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伟大的哲学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阿尔弗雷德·朱利斯·艾耶尔 《语言 真理和逻辑》(1936)

Language,Truth and Logic

哲学,就像它研究的内容,充满着疑问。看似是事实,其实不是。

我说“偷钱是错的”只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陈述句,也就是表达了一个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的命题。就像我写下“偷钱!”,通过惊叹号的形状和粗细这种适当的惯例表达一种特殊的道德不赞同感,其中显然也没有任何为真或为假的明确依据。

总结一句

形而上学、美学、伦理学、神学,都是没有意义的学科,因为它们所说的一切事物无法被证实。

同场加映

大卫·休谟《人类理解研究》(第22章)

索尔·克里普克《命名与必然性》(第27章)

卡尔·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第39章)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49章)

阿尔弗雷德·朱利斯·艾耶尔

A.J.Ayer

艾耶尔22岁从牛津大学毕业,到奥地利旅行时接触了由物理学家、数学家、哲学家组成的维也纳学派(包括分析哲学家莫里茨·石里克,经验主义哲学家鲁道夫·卡尔纳普,数学家卡尔·门格尔、库尔特·哥德尔),他们的共同信念是“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真正的知识是以事实为基础。该学派受到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影响,试图从验证原则角度,寻求重新定义知识的方式,对20世纪哲学及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语言、真理和逻辑》及其他著作,艾耶尔成为英国、美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艾耶尔在25岁时写下这本书,内容涵盖伦理学、概率及语言,书中对形而上学直率、激进的批判使他闻名于世。

可证实原则

艾耶尔的可证实原则指出,一个句子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有意义,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作为语言使用者,可以了解它的真实性。因为有意义的句子的真实性必须符合可能、可观察的情况,例如“火星上有外星人”是有意义的,我们知道如何来证实它,即通过观察火星上是否有火星人或其他迹象。请注意,我们不太关心句子本身是否正确,而是关心它有没有意义,也就是可证实性。

然而,艾耶尔仍留有一些余地,强调我们只需确认这些句子可能为真的部分,而不是绝对正确,就是有意义的命题。因为很多命题即使大量地观察,也只能确认它可能为真。这类命题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普遍法则,比如“所有的砷都有毒”这句话,我们认为它是有意义的句子,因为利用大家都知道的归纳法,通过持续大量地观察,只能确认它可能为真,没有几个观察结果能证实所有的砷都有毒,我们无法单从特例推断一般情况下会有更多可能的确定性。

艾耶尔还提出情感表达主义的概念,即关于道德的陈述句是不是有价值的判断,是不是受说话者的情感驱动。当它们无法被任何客观道德“事实”或经验验证,就没有认知意义,也可以说毫无意义。举例来说,当某人说“玛丽是好人”时,并没有定义任何客观事实或情境,只是表达了某人对玛丽的感情。同样,我们听到“战争是错的”这个陈述句,它不是能以某种方式得到最终证实的命题,它只是一个观点,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大多数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都是关于说话者的情感,而非对“真实”的描述。

形而上学是没有意义的

艾耶尔将可证实原则应用于哲学,并开始质疑形而上学、美学、伦理学、神学的基础。他参考当时形而上学书籍中典型的陈述句,随机从F.H.布拉德雷《现象与实在》中找出一句:“绝对进化,但它本身不能够进化或发展。”

艾耶尔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无法观察这个句子是否为真。此外,所谓“绝对存在”(不管它是什么)、“达到进化”对其他人有意义吗?如果句子只在可证实原则中才有意义,我们无法知道在什么情境下(如果有的话),能观察到布拉德雷陈述句的真实性,所以怎么能说“绝对存在”曾经在进化中?在这个假设中,布拉德雷用这些词汇表达它们的普遍意义,艾耶尔得出结论,认为我们应该判定这个句子没有意义。

艾耶尔关注的是事实意义,例如“正在下雨”的事实意义就是正在下雨,这就是形而上学陈述句缺乏的。这个句子与其他句子呈现的意义不同,如情感意义。以诗歌为例,它可能缺乏事实意义,但这并不是放弃它的理由,因为诗人并没有试着将诗句视为现实的真实描述,其字面意义与一般情况不同。换句话说,当形而上学被批评为荒谬,形而上学家却坚持这些抽象概念的词汇如“绝对存在”是表达真实的忠实叙述。尽管艾耶尔是无神论者,他仍驳斥谈论无神论是有意义的想法,因为说出“神不存在”和“神存在”同等荒谬,两个陈述句同样不能被验证。

艾耶尔对可证实及有意义陈述句的想法,来自他对“自然主义”的信仰,认为哲学可与科学同等对待,也就是将所有对真理的断言,置于严密的审视之下。艾耶尔虽然不能瓦解整个形而上学领域,但至少可以约束哲学家发表有意义的言论。

总评

艾耶尔是他崇敬的哲学家大卫·休谟的继承人。艾耶尔强调人类知识的局限性,结合了欧陆逻辑实证主义的怀疑论,以及受到维特根斯坦语言分析的影响,让年仅25岁的艾耶尔写就了如此震撼的著作——《语言、真理和逻辑》。

对于现在的学哲学的读者来说,哲学著作是以非常深入的方式研究特定问题,而这本书的内容却让人耳目一新,语言简洁,没有艰涩的用词,非常易读。虽然许多人说这并不是完全原创,但它仍是分析哲学及逻辑实证主义领域中一本绝佳的入门书。

随着本书的成功,艾耶尔曾被问及哲学接下来要干什么。一贯自信的他说:“没有下一步了,哲学到此为止。”

阿尔弗雷德·朱利斯·艾耶尔

艾耶尔出生于1910年,母亲出身荷兰犹太家庭(雪铁龙汽车公司的创始家族),父亲从事金融行业。艾耶尔是家中的独生子。

他曾获得伊顿公学奖学金,曾在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学习哲学,指导老师是哲学家吉尔伯特·赖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艾耶尔效力于英国军事情报部门,后来在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及伦敦大学学院担任教职,同时也是备受媒体关注的知名人士。

艾耶尔有过四段婚姻,他的风流韵事不断。在其传记《艾耶尔的一生》中,作者班·罗杰斯叙述了一段往事。当时艾耶尔在纽约参加一场派对,房间里突然发生骚乱,超级名模娜奥美·金宝控诉受到拳王泰森的袭击。艾耶尔出面制止,泰森说:“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世界重量级拳王!”艾耶尔礼貌地回复他:“我曾经是牛津大学威克汉姆逻辑学教授,既然我们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让我们像个理性的人,好好谈谈这件事。”

艾耶尔退休后,支持许多前卫的社会议题,包括改革有关同性恋权利的法律。1970年他获授爵位,1989年逝世。

其他著作包括1940年《经验知识的基础》、1955年《知识的问题》、1971年《罗素与摩尔:分析哲学之传统》、1977年《我生命的一部分》、1980年《休谟》、1982年《二十世纪哲学》、1984年《我生命中的更多部分》,以及两部自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