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钟爆笑诗词:苏轼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7

苏轼朋友圈里更多的,是各种粉丝,比如小迷弟米芾。

米芾,字元章,世居太原,后迁襄阳。苏轼与他来往不算多,但先后交往近二十年,足以称作朋友。

初次见面,是在苏轼被霉运缠身的1082年。

那一年,苏轼46岁,米芾31岁。

为了在书法界闯出点名堂,米芾冒着风险,到黄州拜访苏轼,希望他指点一下自己。

这段经历,米芾在《画史》里记录道:“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苏轼)酒酣曰:‘君贴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竹枝、一枯树、一怪石见与。”

初次见面,酒兴正浓的苏轼就让米芾贴纸上墙,可见苏轼对这个小兄弟是非常认可的。

分别之后,米芾听了苏轼的劝告,“始专学晋人,其书大进”。

往后一生,米芾都是苏轼的死忠粉,处处维护偶像。

想起这个小兄弟,苏轼内心一定是温暖的。

1101年,生命进入倒计时的苏轼从岭南回归,见到米芾。此时苏轼65岁,米芾50岁。

在游览金山的时候,有人请苏轼题词。苏轼微笑着说:“有元章在。”

当时的米芾,已经是大宋第一书法家。听到偶像谦虚之言,米芾赶紧作揖:“某尝北面端明,某不敢。”

苏轼拍着他的背说:“今则青出于蓝矣。”

这世上,帮助他人走向成功,那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苏轼在仪征染病,米芾多次前往探视,并冒着暑热送“麦门冬饮子”。不久,苏轼抱恙上路,病逝常州,米芾连作《苏东坡挽诗》五首,纪念自己的偶像。

乌台诗案中,有不少人受影响,王定国是受处罚最重者之一。虽然他祖上两代高官,又是元老张方平的女婿,也未能幸免于难,依旧被贬到偏远的岭南宾州。其歌姬柔奴不离不弃,坚决随行。

苏轼一直对他有愧,怪自己连累了朋友。苏轼在黄州写过一首词,所念者就是王定国:

千秋岁·湖州暂来徐州重阳作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

冠直缝,巾横幅。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黄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余馥。

坐上人如玉,花映花奴肉。

蜂蝶乱,飞相逐。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月上和银烛。

后来,两人在开封见面,柔奴表演歌舞助兴。

听罢南行的故事,苏轼问柔奴:“去南方不苦吗?”柔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文豪十分感动,后填词一首: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要一个人的心安定下来了,那他所在的地方,就应该是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后来到杭州任职。

一次,他遇到老朋友、收藏家钱穆父,为他写词一首:

临江仙·送钱穆父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钱兄,你一直在路上,心态也很端正,高尚的情操令人景仰。

人生就像个旅店,我们都只是短暂的住客。

这首词被谱写成歌,听来非常美妙。

我最近听董宇辉的版本,循环播放,很是感动。

有的朋友,是须臾间的欢愉。

比如在黄州,苏轼遇到张怀民时的情景,大文豪是这样描写的: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此小品文正文共八十五字,将苏轼的好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一名罪官,欣然起行,闲庭信步。

苏轼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两个睡不着的人,干脆夜游一番。

多浪漫,多潇洒!

正因为这些朋友的存在,苏轼在困境中才能够感受到温暖。

转眼间,他又将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去温暖更多的人。

因此,不论何时,我们都要保持内心的火热,也许不经意间的举动就能温暖某个人的心,让他走出世间的泥泞坎坷。

苏轼对米芾的神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