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60封
女儿一一:
前日刚说到南方降雨时,BJ仍然是艳阳高照,今天BJ居然也降雨了。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的降雨,对于北方来说,是格外珍贵的。气温从二十七度降到了十六度,我的衣服尚未来得及更换,因而只能备受冷风的侵袭。
宋代大文豪苏轼有一次途中遇到下雨,同行人都在躲避雨,他却泰然自若,事后写了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的点睛之笔在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尽了苏轼的豁达人生。如果有时遇到雨而未带语句,我也时常用苏轼这首词来勉励自己,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吧。
在中国文化里,苏轼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因为有苏轼,赤壁不再仅仅是一场三国时期的战场遗址,而是可追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英雄足迹,抒发“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人生情怀的文学符号。因为有苏轼,西湖不再仅仅是杭州城西的一汪十顷湖水,而是有着“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貌女子,能够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中一舟横渡的文学天堂。
其实,苏轼是四川人,很难想象能够说一口四川话的苏轼,究竟是什么样子?不过苏轼爱吃这一点,是四川人的特质。苏轼在被贬黄州时,发明了东坡肉,并写了一首《食猪肉》的打油诗,“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被贬岭南时,他品尝到了杜牧笔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并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宣传语。荔枝是南方水果,保存期又短,小时候我对于荔枝的印象,就是从苏轼的诗句中得来的。如果苏轼再多去一些地方,说不定能够流传下更多的美食谱。
苏轼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他20岁即考中进士,此后一直仕途顺遂了二十多年,到了四十二岁时,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从此开始了他另一个二十余年的贬谪人生。然而,真正成就苏轼的,并不是前二十年的寒窗苦读,也不是中间二十年的仕途高歌,而是后二十年的人生困顿。否则,苏轼不过是一个很有文采的文人苏子瞻,而不是能够流传千古的苏东坡。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