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雄英,引爆大明工业革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2章 反腐先锋郑士利

在云南打了一年多仗的常茂回到应天府,感觉相比山高林密的云南,还是热闹繁华的城里好啊。

再加上他是个武官,对于文楼内阁的事务还未上手,没什么具体的事给他干,所以他每天得了空就找那群勋贵二代去喝酒,听曲,逛青楼。

“我茂太爷又回来啦!”常茂经常跟自己的那群勋贵二代的朋友们这么说。

这日常茂从文楼翘了班,找了在禁军当值的朋友,去找在城门守卫军当值的另外几位哥们,准备去喝酒,但是到了城门口,发现有一大群人围成了一个大圈。

好奇的常茂挤进人群,发现是一个中年文士,手里拿着一沓纸,在那里高声念诵:“本官乃洪武陛下钦点反腐官,专查官员贪墨问题并整理成册,在这读给你们听!”

“洪武十四年二月,扬州府左参政陈兀源在家中收受贿赂,帮助其手下李铁运作为江都县县丞,县中典吏告发,李铁竟敢派杀手灭口了县丞!现陈兀源与李铁等一干人等均已在去年秋后问斩!”

“好~”围观的群众一阵叫好。

“洪武十四年五月,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乡绅杜兆才强抢民女,民女之父李二狗欲往县衙鸣冤,被杜兆才提前得知,竟命家丁杀害李二狗全家七口!现杜兆才全家已均斩首被正法!”

“好~”围观的群众又是一阵叫好。

“这谁啊?这么搞有点意思啊。”常茂见了这个场面感觉十分新鲜有趣,于是问自己身边的朋友徐家乐。

这位徐家乐其实算不得勋贵二代,但是勋贵二代们也并不敢看不起他,因为他的老爹是朱元璋御用厨子徐兴祖,徐兴祖为自己儿子求差事,老朱便把他安排在了禁卫军。

徐家乐听到常茂问他,便回答道:“茂大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这是太孙殿下的点子。”

于是徐家乐就把之前郑士利上书为空印案被抓的官员求情,老朱大怒要发配了他,但是朱雄英想了个让他给老百姓普法的主意的事,都跟常茂说了一遍。

常茂闻言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还是咱大外甥有办法啊。”

此时,常茂几人又听到郑士利加大了音量:“百官当以廉洁奉公为本,以民为本,方显大明朝廷之清明。须知,天地之间有正气,人间正义不可欺。官者,为民之表率,当以公正无私之心,行天下之事。”

“若有人心存贪念,欲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则必遭天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旦罪行败露,必将严惩不贷,以示朝廷之威严,以儆效尤。”

“好~”此时人群爆发了更为热烈的欢呼叫好之声。

常茂见郑士利疾恶如仇,心中暗暗记下,此事得跟太子爷说说,这个郑士利是个人才。

与此同时,搬到文楼和内阁大臣磨合工作的朱标刚好看到了郑士利前日递交的折子,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郑士利在折子里详细陈列了一百多桩该定没定的案子,其中有刑部和大理寺还没来得及处理的,也有涉及官员亲眷被暂时压下的,也有嫌疑人贿赂官员被搁置了的,郑士利在折子最后写道:“昔日臣不明陛下爱民之苦心,竟出言为枉法之徒开脱,现每思及此,夙夜难寐,幸得陛下垂爱,与臣自省之机,臣已无他愿,只愿肃清天下贪官恶吏!现附臣所查应斩未斩之罪犯名单……”然后后边是洋洋洒洒的666个人名!

朱标看完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小子真是勇啊,这完全是不要命的打法啊!

官场之中,谁还没点裙带关系,这个名单要是一放出去,别说郑士利,就算是他大哥郑士元这样正五品的地方大员,也够呛能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

而且这份名单上连当朝文官第一人,韩国公李善长的亲弟弟李存义都写上了。

朱标看了都觉得这个郑士利有点疯。

“这样不行啊,得把这个郑士利保护起来,如此正直之人,别再被人杀了。”朱标暗自心想。

“去叫蒋瓛来见我。”朱标对着自己的贴身太监吩咐道。

自从毛骧没抓到胡西津和曹阿满,被老朱派出去追拿这两人之后,锦衣卫指挥使便换成了这位蒋瓛,原历史这也是个狠人,鼎鼎有名的“蓝玉案”,就是这位老兄告发兼主理的。

很快蒋瓛便来到朱标面前,静候太子朱标的安排。

如果是毛骧给人的感觉是阴狠毒辣,那么蒋瓛给人的感觉就是铁石心肠,他不像毛骧有时候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预判,他就像是一个无情的执法机器,朱元璋和朱标让他干谁他就去干谁。

“有个郑士利,最近经常在南城门给老百姓宣读普法案例,估计得得罪不少人,你派人保护一下他。”朱标没有废话,直接跟蒋瓛说清让他干吗。

“臣领旨,臣告退!”蒋瓛也没有废话,领了命就要走。这要是毛骧,非得多问几句还有没有其他注意事项。

“保护好!”朱标见他有点生硬,不由得再次强调了一下。

蒋瓛闻言停下,转身再次半跪行礼:“臣领旨,臣告退!”

说完转身又急匆匆地走了。

朱标简直无语了,这货为啥这么着急走!

想了想这件事,朱标觉得牵扯到六百多位官员,已经算是个很大的事了,于是起身拿着折子去找朱元璋商量一下。

奉天殿内,老朱正在打盹,这不是说朱元璋混水摸鱼,不勤政了,只能说再能干的人也只是个人,是人就会疲倦乏累。

朱标的到来让朱元璋昏昏欲睡的状态稍微清醒了一点,“标儿啊,你来啥事?”

“父皇,您要是困了不如去休息一会,何必这么强撑。”朱标眼看朱元璋头发胡子都白了不少,还如此辛劳,不由得有些心疼。

“不敢歇啊,整个大明都靠着咱们爷俩呢,还有那么多贪官污吏,咱要是不仔细点,他们就能把老百姓都欺负死!”

朱标闻言无奈地摇摇头,然后走近把折子递给了朱元璋,“儿臣来就是说这个贪官污吏的事的。”

“您还记得之前上书为空印案官员求情的那个郑士利吗?他又上了一道折子,就是给您的这个。”

“咱知道他,跟咱唱反调,后来雄英给出了个主意让他去专门查贪官咱才没流放他,他又干啥了?”老朱一边说话一边看朱标递给他的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