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系统的功能取向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内在统一地把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和安全发展。[1]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在功能取向上表现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体现的是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新质生产力体现创新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体现创新发展理念,追求更高质量、更为安全的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是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科技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科学技术自身的不断进步驱动的生产力发展上,同时还带来生产力要素结构中实体性要素与非实体性要素结合广度、深度、频度的深入拓展,从而带来生产力内在结构变化的更多可能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产综合能力的迭代跃升,并且这种能力跃升的速度在显著加快,能级在明显强化,从而驱动社会变革周期缩短,由此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和社会发展形态的急剧变革。因此,随着生产力要素系统中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等的涌现和新型基础设施的完善,由新质生产力结构承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得到重塑,推动我国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进程,进而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为安全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体现协调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体现协调发展理念,追求更为健康的发展。从哲学方法论上看,协调发展理念遵循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各发展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性运动,必须从内在联系的观点去把握整个发展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体系运行的必然要求。[2]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需要在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改革优化相应生产关系以更好适配发展新要求。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实质就是社会化大生产中生产力要素系统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等的配比失衡,进而制约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由此促使生产力功能系统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水平有待提升等,并且这种失衡正成为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主要矛盾。新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发展理念,给出了解决发展问题的方法论,[3]就是要破解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力图在更长时间段、更广阔的地理空间内促进时空转化,回应人全面发展的诉求,重在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改进生产力系统中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结合方式。[4]为此,体现协调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物、时间与空间等更为健康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体现绿色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追求更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蕴含着重大的理论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传承和创新。将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范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质生产力强调自然生产力的作用,并在实践中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拓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路径,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范式。体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将生态环境等要素纳入生产函数,将生态经济系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将显著变革并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结合方式。它要求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理念的系统性革新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着重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而为永续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新质生产力体现开放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体现开放发展理念,追求更加繁荣的发展。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可阻挡,特别是随着陆、海、空、数字等软硬件基础设施的不断互联互通,社会化大生产的全球化特征将越发鲜明,开放也是生产力发展寻求人类社会共同进步目标的必然路径。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新将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万物互联社会的加速到来,发展的边界和场域不断拓展融合,而体现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新质生产力,是基于开放发展理念的经济全球化概念。科技创新需要在开放场域的交流、碰撞、合作、互促中得到发展。面对人工智能等全球性的技术难题,开放合作才是人类应对共同挑战、实现繁荣发展的法宝。新质生产力需要在不断的开放发展中培育并壮大。因此,新质生产力只有在开放中才能不断拓宽其生产力要素系统边界,进而支撑其生产力结构系统的升级,并驱动其生产力功能系统的整体协调与全面发展。
新质生产力体现共享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体现共享发展理念,追求更加公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价值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作为生产力的最新形态,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追求就是要践行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享有的发展观,将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让广大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与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良性互促的正向循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良好格局,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培育和壮大。为此,体现共享发展理念的新质生产力,回归了人本导向,追求的是人的价值实现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进一步明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尺,并且共享的内涵、数量、质量、结构、形式等也将伴随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持续丰富,人类社会公平程度将不断提高。
[1] 黄群慧.新发展理念: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J].经济学动态,2022(8):13-24.
[2] 黄群慧.新发展理念:一个关于发展的系统的理论体系[J].经济学动态,2022(8):13-24.
[3] 田鹏颖.协调:从发展理念到方法论创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3):18-23.
[4] 杜黎明.论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