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凤仪陈言
安贵妃望了两眼,将六皇子叫起来,搂在了身侧。
凤仪殿内有朗朗的书声传出,“……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
云姝细细听来,是五皇子在背诵《贞观政要》。
安贵妃摸着儿子的脑袋说:“你听,你五哥多孝顺好学,母妃每每来给皇后娘娘请安都能听到他一边背书一边伺候皇后娘娘起身。”
六皇子知道这是在拿他的懒怠说事,一下子就害羞了,将脑袋埋进安贵妃宽大的裙摆间,扭动着身子不让母亲再说。
过了一会儿,春兰打起棉帘出来,笑着说:“皇后娘娘起了,请诸位娘娘主子进去说话。”
殿内金碧辉煌,空间比之灼华殿大了三倍不止,地龙烧得旺盛,透过鞋底都能感受到温度,一进门便是一股热浪扑来,几位妃嫔解下披风交到侍女手里,按序落座。
照理安贵妃与四皇子该分列两侧座位的上首,可二人却都只是坐在了第二个座位上,两侧都空下了一个位置。
安贵妃抬手扶了扶鬓,“陛下心里,是永远忘不了三皇子母子,人不在,位置也要留着。”
皇后从屏风后转出,众人行礼问安,待皇后坐上凤座,这才重新坐下,五皇子也按规矩坐到了沈言诚身边。
一番家常后,徐贵嫔终于开了口,“五皇子勤勉侍亲,不怠于学,果真有嫡子风范。”
沈言遥愣了愣,嘴角露出一丝勉强的笑意,又赶紧抿了下去,看向上座的皇后。
皇后却是对着四皇子笑,“言诚天资好,两岁便识千字,大了更是经史子集无一不通,陛下一惯夸奖他,自不必汲汲营营。”
“皇后娘娘谬赞了。”徐贵嫔心头突突地跳起来,“前些日子,言诚得了伤寒,还有劳娘娘照顾,真是臣妾的不是,未能为娘娘分忧。”
皇后笑而不语,只静静凝望于她,似是知道徐贵嫔说这些话是在铺垫,徐贵嫔被看得不自在,咽了口唾沫说:“言诚体格弱一些,若是能加强武学修为,当能强身健体,少为皇后娘娘添麻烦。”
沈言诚抬起的目光,渐渐从徐贵嫔移到了皇后。
皇后扬起怀疑的神色,似乎是不解,“本宫不明白徐贵嫔的意思。”她笑容温和,可徐贵嫔看在眼中,只觉得其中透出的凌厉之气,排山倒海般压过来,徐贵嫔本就懦弱,气势一下子被皇后压倒,一时间竟张口结舌。
她恼恨自己的不争气,垂眸欲泣,见沈言诚讥笑着移开目光,立刻憋回了眼泪,求助似的看向云姝。
此时门上的棉帘又被人挑起,呼一声陛下驾到,便见大齐天子一身玄色龙袍跨进殿中,十二旒的冠冕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春兰忙扶起皇后,吩咐小宫女另搬一把椅子置于高座旁边,奉皇帝入座,又搀着皇后坐在了旁边。
皇帝刚从明德殿下朝,行路过来饮下热茶,对随侍的姜忠良说:“让陶严也进来吧,外头太冷了。”
陶严也来了?
云姝奇了,元宵节是阖宫过的,陶严这个外臣怎么会来凑热闹?
安贵妃笑着说:“陶严才二十四岁,就已经是大齐的宣武将军,陛下总夸奖,连带着自家的元宵节也要带着,可见陛下的器重。”
“陶严说父母出门远游,余他一人独自在府中,朕便带他一同来了。”皇帝注意到徐贵嫔面色很差,方才进来时又见殿内气氛似是有异,便问,“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皇帝这一问,徐贵嫔的头沉得更低,只敢扯云姝的袖子,云姝只好上前。
殿内众人的目光登时齐刷刷落在了云姝身上,都是一副看好戏的神情,满宫里谁不知道皇帝厌恶徐贵嫔,这丫头若是忠心为主,便要见怪于皇帝,若是胆小噤声,便叫徐贵嫔再度成为笑柄。
却不想云姝不卑不亢,毫不在意众人各怀心思的目光,恭恭敬敬地在帝后面前跪下,陈言道:“回陛下话,贵嫔娘娘为四皇子体格思虑,想……”她看向陶严,很快又伏下身子,“想请陶将军,当四皇子的武术教习。”
皇帝看向四皇子:“言诚,你自己的意思呢?”
沈言诚淡淡:“儿臣听父皇安排。”
“陛下……”徐贵嫔热泪盈眶。
皇帝瞥了一眼,拨弄着手上的一枚碧玉扳指,倒是朝着陶严笑了笑,“既如此,教言遥一个也是教,便叫言诚也一道学着吧。”
徐贵嫔感恩戴德,几乎是从座位扑到了地上,喜极而泣:“臣妾谢陛下恩典。”
云姝扶徐贵嫔起身时,见陶严带着笑意看着自己,便也还了个微笑致意。
为了贺元宵,南府已经在清音阁办下演出,准备了戏曲邀请诸位主子观赏,如今人已经齐全,姜忠良便邀请诸位一道往清音阁去。
宫道上许多扫雪的宫人,见一行人过来,纷纷搁下笤帚跪地。
走进上林苑时,墙角忽然扑出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拦住了圣驾。
陶严警惕性高,下意识拦在皇帝身前护驾。
“陛下,我要见陛下!陛下!”女子凄厉地呼喊着,推搡开上前拉扯的太监,拼命往皇帝身前扑。
姜忠良喝道:“什么人,胆敢冲撞圣驾,不要命了吗?”
平美人用手帕挡着嘴唇,斜着脑袋窥视着地上的人,她面色一变,食指颤颤,“文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