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业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1章 海军编制

三个月时间一晃而过。

西城码头的水面上停满了大大小小不同种类的船只,三艘宫殿一般的巨大宝船十分显眼,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头浮雕,两舷侧前部有庄严的飞龙浮雕或彩绘,后部有凤凰彩绘,艉部板上方绘有展翅欲飞的大鹏鸟。宝船周边还簇拥着其他种类的船只,主要还有粮船、水船、马船、坐船与战船等。

这就是最近刚刚组建的“大明皇家舰队”,因为时间匆忙,只凑得三艘宝船作为旗舰,战船三十艘,其余各类船舰六十余艘,共计近百船舰。虽然作为大明这种体量的国家的海军还有些少了,但是能在三个月时间内凑到这么多船,已经很不容易了,朱雄英更是出了血,光他自己就从自己的走私船队中贡献了三十艘船,这才堪堪构建出海军的雏形。

朱雄英站在宝船之上,看着底下忙碌穿梭的士兵,心中感慨:“去年就是在此处先送走了探险队,紧接着又送走了姚广孝与袁珙,如今终于轮到自己也扬帆出海了。”

原本朱雄英没想到朱元璋能允许他也随着汤和巡视海防的队伍出发,毕竟自己岁数还小,但是也许是这两年来,自己表现得过于聪慧能干了,朱元璋竟真的敢放自己离京。不过想来也正常,谁会把一个手握上万精兵,且常常在朝中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皇储,真的当个黄口小儿看待呢。

自从私自招兵获得朱元璋首肯,朱雄英检查了自己目前手下产业的收支情况尚可之后,他便近乎半公开的在扩充自己的亲卫,如今已经有了九千多人了,这还是朱雄英严格把控士兵素质的情况下,不然到现在,亲卫怕是几万人都打不住。

而且此次朱元璋虽然准许成了“大明皇家海军”,但明显这是朱雄英的主意,从老朱仅仅只为海军调配了一些原有的船舰,并捎带着送了几千水手力士,其他再也没有提供任何东西就能看的出来,事实上,整个海军除了朱雄英点名要的几个人之外,几乎没有现役的大明士兵,这个士兵的缺口,老朱明显是留给朱雄英自己解决的,顺便需要朱雄英自理的,还有整个海军的军费开支。

不过朱雄英并不在意,他现在已经拥有的船只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从景德镇烧制的瓷器,各地收购的丝绸以及松江府用飞梭和九江机半工业化出产的棉布,统统被他用大船运往琉球,安南,占城,德里苏丹甚至满者伯夷帝国,虽然到目前这些商路还没走几趟,但回归的几条商船都是满载着金银财宝回来的,再加上大明内部糖与酒的顺利销售,他现在完全不担心军费的问题。

至于海军的士兵,朱雄英只能从扩充后的雄英六卫抽调,并趁机进行了一波编制调整,将原来的狮卫更名狮牙卫,依然是骑兵,虎卫则更名虎鲨卫,整建制改为海军,作为海军主力部队。

原来主侦察的鹰隼二卫,将隼卫整建制转入海军,龙蛇二卫依然直属朱雄英,负责保护与暗杀。

这些调动也都是在这三个月内完成的,所以现在很多士兵对于海军士兵这个角色还无法适应,整个码头和舰队多多少少有些杂乱。

好在暂时并没有急迫的作战任务,朱雄英也不过分要求士兵们必须一蹴而就,且给他们适应学习的机会。

“殿下,舰队已经都准备就绪,信国公请殿下去主舱议事。”一水师士兵前来通报。

“孤知道了。”朱雄英看了一眼这水师士兵,转身向主舱走去。

来到主舱,只见信国公汤和坐在上首,一众将领分坐两侧下方,这些将领既有朱雄英认识的,也有不少生面孔。不过多数都是巢湖水师出身的将领。

朱元璋虽然没给大明皇家海军陪老兵,但是此次汤和领衔的南巡,却与朱雄英的海军不是一回事,海军只能算学生军,主力是以巢湖水师为班底编制的大明水师,这也是目前大明水师的正规军。

见到朱雄英进了主舱,汤和赶忙起身行礼,虽说军中还是得听主将的,但上下尊卑,汤和还是分得清。汤和一动,底下诸将领也纷纷起身行礼。

朱雄英给汤和还了一礼,并对舱内诸将说到:“既是在军中,便一切以信国公的将令为准,孤与诸位一样,为信国公麾下一小将而已。”

说着朱雄英便自行去汤和下首空位坐下。

领军之人也都不善恭维,于是都又坐好,等着听汤和命令。

“奉上位的令,着本将带各位巡海东南,清剿倭寇,此事早已安排月余,启航后诸位各司其职即可。”汤和声音不大却中气十足,捋了捋自己灰白的胡须继续说道:“只是临行前不久,太子寻了老夫,让我等捎带上要出使东瀛的郑国公一行。”

说着汤和轻笑一声:“说是捎带,其实就是护送,郑国公在太子那里办砸了差事,陛下让他戴罪立功,但太子仁厚,又不愿郑国公真的冒险,于是才有这么一道,只是咱们早已分工明确,眼看就要出发了,各部谁能送郑国公一趟啊?”

话音刚落,下方一老将起身回话:“便由老夫随郑国公走一趟吧。”

说话的老将乃航海侯张赫,早年随朱元璋打天下,后又在福州卫任指挥副使,常年与倭寇斗争,近些年在做往辽东押送海运的工作,此次听说倭寇袭掠,乃是主动请缨进的舰队。所以汤和未曾给他安排什么重要事务,此时却刚好用到了。

“航海侯愿意亲自走一趟,那老夫就放心了。”汤和对这个老部下也是十分的放心,见他揽了差事便放下心来。

此时朱雄英却是起身接过了话茬:“孤手下也有一些未曾安排的人手,本想安排着随郑国公东渡,既然航海侯要去,就请航海侯一同带着吧,也让这些新兵跟着老将军学习学习。”

“老臣遵旨。”张赫恭敬应下。

朱雄英口中未曾安排的人手,乃是一个隼卫的百人队。按时间推算,姚广孝只要没有葬身大海,早就应该在东瀛登陆了,只是半年过去了,一点音讯都没有传回来,朱雄英急需找到姚广孝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