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一
苦难深重的广东农村[1]
自从徐蚌战火燃起以后,一般达官贵人就像惊弓之鸟一样纷纷向南逃难,所谓“战乱大后方”的华南于是变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安全地带。单就广州一地来说,一个月来,迁移来的“高等难民”据说已经有了五万之多,可是事实上华南真的是像他们梦境中那样的安乐园吗?现实的答复是否定的。华南也正和国军的一切“后方”一样,“匪”愈剿愈多,“乱”愈戡愈糟,物价疯狂上涨,整个农村更是已经站在崩溃的边缘上了。
广东的农村本来是很丰饶的,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就是靠了这一笔本钱起家,陈济棠也借着它称过好几年“西南王”,但是这三年来的“戡乱军事”却把它榨得枯竭了,政府似乎把农村看成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农民在缴纳了占收成一半以上的地租、巨大数额的征实征借以外,还有着种种名目的苛税摊派,再加上中间人的上下其手,本来不大的一个数目,乡长增高一些,保长再加上一些,这样轮到每一个农民头上就成了一个大数目,所以农民往往在刚收成完毕就立刻必须借贷过活了,施肥下料的成本更从哪里来呢。所以土地的生产量便一年减少一年,但是这些还不算可怕,农民最畏惧的就是抽丁,抽中的往往就是最主要的生产力,如果要买一个替代的至少得要几十担米和种种的费用,一句话,一家人家若被抽中了一个壮丁,就可以说是完了。
联总等以前曾经分发过好几次的救济物资,但是农民却从来没有见过,乡保长们总是当地的地痞流氓,拿到了东西,分些给有势力的人,其余老百姓根本是莫名其妙,不知道有这回事。如果乡保长们将本来不要钱的东西较市价略微低些卖给农民们,已经算是良心好的了。农民银行和合作金库在农民的眼中只是几所“衙门”,哪一个敢去上门,而且高利贷的盘剥,也可以叫你倾家荡产,所以农村中除了最良善的农民一天到晚愁眉苦脸地叹命外,强壮的就抛下锄犁铤而走险了。
广东的“土共”在抗战时期有着著名的东江支队,政协会议后虽然已经北撤,但是他们的种子却已经到处散布着,自从全面内战爆发后,他们的数目也就一天天地增加,TV宋[2]虽然把全省划分为绥靖区,又在粤桂南区、粤闽边区、粤湘赣边区、粤西桂东边区设立了四个“剿匪”总指挥部“督剿”,但他们还是继续蔓延,尤其在东江西江流域更是日渐壮大,成了1万多人的队伍。广东全省的公路,胜利后就没有一条通过,相邻的县也要靠海路交通维持,甚至必须经过香港来走,惠阳和陆丰就是一个例子,乡村中大部分都成了他们的势力范围,同时进行着土地改革,扎定了脚跟。七月间广州湾和沙鱼埔的被攻陷,更是震惊了全省,黄镇球、缪培南几个月中肃清“土共”的保证也给广东人民完全看破了。海南岛除了沿海的一些城市外,五指山中更是成了“土共”的大本营,“国军”几次进剿,阵亡了三个团长,却一些结果也没有。这些都是TV宋建设大华南的隐忧。
广东的物价在八一九以前本来一向以香港为标准的,比京沪一带要低,比华北东北自然更不用说,但是自从战火日渐南移后,资金便大量向华南逃避,抢购风潮以后,单帮客更向华南集中,流资汹涌南流,华南物价顿时抬高,都市的管制比较严密,资金便又向四乡泛滥,抢购土货,使整个华南的物价陷入疯狂上涨的情况中,而一批“高等难民”的南来,更将物价抬到华中的水平以上了。
广东农村的苦难还在日益加深中。
[1]原载《展望》1948年第三卷第七期。发表时署名“业同”。
[2]即宋子文。TV是其英文名字Tse-ven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