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唐宋元明清这样的朝代更替表国人早已烂熟于心。本书将从财政的视角再看一遍中华史。
“财政”这个词十分常见,它跟 “财务”相对。财务一般指私人对钱财的处理,而财政则是国家对钱财收支事务的处理。那么为什么要用财政来做认识历史的工具呢?
如果看过罪案剧,肯定熟悉侦探们的一个破案手法,那就是跟着 “钱”的线索走。只要看谁得到了好处,就能揭开表面看来错综复杂的案件谜团。从 “钱”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明白历史深处的一些人和事。
一
我先来说一个时间很近的异国他乡的故事。
1972年,美国爆发了 “水门事件”。它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直接导致了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在整个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华盛顿邮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们是怎么找到调查的线索的呢?可能你已经知道,他们得到了一位内部人物的帮忙。这位著名的爆料人的身份直到2005年才被曝光,在此之前世人一直称呼他的代号—— “深喉”。在调查遇到困境,《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找 “深喉”进一步了解线索时,他只提供了一句话。这句话可不得了,它就像拉动厚重幕布的那根绳子,一下子打开了调查的局面。到底是什么话呢?那就是,“跟着钱走”。跟着钱的走向查下去,追寻钱的线索,最终发现了 “水门事件”的真相。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瞬间。
南宋名将岳飞站在军帐前,手里握着宋高宗赵构要求他班师回朝的十二道金牌。岳家军刚刚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现在班师回朝,那就意味着没办法巩固胜利果实,更不可能乘胜追击了。岳飞仰天长叹:“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后面的历史我们都知道,岳飞被打入天牢,最终被杀害。过去对这段历史的解读,一般都是岳飞精忠报国,秦桧大奸大恶,宋高宗昏庸无能。甚至你还可能曾经唏嘘感慨,岳飞的忠心用错了地方,重兵在握的他要是反了,历史不就是另外一番样子了吗?
但是,如果你从钱的角度再来看一看,就会有新的发现:就算岳飞真的想反,也根本反不了。为什么呢?虽然在岳飞事件中宋高宗是以一个 “昏君”的形象留在历史上,但是,他延续了宋代开国以来的一个重要制度,这个制度对南宋朝廷的稳固非常重要,那就是严格控制军费统一由中央发放。
把军费攥在手里为什么这么重要?要知道,在中华史上,每当政局不稳、国运动荡的时候,中央常常因为财政吃紧,军费压力增大,就放手让各地军阀自己筹粮筹款,解决军费问题。比如,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政府、太平天国时期的晚清政府,都是如此。这么干当然能救国于危难,但问题也很大,将领们容易拥兵自重,朝廷可能无法控制军队。赵构是不是昏君暂且不论,军费完全由中央掌控这个决定,确实为南宋政权的长期稳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1137年为例,当时,整个中央财政一年从江南苦心竭力取得的收入不过6000万贯,而供给在北方打仗的岳家军的军费就接近700万贯。岳家军的每一份粮草都得靠中央解决,如果岳飞不听令,朝廷马上就能断了大军的后路。所以你看,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再去假设,如果岳飞反了历史会怎样。
二
看历史有多个角度。你可以从人的角度看历史的变化,看一个个王侯将相、英雄豪杰、圣贤文人的人生经历,看个人的意志,看偶然的命运,看个体的奇思妙想与成败起伏,看谁方唱罢谁登场。你也可以从组织或制度的角度看历史,看一个个王朝的兴衰成败,看从大内到外朝的权力转移,看中央与地方的互动博弈,看不同政权的争霸演化。
然而,不管是个人的活动,还是组织与制度的变迁,背后都有一个根本的约束,那就是钱。“水门事件”也好,十二道金牌也罢,任何一段历史、一个历史事实,如果从钱的角度再看一遍,就能更好地理解历史中的人、组织与制度,才会明白为什么有的时候会出现风云际会、激荡人心的变化,有的时候却只能换得 “读书人一声长叹”.
跟着钱走,会打开一个更真实的视角:
钱从哪儿来,又往哪儿去?
谁付出最多,谁又坐收渔利?
谁得到了好处,谁又付出了代价?
任何时空里,考察财富的博弈都可以把历史撕开一个口子,人们能从这个截面上看到各方力量的角逐,理解历史向前发展的真实动力。你可能听说过 “一人兴邦”的历史传说,可你知道吗,有不少王朝的灭亡,在根子上就早已由财政状况决定了。帝王将相的贤愚不肖难以改变王朝的命运。你可能知道大多数王朝被推翻时国库都被耗空了,可你知道吗,财政方式如果出了问题,有钱有粮也一样能亡国。你可能一听皇帝收税就想到横征暴敛,可你知道吗,轻税未必就一定有益于民,“正路”不通往往会导致 “歪路”的出现,而 “歪路”最终不但无益于国,而且有害于民。
营养师会告诉你, “你吃下什么,就会变成什么” (Youare whatyoueat)。财政学家会告诉你,国家征什么税、怎么征税,会反过来塑造国家本身。恰当的财政制度会让官民两利,让国家不断地发展;而糟糕的财政制度,会让官民两输,最后国家崩溃。那什么才是恰当的财政制度?
三
在这本书中,我将以财政为线索重新梳理一遍中国在帝国时期成长的历史,从钱的角度解释许多历史现象,也会探讨什么样的财政制度才是恰当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恰当的标准又有什么不同。
接下来的30章,每一章的正标题是一个财政事件或财政现象,副标题是一个历史问题。在阐述时,我将围绕以下三个线索展开:
第一,财政制度的三个要素,即收入、支出、管理,在历史时空中是怎样不断变化的?对王朝的兴衰、帝国的国家治理有什么影响?
第二,从财政制度变迁的角度看,中国在帝国阶段是怎样不断成长的?财政作为制度变迁与国家成长的动力又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第三,体现在财政领域中的强制权力,是如何从相当程度的君主私权,一步步地实现公共化的?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帝国向现代国家转型具有必然性?
我相信,这30章内容,会有助于人们洞察中华民族艰难成长的历史,帮助人们把握千百年来帝王将相在历史舞台上所言所行背后的财政秘密,并从中看清历史发展的方向所指与动力所在。
四
本书不同于市面上的一些财政史著作,更不是仅凭网络就可以查阅到的一些只能让人 “知其然”的知识片段。我会挑选财政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制度和杰出人物的行为,解释其中的前因后果,评价它们的得失成败,指出历史深处的隐秘,使人能 “知其所以然”,对历史拥有更深入、更准确、更立体的认识,帮助读者理解历史何以如此、为何不得不如此。
曾经当过奥地利财政部长的思想家熊彼特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社会结构等,都写在民族的财政史中。”我希望,通过从财政出发阐释历史的30章内容,让人能体会到那股推动民族命运变迁的力量,并能在看待历史时拥有新的视角,进而打通历史和现实,多一个理解世界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