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茶话(闲趣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小引

陈平原

平日里与烟酒无缘,勉强称得上“嗜好”的,便是吃茶了。因“吃茶”而关注茶人茶话、茶事茶文,好歹也算“水到渠成”。

按国人的思路,所谓“茶余饭后”,必是“闲话”无疑。既是“闲话”,很容易以“很久很久以前”起兴。我的“很久”,其实也就十几年。记得是九十年代初,游学日本,访得岩波文库本《茶之书》,对冈仓天心(一八六三至一九一三年)关于茶道的理想即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悟出“伟大”这一禅的概念的产物,大为喜欢。回来后,翻阅周作人文集,方知其早已着我先鞭。在撰于一九四四年的《〈茶之书〉序》中,知堂感慨“中国人未尝不嗜饮茶,而茶道独发生于日本”;且称谈酒论茶,“若更进而考其意义特异者,于了解民族文化上亦更有力”。我虽深好此语,惜心有余而力不足。直到两年前,指导一日本学生撰成硕士论文《周作人与日本文化——以饮食文化为中心》,着重考察周作人如何借冈仓天心接受、理解、阐发日本的茶道精神,才算圆一小小的心愿。

我之所以格外欣赏冈仓天心以及周作人之谈论茶人茶事,不仅仅是学问,也不仅仅是生活态度,某种意义上,更是因为文章。私心以为,茶之甘醇与文之幽深,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借用陈继儒的话来说,便是:“热肠如沸,茶不胜酒;幽韵如云,酒不胜茶。”(《茶董小序》)古往今来,嗜茶的文人很多,因茶而兴的好文章,想来当也不少。几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为百花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散文史》,竟收入诸多谈论茶人茶事的好文章,如陆羽的《茶之源》《茶之饮》,吴自牧的《茶肆》,陈继儒的《茶董小序》,袁宏道的《惠山后记》,张岱的《闵老子茶》,田艺蘅的《宜茶》,以及近人周作人的《喝茶》、阿英的《吃茶文学论》、黄裳的《茶馆》等。并非有意为之,只能说是趣味使然;等到书出版后,闲来翻阅,自己也都大吃一惊。

几年前,在北大为中文系研究生讲“明清散文”选修课,在分析陈继儒的为人与为文时,谈到“酒和茶不止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饮料,它对人的身体,对人的气质,对人的情感,对想象力的驰骋,都会有所影响”;甚至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借“茶与酒”来谈论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讲稿整理后,交三联书店出版。责任编辑郑勇君以前随我念过书,对我的生活趣味及文章风格颇有了解,于是再三催逼,希望早日兑现诺言。正为“提倡有心,创造无力”而苦恼不已,郑君又有新的主意:邀请我和以前的学生、现在中国传媒大学任教的凌云岚君合作,选编《茶人茶话》。

半个多世纪前,世界书局曾出版过作家胡山源“将古今有关茶事的文献,汇成一编,以资欣赏”的《古今茶事》。据编者称,此书材料,“统由各种丛书及笔记中采撷而来”(《古今茶事·凡例》);可实际上,该书选材,仅及于清代。毫无疑问,晚清以降诸多谈论茶人茶事的好文章,也都值得“汇成一编,以资欣赏”。如此设计,有趣,且难度不大。编选工作主要由凌君负责,我只是出出主意,并撰写序言。

从八十年代末编“漫说文化”丛书,到今天奉献给读者《茶人茶话》,时光流逝,老大无成,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坚信日用起居以及饮食男女中,蕴藏着大智慧、好文章,这一思路没错。卸下盔甲,抖落尘埃,清茶一壶,知己三两,于刹那间体会永恒,此乃生活的艺术,也是文章的真谛。

二〇〇六年五月十七日于京北云佛山

尽管在本书编选、出版阶段,我们和三联书店一直在尝试多方努力,希望取得入选稿件作者的出版授权,但迄今仍有部分本书作者未能取得联系,请版权持有人见书后惠函三联书店,以便寄奉样书和稿酬。

编 者
二〇〇七年八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