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改革开放实录(第六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中共陕西省委科技工委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吹响了向科学进军的号角,也标志着科学春天的到来。陕西省的科学技术事业进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在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陕西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朝着科技强省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科技事业恢复发展阶段

1978年4月,省委召开全省科学大会,传达了全国科学大会精神,讨论了《1978—1985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表彰了107个先进集体、505名先进工作者和1151项优秀科技成果,号召全省科技工作者勇攀科学高峰,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陕西省的科技事业在党的领导下进入崭新发展阶段。

(一)恢复成立科研机构、建立正常科研秩序

全省科学大会后,各级科技管理机构迅速恢复。1978年4月至11月,省委批准恢复和建立省科学技术协会、省社会科学院、武功农业科学研究中心、省物理研究所、省化学研究所、省微生物研究所、省环境保护研究所、省煤炭科学研究室、省冶金科学研究室、省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省广播科学研究所、省公安科学技术研究室、省电化教学研究室、省测绘研究所(现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省邮电科学研究所等省级研究机构。确定了农业、工业、医疗卫生等8个科研重点领域,安排实施重点项目61个,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方面力量进行科研攻关,全面恢复科技工作,全省科技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二)制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1.平反冤假错案

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此项工作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铺开。在全省知识分子中认真细致地复查“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遗留问题,1978年至1987年平反纠正冤假错案30566件;清退、补偿14775人被查抄的财物;退还、折价处理了591户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挤占的私房;补发5572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错停、减发的工资计1374.2万元;解决了1340名因冤假错案造成的夫妻两地分居和3983名知识分子家属子女受株连的问题。大批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使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得到了公正的待遇,“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在全省初步形成。

2.科技干部家属“农转非”

1978年2月,省委针对全省部分科技干部家在农村,分居两地,拖累大,精力分散的实际情况,确定先解决500户科技骨干的家属“农转非”(即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1979年又审批了996户。1980年5月,省委印发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对中级职称以上科技骨干家属“农转非”问题,要分批加以解决。1981年至1989年,陕西省共解决了8089名科技干部的家属“农转非”问题。

3.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1981年8月,省政府发出《关于成立技术业务职称评定领导小组和分口评定委员会的通知》,决定成立陕西省人民政府技术业务职称评定领导小组,按照不同职称系列,设立12个省级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业务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工作。1982年9月,全省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又提出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10项具体措施。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营造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解决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凡涉及科学技术和重大问题的决策,要向科技人员和专家请教,技术问题由技术人员和专家作主,不能由党政领导拍板定夺,为科技工作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改变全省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合理的状况,支持和鼓励他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1984年6月3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加强第一线科技队伍的若干规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待知识分子要真正做到“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他们为振兴陕西经济作出更大贡献。1985年6月,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关于改革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的若干规定》,要求积极促进中青年科技骨干成长,让一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打破人才归部门所有的限制,促进合理流动,努力做到“人尽其才”;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智力交流;继续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作用;等等。1988年7月,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放活科技人员政策的若干暂行规定》,鼓励科技人员承包、租赁、领办企业或从事兼职活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促进了科技人员向乡镇企业、边远山区和生产一线流动,对于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4.选派科技副县长

为了加强县(市、区)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1988年开始,陕西从省属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和省级机关,以及中央驻陕单位挑选了一批事业心强、懂技术、会管理、有一定组织能力、具有副处级以上职务或中级以上职称的优秀科技干部,分期分批派往省内各地担任科技副县(市、区)长。到1989年,共为10个地(市)的80个县(市、区)选派84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具有中级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职务的70人。

通过落实政策,摘掉了长期压在知识分子头上的种种“帽子”,评定了技术职称,提高了工资收入,为知识分子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证,使得广大科技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去。

(三)出台政策措施,大力推动科技工作

科技资源分散、科研人员缺少、设备条件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使得全省科技工作很不适应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为此,必须对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进行调整,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加强应用科学和生产技术的研究及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1984年6月,陕西省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省委第一书记马文瑞在会上作了《振兴经济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讲话。省委书记、省长李庆伟作报告。大会要求各级党政部门、经济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认真贯彻“依靠”“面向”方针,逐步改革管理体制,科研单位要争取三五年内实现经费自理。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省委、省政府坚定地贯彻执行这一方针。1984年8月17日,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依靠科学技术振兴陕西经济的决定》,提出陕西科技发展的任务是:“积极组织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改变陕西省经济面貌,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并从实际出发,确定全省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和工作重点;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摆在技术推广的中心位置,大力组织好“四个转移”;搞好省、地两级科研所的整顿和改革;继续清除“左”的影响,坚决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和加强党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随后的8月24日,省政府发布《关于整顿改革自然科学研究机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明确了科研机构整顿改革的方向和工作任务。

全省加大了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加强了科技费用的管理使用。从1978年至1985年,全省用于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总计达10亿元,地方财政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和事业费2.5亿元。国家规定的23种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从1978年的178台发展到1985年的500余台,陕西的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

二、科技事业改革发展阶段

198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教育奠基、科技兴陕”的战略方针,并经陕西省第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开始全面实施“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先后启动实施了贯彻落实纲要的“51251”工程“51251”工程:即动员和组织5万名科技人员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技术承包1万个技术产品(项目)和2000万亩面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到1992年实现年新增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和“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引导科技人员面向社会,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技术革新和成果推广应用,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全省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制定《科技兴陕纲要》,实施“51251”工程

198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方针;随后,省委、省政府从省级机关抽调70多人组成科技兴陕联合调查组,就如何落实此项方针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调查组全面分析了陕西科技实力和经济形势,在肯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明确指出了陕西科技与经济发展极不协调的问题,草拟了《科技兴陕纲要》。提出振兴陕西的根本出路在于充分挖掘科研潜力、发挥科技优势,加快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把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使陕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

1988年12月2日,为统一解决科技兴陕战略实施中的问题,省政府决定成立科技兴陕领导小组,由林季周兼任组长,加强对科技兴陕工作的指导。12月20日至23日,省委、省政府在咸阳召开了全省第一次科技兴陕工作会议,省委书记张勃兴作了题为《动员起来抓住时机迎接挑战,为实现科技兴陕的宏伟事业努力奋斗》的讲话,省长侯宗宾在《大力推行科技承包,全面落实科技兴陕战略方针》的报告中,对科技兴陕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了部署,会议颁布了《科技兴陕纲要》,启动了“51251”工程。会议决定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及科技、经济等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这次全省科技兴陕工作会议在国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国家科委为此下发了《关于转发陕西省省长侯宗宾在全省科技兴陕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阅。

为了进一步抓好科技兴陕落实工作,省委、省政府于1990年2月、1991年4月分别召开了第二、第三次科技兴陕工作会议,对在科技兴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对下一步科技兴陕工作进行部署,讨论修改了《关于创建科技型企业的决定》《关于加强“科技兴农”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等相关文件。同时,采取其他有力措施促进科技兴陕工作,陕西两次召开技术成果交易会,并承办陕西省第二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西北地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第六届全国发明展览会等,利用展会扩大科技交流和对外开放。从1991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在全省开展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大讨论,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加强基层科技工作,全省101个县(市)选派了科技副县(市)长,1023个乡(镇)选派了科技副乡(镇)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技术市场71个,交易额16亿元。

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组织实施“51251”工程计划,把“科技兴农”“科技兴企”及科技成果推广引向深入,科技兴陕工作向纵深发展,科技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广大科技人员以无比的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投身于经济建设主战场。走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入厂矿企业,投入田间地头,进行科技承包,开展创新、创业。从个体服务到整体服务,从试点示范到规模扩散,项目承包与技术推广相结合,产品开发与改造相结合,科技与经济融为一体。

“51251”工程计划把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等科技发展计划同技术改造计划、丰收计划、扶贫计划等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科技与经济融为一体,协调发展。“51251”工程实施的5年间,全省共有15万人(次)科技人员以领办、创办、联办乡镇企业、中小企业、集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服务经营实体等形式,参与工业、农业生产领域的科技承包。全省承包工业项目4486项,开发新产品9600多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837项,技术改造项目4323项,推广应用项目2700项;承包种植、养殖业面积为3700万亩,实现新增产值53.4亿元。该计划的实施,加快了科研与生产、项目与产业的对接,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由于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兴陕工作,各地市县、各部门广大干部和群众积极实施科技兴陕战略和“51251”工程,经过5年奋战,圆满完成“51251”工程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1993年5月,在中共陕西省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张勃兴在工作报告中宣布:全省50多个县组织了大规模的科技集团承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40%,农村科技进步的份额已由1987年的27%上升到41.1%。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组织各路科技大军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五年共取得40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科技成果交易额累计达24亿元。科技进步在全民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的贡献份额,由1988年的33.1%提高到1992年的42.2%。科技兴陕战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陕西经济的发展。

(二)组织实施“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

实施完成“51251”工程计划后,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奠基,科技兴陕”战略方针和《科技兴陕纲要》,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进全省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陕西省开始着手和启动“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

1995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决定启动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培育新兴产业为核心的“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即建设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培育农畜良种繁育、农副产品资源深加工、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与先进制造、能源与节能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环保技术等八大新兴产业,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三高”拳头产品50个,组建10个科技先导型企业集团。1995年10月,陕西省科技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

截至2000年年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高新区入区企业总数达到2800多家,已有高新技术企业838家,2000年技工贸总收入400亿元,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和高效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产业攻关方面,农业重点围绕农牧良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不同类型高效农业及防灾保护技术综合配套研究及示范、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等,2000年安排项目43项,经费539万元;工业方面,重点围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与先进制造、新材料、能源及高效节能技术及产业开发进行科学研究和协作攻关,安排项目68项,经费700万元;社会发展领域围绕新医药与新型器械、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等进行研究攻关,安排项目38项,经费320万元。至2000年,培育发展及形成了大唐电信、西安开米、西飞工业民品、彩虹股份、西安向阳航天、秦丰农业等科技企业集团。“1851”科技经济一体化计划的实施,把全省科技产业化进程推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使“科技兴陕”战略得到进一步深化和落实。

(三)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民办科研组织,虽大多数处于创业初期,但已涌现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科技企业家和已见显著效益的民办科技机构。1988年年底,全省已有民办科技机构316家,从业人员达3900多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200多名。1993年9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意见》,陕西省民营科技型企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契机。1996年4月25日,《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经陕西省人大八届十九次常委会会议通过施行。之后,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实施〈陕西省民营科技企业条例〉进一步发展民营科技事业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对省科技力量进行了结构性调整,鼓励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承包,开展创新创业,举办民营科技企业。

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鼓励广大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承包创业,民营科技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民营科技企业已经发展到8800家,且规模化速度不断加快,涌现出海星集团、东盛集团、蓝溪集团、步长制药等一批颇具实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成为科技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全省有8.6万名技术人员从事民营科技企业的研发工作,民营科技企业占高新区内企业的90%,承担省级的科技产业化项目70%,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与管理日趋规范。截至2007年年底,全省注册民营科技企业12500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400多亿元,从业人员超过40万人,增加就业岗位近10万个。全省技术合同成交4941项,成交总额31.2亿元。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和发展,在丰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促进全省所有制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新兴产业的成长,作为新的生产力,成为陕西省最活跃的创新群体,在全省乃至全国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四)开展科研院所转制工作

1999年6月,《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出台。同年,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省属开发类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有关问题的通知》《陕西省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拉开了省属科研院所转制的序幕。2001年1月,陕西省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的转制工作全面启动。列入企业化转制的开发类科研院所共17家(其中6家是原国家局属实行属地化管理移交陕西省的科研院所),截至2001年年底,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和企业法人登记注册,顺利完成企业化转制工作,科研院所以多种方式进入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之后,重点推行以全员劳动合同制为主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局部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工作平稳进行。

经过10年的发展,转制科研院所经营理念运行机制发生较大变化,创新能力、竞争力、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截至2009年年底,19家(增加2家工程勘察设计院所)转制科研院所有13家设立子公司(48家),19家转制科研院所总收入39.19亿元(2007年为22亿元)、利润2.71亿元、利税1.53亿元,投入研究开发经费3.28亿元,获各类科技成果奖36项,发表论文561篇,专利申请214项(授权73项)。转制为科研院所注入了活力,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

(五)实施人才创新工程

为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围绕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科学家、工程专家和在各领域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理论造诣的带头人,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担负跨世纪国家建设责任的人才队伍,陕西省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实施人才创新工程,促进了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

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为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高级专家的关心与爱护,自1984年开始,国家逢双年选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至1989年,陕西地方所属共有36名专业技术人员被选拔推荐为有突出贡献专家。其中,1984年国家科委批准陕西有突出贡献专家5名、1986年批准16名,1988年人事部批准陕西有突出贡献专家15名,分别提高2级至3级工资待遇。从1990年起,人事部、财政部开始实施对入选部分高级知识分子发放特殊津贴。从1991年到2010年,陕西省共推荐了16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34人。

2.“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

1995年4月,为了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事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意见》中提出“争取到本世纪指20世纪。末,在我国重点学科领域培养、造就一批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科学家和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各学科领域培养一大批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的目标,人事部等七部委正式启动“百千万人才工程”。对选拔目标、组织领导、人选条件、选拔程序、管理和考核、培养措施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每两年选拔一次,每次选拔500名左右。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的科技人员。从1995年到2009年,陕西省共推荐了七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入选37人。

三、科技事业快速发展阶段

1995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科教兴陕战略,明确要求要把发展科技产业和经济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起来。做出了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科教兴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全省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步伐,尤其是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形成的“一线两带”,极大地带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线两带”是指陕西关中地区,以陇海铁路陕西段为轴线(称一线),沿一线分布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星火产业带。科技部于2002年3月和7月分别批准建立国家级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和国家级关中星火产业带。

(一)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建立

随着关中各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1992年5月,省委、省政府果断决策,批准创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以此作为科技兴陕的重大举措。开发带围绕高新技术重点领域,通过实施火炬计划,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发展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广阔的天地。如果说开发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小舞台”,那么开发带便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大市场”,成为广大科技人员和有志之士大显身手的“特区”。经过几年的建设开发,一条联通西安、宝鸡、杨凌、咸阳、渭南开发区(示范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初具雏形。

1997年,随着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批准成立,以陇海铁路亚欧大陆桥陕西段为轴线,以西安、宝鸡、杨凌等三个国家级高新区(示范区)和咸阳、渭南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组成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初步形成。1998年,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和发展的决定》,制定了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发展规划,并配套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关中高新产业开发带建设正式启动。开发带内灵活的体制机制、优越的环境,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有志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青年人才投身于此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有力地推动了高新区的发展和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

经过不断发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成为全省和全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截至1999年年底,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西安、宝鸡、杨凌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示范区)和咸阳、渭南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800多项,其中2600多项实现商品化和产业化,培育科技开发企业近2800家,其中以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企业集团30个。截至2001年年底,5个高新区进区企业共376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80家,三资企业356家,技工贸总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322家,超亿元企业46家,超10亿元的企业4家。2001年全年关中高新开发带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24.34亿元,工业总产值450亿元,工业增加值111亿元,利税56.8亿元,出口创汇2.9亿美元。已初步建成西安交通大学科技产业园、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技产业园、西安软件园、大学生物科技园、新材料工业园、西安医药工业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工业园等9个科技园和长安基地,占地面积达1万亩,形成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又一特色。其中交大科技园、西工大科技园和西农农业科技园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同时,开发带在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2001年,全省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示范企业18家,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示范企业12家,已全部建成并通过验收。2005年,西安、宝鸡、杨凌、渭南、咸阳5个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405.09亿元,总产值1119.0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36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建成孵化场地108.6万平方米,在孵化企业1114家,一批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作为发展高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引擎,发挥着强大的辐射、带动和引导作用,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开辟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道路。

(二)关中星火技术密集区的建设

星火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普及科学技术,带动农民致富的指导性科技计划。在广大农村实施星火计划,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985年,陕西省星火计划工作开展试点,1986年全面实施,随之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起步。1988年,全省第一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宝鸡渭滨星火技术密集区成立;1990年,咸阳秦都星火技术密集区成立;1991年,三原县星火密集区成立;1995年,虢阳、眉县、泾云、临渭、华阴等密集区成立。至2001年,关中已建成19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个星火西进示范县,密集区沿陇海线两侧分布,自西向东连片组成关中星火技术产业带,带内形成了都市农业、设施农业、特色畜牧业、优质果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园区(示范基地)。截至2002年年底,关中星火产业带累计实施星火计划项目5000余项,项目完成率75%,覆盖全省90%以上的县,实现新增产值680亿元,新增利税145亿元,创汇6000万美元;累计培训县以上星火技术与管理人才235万人次,涌现出456名省级以上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标兵,带动全省2000多个中小企业、300多个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三)加快“一线两带”建设

为充分发挥关中科技和经济优势,推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早日把陕西建成西部经济强省,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发展的重大决策,出台了《关于加快“一线两带”建设,实现关中率先跨越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快一线两带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加强优势整合,实行错位发展,建设有关中特色的产业群和城市群”“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抓好星火密集区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发展方面和目标定位。为贯彻落实《意见》,11月,省政府编制印发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实现关中跨越式发展规划》。《规划》从战略思路与奋斗目标、优势整合与整体推进、产业发展与结构升级、改革创新与对外开放四个方面对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12月,省科技厅编制了《以“一线两带”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实施方案。随之相关文件和优惠政策相继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一线两带”的建设和发展,至2005年,“一线两带”内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360家,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场地108.6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114家。一批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以西安高新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西安高新区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五个高科技园区之一,连续十余年以30%的高速增长。宝鸡高新区形成新材料、先进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其中稀贵金属新材料冶炼、压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数控机床、程控纺织机械、高压真空开关设备等制造技术国内领先。杨凌示范区以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为先导,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环保农资、绿色食品、涉农服务业为特色的新兴产业格局。咸阳高新区初步形成橡胶制品加工、医药保健两大产业集群。渭南高新区的精细化工、机械电子、医药制造、食品加工等快速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龙头。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天科技产业基地以及西安交大等4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西安软件园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取得较快发展。2007年,关中高新产业开发带内五个高新区实现总收入2263亿元,各项指标同比增长均达到2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过亿元的210家,上10亿元的突破100家。

至2005年,关中星火产业开发带建成了28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和1个国家级星火西进示范县,辐射带动陕南、陕北建设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5个。累计实施良种、农牧、设施农业、绿色果品等项目6000余项,建成科技示范基地200多万亩,培育壮大了宴友思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银桥企业集团、陕西泾云实业公司等十大星火产业集团公司和陕西东岭工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恒兴果业饮料有限公司、华圣果业集团等二十强星火龙头企业。形成了以果业、畜牧养殖业、粮食深加工、设施农业、乳品加工与肉食品等为主的五大区域性支柱产业。

“一线两带”战略的实施,加强了生产要素的聚合,促进了自主创新、产业成长和区域要素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强化了科技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培育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制、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果业、畜牧业、现代中药、旅游和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辐射带动了陕南、陕北,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

2009年,省政府批准设立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3年筹建,2014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发挥着强大的辐射和引导作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引擎和所在地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四、科技事业创新发展阶段

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力量,为增强陕西省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全面建设创新型陕西而努力奋斗。科技工作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陕”和“人才强省”战略,走出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人才为根本、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具有陕西特色的创新型发展道路。

(一)制定科技工作总方针

为了编制实施好《陕西省“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10年)》,2005年,省委提出了12个重大课题,就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集成科教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及把科技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等问题组织开展调研。调研分析认为,科技资源条块分割严重,科技资源难以整合;未形成产学研有效结合机制;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地方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难以通过科技项目配置技术、人才资源等是制约陕西科技优势转化和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据此,调研组提出了10条对策和建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大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为陕西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密切融合;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加大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加大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的力度,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及新能源、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促进军工科技向民用产业转移;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面对问题和发展新任务,《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了新时期陕西省科学技术工作的总方针:立足于省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瞄准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目标,实施若干重大科技专项,立足自主创新,力争在优先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实现重点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结合陕西科技发展的重点目标,提前部署应用基础研究,抢占科学研究制高点,全面提高陕西省持续创新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取得国际领先的原始性科学成果;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陕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把陕西建成西部经济强省提供可靠保障。《陕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陕西省“十一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10年)》明确了新时期陕西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

2006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发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同年10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对陕西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力量,利用和发挥好陕西的科教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陕西。全省科技发展进入以集成科技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实现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的转变为目标的新阶段。

2006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决定》。11月,印发《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陕西若干政策规定的通知》,“13115”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正式通过省政府批准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在10个重点领域,组织30个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名牌产品;在重点行业和企业支持建设100个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重点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重点扶持100个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加速科技产业跨越发展,形成陕西省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支持建好50个科技产业园区,充分发挥科技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13115”科技创新工程集成科技资源,组建了114个产学研用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7个公共服务平台,为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形成和促成了许多新的产业技术联盟和创新合作机制,有效促进了产学研结合。“13115”科技创新工程共资助6家工业技术研究院实施产业化项目80项,带动投资55.15亿元;孵化培育科技企业23家,实现产值近10亿元。通过设立技术转移与重点科技推广专项,制定《陕西省技术转移实施方案》,技术转移体系更加完善。陕西省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达6家,2009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金额71.68亿元。

实施“13115”科技创新工程,其宗旨是打破体制机制障碍,高效整合科技资源,激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园区的创新活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使科技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科技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

促进企业研发活动日趋活跃,企业研发机构逐步健全,创新性成果不断涌现。如“西农 979”小麦品种在全省累计推广1085万亩,并以每年百万亩的种植速度递增,社会经济效益达到了6.4亿元。“高油高产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选育”项目取得了国内外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植物新品种权3项,在全省推广779.8万亩,新增产值8.7亿元。12000米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研制项目,开发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特深井陆地石油钻机,目前项目已实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利税2000余万元。陕西鼓风机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西安高压开关厂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通过承担“13115”重点项目,开发出一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工程技术中心建设成效显著。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形成分散式污水再利用新模式,为西北干旱缺水地区污水资源化闯出了新路。陕西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出优良新品种8个,并建立良种繁育和示范基地12个,示范推广面积达2100多万亩,增收小麦4.2亿公斤,提高经济效益达11亿元以上。陕西省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了6个系列20多种乳制品新品种,项目期内产品销售收入19.3亿元,带动奶农增收8亿元。

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生机盎然。X80高强度管线钢1219mm×18.4mm螺旋缝埋弧焊管项目攻克关键技术,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0多亿元。大型装备用有色金属层状复合板项目,开发出可替代进口的新产品,催生了西部金属材料股份公司等10多个控股、参股的高新技术企业。

重点科技园区发展迅猛。西安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集中光电子及相关企业约30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200种,2009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实现利税40亿元。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吸引多方投资超过100亿元,至2010年年底已累计注册航空企业143家,其中外资企业15家,形成了“一基地四园区”的发展格局。

至2010年,全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累计下达计划项目494项,省级财政资助经费7.9亿元,带动社会投入100余亿元,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亿元。

(三)探索科技工作新路径

这一时期,全省在整合科技资源,激发企业、科研院所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不断进行着实践探索。

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自2005年开始,陕西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科技资源实际情况相继组建了6个工业技术研究院,目的是依托科研院校人才资源,针对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工研院成立以来,创新人才管理与企业运行机制,组建实体研发团队,改变以往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松散联合,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加快了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2009年,陕西省对2003年颁布实施的《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将奖励项目数量由原来的“不超过210项”修改为“不超过260项”;省科学技术奖金金额由原来的一等奖奖金3万元、二等奖金2万元、三等奖奖金0.6万元,调整为一等奖奖金6万元、二等奖奖金3万元、三等奖奖金1万元。利用科技奖励制度调动广大科技人员投身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2006年至2009年,省财政累计安排5300万元,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和宣传、申请专利资助、专利产业化孵化培育和知识产权战略推进。2009年,全省专利申请量达15570件,居全国第14位、西部第2位,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858件,居全国第11位,PCT申请量居全国第8位,中西部第一,职务发明占申请量的比重仅次于上海、北京,居全国第3位。

建立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06年至2009年,省财政累计投入2.7亿元资金,安排879个项目,积极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与大企业协作配套、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支持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开展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培训服务、信用服务、创业服务、管理咨询服务等业务,为全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3000万元,重点支持优秀科技创新群体和创新人才。实施青年科技“新星”培养计划,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从事研发活动。建立“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制度。联合组织、人事、教育等部门,每年选派高校、院所的100名工程技术人员到中小科技型企业挂职,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重点解决企业科技力量不足问题,实现了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根据科技部发布的《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2006年至2011年,陕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增长了13.47个百分点,达到58.17%,在全国的排序从第10位上升至第7位。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加快,2006年至2011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1.92亿元上升到215.37亿元,年均增速达到57.93%,全国排名由第16位跃居第5位。全省共有179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居全国前6位。

(四)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构建创新型区域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关天地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探索,没有经验和模式可参考借鉴。2010年1月,陕西正式启动了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调研工作,1月15日,《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调研工作方案》正式出台。随后由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走访调研了近百所高校、院所和企业,召开了30多场座谈会,形成了22份调研报告,完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调研报告》《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发展规划草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若干政策》和6个《实施意见》的起草工作。

2010年12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率先构建创新型区域的决定》。提出了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六大主要任务:第一,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第二,统筹军民科技资源,发展军民融合科技产业;第三,加快陕西技术大市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第四,强化集成、突出共享,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第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快转制科研院所改革和发展步伐;第六,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决定》明确了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011年5月5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在西安召开。会议总结了“十一五”陕西科技工作,部署安排了“十二五”科技工作主要任务及加快关中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构建创新型区域等重点工作。为加快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推动关中创新发展,省委、省政府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方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统筹科技资源工作的开展,取得显著成效,引起了国家和兄弟省市的高度关注。主要措施有:

1.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

2008年11月,陕西省政府第三十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建设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2012年9月17日正式建成并对外开展服务。建成了资源共享、研究开发、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等五大平台和仪器设施共享、科技文献共享、科学数据共享、自然科技资源共享、研发基础条件、公共检测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业务服务、战略和咨询服务、科技交流与合作服务等12个子系统,以大平台为支撑,实现科技资源共享融合。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为立足陕西、辐射西北的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点、科技成果的展示点、技术产权的交易点、科技金融的结合点。

2.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

2011年7月28日,全国唯一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开工仪式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举行。西咸新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家级西咸新区发展规划》,加快全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的重大工程和重要建设内容。基地将构建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科技资源交易板块、科技资源孵化加速板块、科技资源展览展示板块、科技资源综合服务板块等五大板块,形成科技研发、交易、产业化一体化发展。重点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创新平台,军工单位建立民品高科技研发和创业孵化基地。经过两年建设,2013年9月13日,省科技厅批准的“陕西省统筹科技资源改革西咸新区沣东示范区”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沣东新城科统基地在陕西科技统筹承载区的基础上又迈出了新的步伐,将通过先行先试总结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经验,为陕西乃至全国提供样本。

3.西安科技大市场建设

2011年4月,西安科技大市场正式启动运行。西安科技大市场是建设以西安为中心的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的重大项目。西安科技大市场已成为面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公共基础服务和科技资源共享交易市场化公益性平台。至2015年,大型仪器设备入库累计8233台套、累计入网实验室8034家、累计加盟科技服务机构550家;累计举办产学研对接、创新大讲堂、政策培训、考察接待等各种交流活动1793场次。西安科技大市场技术合同交易额从2010年的9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657亿元,每年递增100多亿元。

4.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是统筹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和路径之一。至2015年,陕西省科技厅认定了卫星应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太阳能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兰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西省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陕西省北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西省3D打印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陕西省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陕西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猕猴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38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所属产业涵盖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共涉及企业672家,高校102所,科研机构88所,已成为推进陕西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快科技资源统筹改革的重要载体。自3D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以来,陕西省3D打印技术在生物打印、非金属打印和金属打印等领域取得创新和突破,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和文化创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至2015年,全省3D打印研发生产企事业单位发展到6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营业收入5亿多元,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左右,产业规模位居各省(区、市)前列。

5.实施科技统筹创新工程专项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启动实施了科技统筹创新工程。下达重大项目77项,涉及能源、资源、材料等10个领域,财政科技经费投入7.7亿元,参与科研人员8400人,累计申请专利927项,授权专利514项,取得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362项,制定各类技术标准367项,发表科技论文132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省级科技奖50项;累计实现新增产值407.18亿元,销售收入490.56亿元。各项目承担单位依托重大项目,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63项,实施经费总额达207亿元。

6.建立“延长模式”“大荔模式”

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工业方面以项目为牵引,探索建立了“延长模式”,省财政科技投入4000万元,企业投入20亿元,吸引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十多家单位参加,启动实施了提高延长油田主力油层开发效果系统工程关键技术和煤油共炼试验示范项目,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动和投入。农业方面把“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和“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等农技服务资源整合为一体,探索出以企业为主体,政企结合、农技农资双网络连锁经营的“大荔模式”,极大地推动了科技统筹工作的快速发展。

7.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工作

“十二五”期间,全省积极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通过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群、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积极探索财政科技投入的新机制、新模式;引导商业银行设立专业科技支行、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全省科技支行已发展到18家,各科技支行推出面向中小科技企业的创新型贷款品种50种,为中小科技企业开展企业孵化、法律、证券、财务、上市等专业化服务,有效破解了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搭建科技金融专业化服务平台,建立拟上市后备企业库,指导各地市开展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此外,成立了西交科创基金、陕西西科天使基金等金融机构,致力于科技创业企业孵化,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年发生额达到61亿,主板和海外上市企业数达到70家,新三板挂牌数10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