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车窗
第四节
车窗
(一)
其实我并不是很擅长描写离别。
尽管看过不少电影电视剧里男女主角分离的场景,或是父母送别游子的场景。感觉任由这些景象在我眼前演绎多少遍,我还是不知该如何描绘出他们眼里的依依不舍。
是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准确描绘出他们对彼此感情的千分之一又或是万分之一。还是说怎样准确的描绘出他们无条件信任彼此坚守着下一次见面的约定。
就如此刻的我不知该怎样描绘那一声声伴随着汽车发出鸣笛声的一声声叮咛,还有那一双双舍不得放开紧紧握着彼此的双手。仿佛有永远都说不完的话,叮嘱不完的操心事。可还是抵不过列车的催笛声,依依不舍的放开了手。
或许在和平年代,在讯息传播介质如此发达的时代,这样的场景真的是很少见。或许在我们以为,再遥远的距离一个电话便能跨越万水千山,一个视频电话,便能传递喜怒哀乐,稀奇乐事。
可我们有没有想过,被时代遗忘的那群人,他们思念亲人时,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只能在寂静无声的夜晚仰望星空,凝视着那一轮明月,遥寄相思,希望自己的思念能跨出门前种的几亩田,飞过眼前的几座山,趁第二天一早的太阳还未升起,就已经达到所思念人的枕边。
只能在白天的人海消散匿迹之后,留自己一人在昏暗的烛光或是火炉旁,看着这空荡荡的屋子,想着不久前的欢声笑语和此时静的出奇。心里或许在默默念叨着希望下一次的见面,不会太晚。也希望你回家的道路,一切顺利。
可就算现在的我们拥有着最迅猛的传播介质,可被屏幕所隔绝的冰冷冷的汉字还是抵不过见面时的那一句简单的嘘寒问暖;尽管用再情意绵长的文字诉说着每一天的相思也抵不过见面时那热烈的拥抱。
因为见到了你,我的一切问题便都有了答案。
你站在我的面前,就是一切问题最好的答案。
(二)
每次坐班车,记得之前讲过,靠窗的位置都是我的首选。
因为窗外有太多的人间烟火,也有太多的诗情画意,当然更重要的,是有一直在不断更新的风景。
我知道,过了这几个景点,离家就不远了。
我知道,过了这几个隧道,离你就不远了。
我知道,过了这几个站点,离我们见面就不远了。
这一趟趟来来往往的轻轨列车,不知送别和团聚了多少人。
听着它呼啸而过的速度,是不是想着车上会不会有自己牵挂的人,因为有自己的在乎的人在列车上,所以这趟列车的时间表便变得格外重要。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自己所牵挂的人,所以去见他的路上,所碰到的一切风景都因为他都有了特殊的意义。
白云似乎也比平时更加柔和了一些,蓝天好像也比平时更加明亮了一些。就连脚下的步伐,都变得比平时轻快了许多。
时间,也在见面的那一刻,变得特别了起来。
写惯了相聚时的喜极而泣,要写离别,似乎不知该从何下笔。
为了更好的叙述,所以选择了一个比较常见的载体——车窗。
如果它有记忆的话,它一定会记得有位母亲在送别即将远行的孩子时,那紧握住不舍得放开的双手颤抖的说出的阵阵的叮咛是多么的温暖却又沉重。
如果它有记忆的话,它一定会希望那天倾盆大雨时第二扇车窗那把向外倾斜的雨伞能足够遮挡住伞下两人往后人生面对的所有风风雨雨。
如果它有记忆的话,它一定会想起那天无比寻常的一个午后,因为一个车排后座端着家人提前做好的餐盒靠在车窗上默默流泪的少年而变得温暖而美好。
如果它有记忆的话,我想,它也一定见证了这世上所有最简单、最质朴、最纯粹,也是最热烈的情感。
我想,如果它有记忆的话,那它一定不会忘记每一个平凡人发生的不平凡的故事,并且这些故事会一直陪伴在它的下一段旅程里,并且不断更新。
我想,这是属于这些故事最好的结局。
(三)
此刻,零点整。
外面天气——小雨。
地点——清冷的地铁站。
赶上末班车回到了家。
包里随时备伞的习惯保持的不错。
耳边飞驰而过列车驶过的声音,那是自己第一次认认真真看着地铁驶进终点站,之前一直在想这么长的车身它是怎么调头的。
没想到在无聊的今晚,找到了答案。
原来到了终点站之后,乘客们下车之后,它还有一段单单属于自己很长的路要走,它要在这段路上,清空之前在车上听到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疲惫不堪”“自怨自艾”。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情绪,都要强行“清理”的干干净净,然后再用自己的车尾转换成车头去搭载下一班乘客。
间隔时间,只有短短两分钟,最长也只有五分钟。
或者等待下一班交接车,时间就会稍久一点。
我想,这趟列车上的故事应该不会比班车上的少。
至少,它的发车时间就比班车紧凑,听到故事的机会就比班车多了好几倍。
但也有些车厢安静的出奇。
大家都默契的戴着耳机,低着头,摆弄着手里方方正正的一个玩物,彼此都不认知,自然是不会说一句话。
也有戴着耳机手捧一本书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少年,也有在笔记本电脑上手指飞舞的回复着工作邮件的上班族,还有靠在椅背上小憩的“日夜颠倒”的“拼命三郎”。
我不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我只知道此刻他们的故事。
我想你也应该能猜出万分之一二属于他们的故事。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故事也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故事。
大家都是在同条道路上奋力奔跑着的人,虽然都有着不同方向,但一直都在努力发着光,尽管光很微弱,但并不妨碍我们想成为照亮这世界,尽管到最后或许只有一寸地方存在温暖的人。
但我想,应该不会这么糟。
因为每晚的夜灯都有那么多盏。
感谢彼此的坚持,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感谢彼此的执着,让这条路一直存在着。感谢彼此的守护,让这趟列车一直搭载着我们并肩向前飞驰着。
(四)
小的时候,车窗上承载的满是父母不放心的阵阵牵挂和叮咛。长大之后,车窗上已满是自己疲惫不堪依靠在一旁的影子。
回头看看,离开父母的唠叨,我们自己也独自走了很长的一段路了。怎样,最近生活还顺利吗?
是否还走在自己想走的那条道路上?
是否所遇见的都是小时候所希望的那样?
是否所有的事情都像期待的那样顺利?
或许是,或许不是。
但不管是或不是,这趟列车并没有停下来。
任由我们是在忙碌,还是在“横冲直撞”,还是在“漫无目的”,它都一直在向前。像是上了发条的永动机的一样。也像是不敢停下来的我们,更像是有时不知道在忙些什么的我们,最像的还是永远都在路上的我们。
车窗这个所谓的载体也承载了太多。
在踏上这趟列车时,我们就想把这一天的疲惫都卸下披挂在它飞驰的车身上,这样就可以帮我们在这寂静的黑夜里悄无声息的甩掉。又或是想把这一天的喜怒哀乐都放下搁置在座位上,这样就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带回家。
待走出地铁口时,就只剩下一个简简单单的自己,伴着夕阳,趁着微风,再重新去组建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一切,把自己还给自己。但如果把剩下的所有全都抛给车窗,似乎对它有点不公平,那眼泪就还是跟自己一起刷卡出站吧。
可以吗?
(这一小节是在晚上书写,所以思绪格外浓厚一些)
(五)
一趟长途旅游的返程。
提着行李箱慢慢放进班车的存放行李的地方。
明显能感觉到回去的行李比来时的要重一些。
可能是因为里面多了一些旅途的记忆,多了一些新的故事,多了一些自己看过的风景,多了一些这里的人和事。
但回程的速度并没有因为笨重的行李而慢下来多少,反而感觉司机师傅在一个劲的踩油门,使劲向前冲,像是生怕我们突然想起遗落了些什么在那里,还得让他再返程回去。
可我们或许真的忘记了些什么。在启程的时候,在车门关上的那一瞬间,似乎就已然忘记了这里阳光是什么味道,这里的风是什么味道,这里的雨是什么味道。
还记得刚来这儿的时候,对这儿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好奇这里的装潢怎么跟城市里的完全不一样,好奇这里的桥为什么比路都多,好奇这里的街道竟全是由石头一块一块错位拼接而成的,好奇这里的山水竟跟这座古镇这么般配,像是浑然天成。
这儿的每天都很热闹。我想很少会有人用热闹来形容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但它充满的那些独特生活气息,不得不让你对它着迷,对它产生好奇。它的所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奏,有它自己的一套运行机制,能做到彼此互不干扰,却又能彼此成全。
你如果去到那儿,那儿的“魔法”能让你收获到内心最向往、最久违、最期待的那种平静。最重要的是,在那儿,你可以听到岁月留下的声音,找到时间存在的意义。
只是这些,现在全靠我单倚着的这扇车窗撑着了。
(地名在这儿就暂且不透露了,因为我相信你终有一天会自己找到它的。在你完全置身于那儿的时候,你就一定能感受到跟我上面所描述的相同的磁场感应。)
(六)
车窗,真的是一个很具有包容性的载体。
它既能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能承受住外面的狂风暴雨。
我想,如果它真的有记忆,那它一定是每个人生活里最好的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