后,缺乏运输工具,张思德便发动战士们用树枝铺垫、树皮捆绑、肩扛背驮,及时将数百斤的木炭运到山外。在担任通信班班长时,由于当时通信条件艰苦,每次接到通信任务时,只能凭借一双腿,爬山涉水,风雨兼程,都能顺利完成通信任务。
张思德具有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1936年夏天,在长征途中,他所在的红四方面军为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任务[17],党组织号召“尝百草”活动,他总是身先士卒,一旦发现新的植物就率先尝试。曾有一次,尝草后他脸色发青、呕吐不止,赶忙说:“这草有毒,快,快告诉……”没等把话说完,他便倒地失去知觉。半个小时后,当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1944年初,张思德响应中共中央大生产运动的号召,主动报名参加中央机关组织的生产小分队,到离延安70多里的安塞县生产农场,被选为农场副队长[18]。同年7月,他进入安塞县山中烧木炭,身先士卒,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赶挖新窑,在挖炭窑的过程中出现塌方,他将战友推出洞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牺牲时年仅29岁。
张思德的一生,无论是勇尝野草身先试、“控绳拉铃”献妙策、还是抢在烧炭第一线,始终秉持着勇于牺牲、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本色,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情怀。
以课程思政的方式弘扬和继承“张思德精神”,帮助学生领悟张思德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培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科学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实践劳动教育,培育合作精神,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张思德精神,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五、结语
高校课程思政利用地域革命文化资源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途径。陕西革命文化资源丰富,地域分布广,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高校遵循学科、专业特点,积极探索革命文化育人的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凝聚高校教师育人共识,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N].人民日报.2021-09-30.
[2]单彦广,曹海艳,罗尧成,李生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现状分析[J].改革与开放,2020(9):101-104.
[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安交通大学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西安交通大学弘扬西迁精神矢志爱国奋斗[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0(03):2-4.
[4]燕连福.西迁往事[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9:90.
[5]燕连福.西迁往事[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9:12.
[6]燕连福.西迁往事[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9:18.
[7]燕连福.西迁往事[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2019:28.
[8]燕连福,李婧.试论“西迁精神”的核心、精髓与弘扬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0(5):3-6.
[9]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毛泽东著,1991:892.
[10]南泥湾精神及其现实意义[J].路波,李振祥.求索.1996(4).
[11]余小勇.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及其现实启示[J].前沿,2011(12):105-108.
[12]任勇.南泥湾[M].西安:陕西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58.
[13]《警备团追悼战士张思德同志毛主席亲致哀悼》[N].解放日报,1944-09-21.
[14][15][16]戴安林.论张思德精神的内涵、意义及其时代价值[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报,2014(1):80-84.
[17]孙迪.张思德:为人民服务[J].党建,2021(2):68.
[18]李良明,柳作林.毛泽东出席张浩祭礼和张思德追悼会略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J].江汉论坛,2013(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