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古人学品茶:中国最美茶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yuàn)
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唐·王昌龄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胡问陶、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卷三,巴蜀书社,2000年,第127页。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生于公元7世纪90年代初期,具体年份有数个说法。但可以肯定,他应年长于李白、杜甫、王维、高适、岑参等人,属于盛唐文坛的前辈诗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中进士,并在长安任校书郎。王昌龄比陆羽的伯乐崔国辅晚一年中进士。因此,王昌龄也应是比陆羽高一个辈分,属于“前《茶经》”时代的诗人。

这首茶诗的题目很长,其中的核心在于“茶集”二字。纵观《全唐诗》,这是唯一一首以“茶集”为题的茶诗,其意义因此有所不同。这次茶集的地点,选在了天宫寺道岸上人的禅房之中。这首茶诗的题目,向来有两个版本。一说为“府掾诸公”,另一说为“府县诸公”。这里的“掾”字,本意是佐助,后引申代指幕僚属官。因此这两个版本的题目,其意义大致相同。至于题目中的刘晏,他生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曾改革榷盐制度、整顿漕运、修正常平法,在经济方面颇有建树。茶集发生的城市,显然是在洛阳。这首诗应大致写于唐玄宗天宝元年六月至天宝三载冬之间。这时的王昌龄,已在官场混迹多年。不仅没有多大的发展,反而遭受了贬官之苦。抑郁之情,可想而知。

自“良友”至“林中”句,是茶集场景的描述。这里的良友,想必指的便是刘晏。他身为洛阳尉,很可能是这次茶集的组织者。诗人这里用了一个“呼”字,体现了与良友间的亲密关系。依据诗文揣测,茶集似乎是在傍晚举行,因此刘晏便请王昌龄留宿在天宫寺。诗人抬头仰望,只见明月高悬,照亮天宫寺。诗文中的“风尘”,代指诗人旅途的艰辛。至于“青林”,则是天宫寺的雅称。诸公都来问候,洒扫禅室,备好香茗,以待贵客。

自“削去”至“夕同”句,是饮茶后的一番感慨。职场上的烦恼,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时候,不妨试着像王昌龄一样“削去府县理”。把这些工作的烦恼,暂时抛诸脑后。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浸润在茶汤之中。请相信,茶汤有这样的魔力,可以让你最终“豁然神机空”。天宫寺茶集上,王昌龄遇到了许多好朋友。这些年宦海沉浮,当年的朋友也大半离散四方。若不是这一场茶集,恐怕真不知又是何年何月才能相见。人,因茶而聚。茶,因人而香。

自“旧居”至“处通”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虽然王昌龄是京兆人氏,但曾客居并州(今山西太原)、潞州(今山西长治)一带。纵观王昌龄的半生仕途,真可谓漂泊劳碌。先是从京中的校书郎改任汜水尉。后又遭贬官,经河南穿湖北最终遍走三湘大地。到后来遇赦,又去江宁做县丞。在仕途上奔波打拼的王昌龄,在洛阳天宫寺参加茶集。几碗茶汤入喉,诗人骤然仰望天空。正巧玉兔东升,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挂在天宫寺的上空。看到了“明月悬天宫”的王昌龄,这一刻心中才真正有了闲情。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自然也没有不散的茶集。那么我们这些爱茶人,怎么才能保持联络呢?王昌龄在茶诗的结尾,提出了一个奇特的联络方式——白云处处通。以后的日子里,大家散落四方各有杂事。想再像今日这样,齐聚在天宫寺茶集,恐怕是不可能的了。但是只要你身处白云之下,我们便还是可以一起茶集。怎么做到呢?靠茶汤联络。

身在四方又如何?杂事缠身又如何?一碗茶汤间,白云处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