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梦坡斋
不知过了多久,贾代儒早已不知道何时又离开了学堂,贾环桌上的字贴练了一页又一页。
“环哥儿,还没下学么?”
而贾琮此时终于是悠悠转醒,他的眼中还带着未完全驱散的睡意,懒洋洋地撑起身体,抬起头打了个哈欠,声音中透着一股无辜的慵懒,一开口就是经典学渣语录。
贾环听到贾琮的声音,放下手中的笔,转过头来看着他,不由得笑出声来:
“哪有这么快,你这家伙,昨晚偷偷摸摸干啥去了?看看你现在这副模样,大清早的就困成狗,真是让人看不过眼。”
贾环笑骂,按道理贾琮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哪有像贾琮这样的,一大早就困得不行,定是昨晚不知道偷偷跑哪去疯了。
“我敢打赌,你昨晚肯定没干什么好事。”贾环继续揶揄道,“看你这精疲力尽的样儿,肯定是昨晚溜出去鬼混了。是不是又去哪里捣蛋去了?还是偷偷摸摸去捉蛐蛐、玩斗蟋蟀了?”
贾琮揉了揉眼睛,努力让自己显得精神一些,但显然效果不佳。他嘟囔着辩解:“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昨晚只是稍微晚了点睡而已。”
“稍微晚了点?”贾环故作惊讶地挑高了语调,“我看你这状态,可不仅仅是‘稍微’晚睡那么简单吧?快说说,昨晚到底干嘛去了?别告诉我你去研究什么大学问,把自己搞得这么累。”
“我哪有那么闲啊,不过昨日奶娘没来府里,托李兄弟给我带了好些个没见过的玩具呢。”
说罢,他好奇地凑过头来,指着桌上的字贴问道:
“这些是环哥儿你写的?”
贾琮看到桌子上有几张字贴,伸手抓过一看,字迹有些歪歪扭扭,但胜在整洁,有些疑惑地问道。
见贾环不可置否,贾琮心中钦羡,环哥儿病好后,不仅背书的本事厉害,连字也写得比以前好看多了。
两人正说着话,突然只听到耳边突然传来了几声清脆的钟响,划破了平静的空气,随即整个学堂像是一锅沸腾的水般“轰”地一声爆发出一阵骚动。学生们似乎等待这一刻已久,接着便是一连串的欢呼声和激动的叫喊,一时间,整个学堂变得喧嚣起来。
原来是学堂下学了。
只能说跟前世在学校里放学的时候一模一样。
“下学了!”不知是哪个激动的学生率先喊出了这句话,瞬间点燃了众人的热情。只见一个个如同脱了僵的野马,纷纷从座位上跳起,收拾书包,争先恐后地朝着门外涌去。
抬头一看,贾宝玉一行人早已溜之大吉,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贾环将写好的几张字贴折起,跟书本一起放进布袋,倒掉刚刚磨好的剩余墨水,便拉着贾琮一起走了。
路过东路院,贾环刚想要和贾琮道别,却被拉住了衣袖。
“环哥儿,等会去外边玩啊。”
“听说街上来了一伙西域胡商,卖的东西稀奇古怪,可有意思了!”
贾琮下学后很是雀跃,想拉着贾环一起出府玩耍。
贾环刚想拒绝,这会他正在苦恼学习方面的事,哪有心思出门玩耍。却又想到可以去外边的书店看看有没有科举方面的书本,加上刚穿越到此地,确实对外边的世界有些好奇,便应答下来。
“那我们先放了书包,跟老爷太太们请了安再一起出府去,到时候在东小门那边等我。”
贾环吩咐道,待贾琮应答下来便往王夫人院子赶去。
……
王夫人的院子外,贾环遇到了两个守门的丫鬟。她们身着红绿相间的大袄,梳着整齐的丫鬟发型,头上插着碧玉簪子。与赵姨娘院子里的丫鬟相比,她们的穿着打扮明显更为考究,要高上几个档次。
贾环走上前,礼貌地说道:“两位姐姐,我今天来给太太请安。”说完,他向院内走去。
正室旁边的耳房内,此时王夫人正坐在炕上,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摆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闭目养神,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
“太太,环三爷来了。”
话音刚落,贾环已经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耳房,来到王夫人面前。“咚咚咚”扣了三个响头,恭敬地说:
“太太,今日学堂放学,特地来向您请安。”
在这个时代,儿子向母亲问候,总是要行这样的礼节。即便是王夫人的亲生儿子贾宝玉,也不例外。
区别就在于,磕头时地上有没有垫子,有没有丫鬟来搀扶。
很显然,贾环在王夫人跟前并没有这份体面,要换作是贾宝玉磕头,地上垫有软垫不说,说不得在跪下去的那一刻就被王夫人的丫鬟搀扶着了。
“起来吧,身体感觉如何了?”
王夫人见他进门便行礼问好,心中感到很是畅快,慢悠悠地从丫鬟玉钏手中接过了一杯玫瑰红茶,轻轻地品了一口,然后淡淡地问道。
“多谢太太关心,我已经好多了。”
贾环站起身来,礼貌地回答,心中却在暗自吐槽这繁琐的封建礼数,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年纪还小,不愿意招惹麻烦,换了个性情古怪的,说不得此时心里已经在嘀咕着你已有取死之道了。
“既然身体无恙,就出去玩吧。”
王夫人轻轻放下茶杯,侧身倚靠在软榻上,闭上了眼睛,继续沉浸在闭目养神中。
贾环低声应了声“是”,缓缓走出了耳房。正当他准备走出院落时,耳边却传来了两个丫鬟的声音,她们正兴高采烈地打着招呼:
“见过宝二爷。”
就在此时,贾宝玉正巧向院内走来,看到贾环时不由得怔了怔。贾环连忙先行了个礼,口中叫着“宝二哥”,然后静静地站着,等待贾宝玉走进院子。
贾宝玉脸上掠过一丝尴尬之色,因为他刚刚放学归来,一路上还与几个亲随的小厮嬉笑打闹,未曾想到贾环已经结束了请安,而他这才匆匆到来。
“环三弟。”
贾宝玉轻声呼唤,随即又补充道:
“我得去给太太请安。”
话音刚落,他微微挥了挥手,带着些许尴尬的神情,缓缓步入屋内。
“我的儿。”
王夫人温柔地开口,起身将宝玉搂入怀中,关切地问道:“今日书读得如何了?”
不待贾宝玉回答,她又转向金钏和玉钏:
“还不快点把糖蒸酥酪给宝玉端上来。”
贾环微微挑起眉毛,作为王夫人的亲儿子,贾宝玉在贾府里无疑是被捧在手心的宝,与贾环刚才那番简单的请安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然而,贾环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争夺宠爱并非男子汉所为,况且以他的实际年龄而言,早已不是易于被琐事动摇之人,自然不会对这种小事斤斤计较。
刚走出院子,贾环正打算回到赵姨娘那里,却在半途中被一名身穿深蓝色外衫、头戴黑色头巾的书童拦了下来。
“环三爷,老爷有请您过去。”
那书童恭敬地说道,他便是贾政在梦坡斋里的随从,日常负责看守书房和传达消息。
贾环微微抬头,惊讶地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已走到了梦坡斋。心中涌起一丝意外,毕竟他那“便宜老子”贾政平时对他可是百般嫌弃,漠不关心。忍不住好奇起来,这突如其来的召唤究竟所为何事。
跟着小厮穿过门槛,贾环进入了梦坡斋。眼前所见,令他不禁暗自咂舌:梦坡斋的装饰豪华异常,书架之上更是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藏书,琳琅满目,彰显着主人家的富贵和文化。
心中不免对贾府的富丽堂皇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理解。
梦坡斋乃贾政私设的内院书室,非常人轻易得以踏入之地。斋内藏书浩瀚如海,尽显学问渊博。贾政常于无事之时,在此与门下清客及诸位相公闲谈娱乐,有时亦会在此稍作憩息。
当贾环踏入梦坡斋的正堂时,却见到几位身着浅色大袍、头戴冠帽的人物正聚集一处,谈笑风生。他们中一人注意到贾环的到来,面露微讶,随即展颜笑道:
“环哥儿来了啊。政公刚刚下衙归来,现在正在内室休息。他传话了,说等你到了直接进去就行。”
贾环轻轻颔首,以礼相待。这些人无疑是贾政门下的清客相公们了。
走进内屋,只见炕上坐着一个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背银带。穿一对磕爪头朝样皂靴,手中一把摺叠纸西川扇子。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看上去三十四五年纪,正是贾环的父亲,荣国府的当家人,从五品工部员外郎,贾政。
贾政手中正把玩着一卷珍贵的孤本,专注地审视每一行文字。在他的身后,一位美丽的妇人正轻柔地为他捏揉肩膀,缓解着他的疲劳。这位美妇人不是别人,正是贾环的生母——赵姨娘。
一路上,贾环心中一直纳闷,不知父亲召唤他至梦坡斋所为何事。现在,随着他目光所及,一切豁然开朗:原来,贾政要与他商讨的事情,或许与眼前这位正以母亲身份默默侍奉的赵姨娘有关。
原来,赵姨娘刚从王夫人处回到自己的院子,途径梦坡斋时,注意到贾政的小厮守在门外。了解到贾政已从衙门返回府中,心中顿时涌起喜悦。于是,立即吩咐门子去向贾政禀告她的到来。
“咚咚咚。”
“孩儿见过父亲,娘。”
贾环推门而入,按照家规,他跪地向贾政磕了三个响头以示请安。
见到儿子,赵姨娘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喜悦。然而,在贾政面前,她还是努力维持着严肃的表情,对贾环说道:
“你这孩子,还不赶快起来,什么娘不娘的。”
她清楚贾政是个读书人,素来重视礼节和规矩,因此担心贾环这样直呼她“娘”的行为会在贾政面前显得不妥,便故作严厉地训斥了一番。
“好了,反正这会没人,随他怎么愿意叫吧。”
“你这孽障,平日里不争气,害得自己身子出问题不说,还白白引得你娘担心受怕。”
“实在是不孝。”
贾政收起手中的孤本,开口训斥道。
“父亲教诲得是,孩儿今后定当勤加锻炼身体,不再让娘操心。”
贾环露出苦笑,但依旧顺从地向贾政承认错误。他清楚,按照书里的描写,贾政在教育儿子时坚信‘不打不成才’的原则。若真触怒了贾政,恐怕会招致一顿严厉的责打,那就得不偿失了。
贾环心里有数,赵姨娘与王夫人不同,后者在贾政惩戒贾宝玉时会出面阻止;而赵姨娘则不然,她不仅不会劝阻,反而可能在一旁拍手叫好,甚至有可能和贾政联手对贾环来一场混合双打。
“今儿族学那边学的怎么样?”
贾政注意到贾环的诚恳态度,脸色略微缓和,语调也随之柔和下来,询问道。
“正要和父亲讲,刚刚在族学,孩儿已将四书尽数背下来了,族学那边还没有发放五经,正想跟爹娘禀告一声等会出府去外边的书店看看。”
贾环拱了拱手,向贾政请示道。
贾政一听,心中不由得生出怒气。他自幼勤于读书,虽未在科举中取得显赫成就,也未曾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但至少四书五经是通读熟记的。
“休要胡泌!族学才刚开始授课没多少时间,就算是老太爷不吃不喝地讲,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讲完!”
“你这定是贪玩心起,想借机出府去嬉戏,是也不是?”
贾政深知自己儿子的习性,此刻儿子竟大言不惭声称已背下四书,他不由得怒火中烧,不顾身后赵姨娘的劝阻,厉声斥责。
“父亲,何不亲自考我几句再作判断?”
贾环面色平静,再次向贾政行了个礼,提出了建议。
“那你就背来听听。”
贾政微微感到意外,往常两个儿子见到他就如同老鼠见了猫,胆战心惊。现在他斥责之下,贾环却依旧泰然自若,无动于衷,于是贾政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期待,开口说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贾环缓缓开口,讲《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四本书一字不落地背了下来。
“好!”
“看来你确实进步了许多。”
“可曾理解其中的含义?”
贾政看到贾环背书背得非常流利,显然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感到非常欣慰,称赞道。同时,也产生了想要进一步考校的想法。
“还没有,孩儿正打算和父亲说,族学的课程进度有些慢,我想一会儿出府去书店看看有没有相关的注解。”
贾环摇了摇头,向贾政请求道。
“且听好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
贾政闻此虽略感失望,但还是心情大好,他走到旁边的书架前,伸手从上面抽出了一本装帧精美的《大学》。然后,他开始耐心地为贾环逐字逐句地解释书中的内容。
贾环心中起初感到意外,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尽管贾政没有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但四书五经作为启蒙阶段的基础读物,他曾经研读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正巧贾环此前还在担忧无人指导,如今却意外得到了贾政的讲解,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个意外之喜。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集中精神,屏息静听,全神贯注地倾听贾政对《大学》的逐字逐句解读。
赵姨娘坐在一旁,心中充满了无限喜悦。屋内,贾政正认真地讲着书,而贾环则专心地聆听。赵姨娘不时地为贾政倒茶续水,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极为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