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儿一一的100封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第14封

女儿一一:

你到了三岁要入读幼儿园,就要学习汉字。中国的文字,具有独特的魅力,它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字母。即便是其他文明古国,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这些文字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失去了文字的价值。而汉字,经历了五千年的历史沧桑,依然展现着蓬勃的生机活力。

等你学了一段时间文言文,可以不怎么费力地读懂三千多年前龟甲上的甲骨文,而如果在英国,即便是读四百多年前莎士比亚的剧本,也要费上一番功夫。

如今西方的字母文字,以音为定则,怎么读,就怎么写,那这样就容易陷入一个困境,由于口音的不同、地理的悬隔,各地自然而然成为不同的方言,那拼写出的文字,也就五花八门,因而西方的文字,此地与彼地不同,今时与往日有差。中国的方块文字,自从两千多年前秦始皇统一文字起,再也没有过大的区别,从塞北到岭南,从江南到川蜀,尽管方言五花八门,落笔成文上都已一个模样。这是不是很神奇的一件事?

学习文字,最早是学习《诗经》,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汉代许慎编著了《说文解字》,从篆书入手,讲清楚了每个字的来龙去脉。

提到书法,有十二个人物一定要记住,钟张羲献、欧颜柳赵、苏黄米蔡,记住了他们的名字,相当于了解了一大半的书法史。钟繇、张芝、王羲之、王献之,这算是书法最初阶段的开创性人物。王羲之《兰亭集序》是千古第一行书,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据说王羲之后来写过多次,但都不如初稿有气韵,只好作罢。历代名家也都以临摹《兰亭集序》作为自己的书法基本功。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的《中秋帖》,笔连不断,意气峥嵘。楷书四大家是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前三位皆是唐朝人,赵孟頫是宋末元初人。尽管他们的楷书风格不同,但都各有千秋。欧楷秀气,颜体雄浑,柳体干练,赵体飘逸。古代人由于把书法与人品等同,颜真卿是忠贞为国的英雄,所以推颜体第一,而身为赵宋宗室的赵孟頫投降元朝,所以赵体被人鄙夷有媚气而无骨气。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行书的四大家,这四人都是北宋人。行书主要看气韵,褒贬更是天差地别。喜欢的,爱不释手,不喜欢的,弃若敝屣。苏轼曾笑黄庭坚字是“树梢挂蛇”,黄庭坚则回敬苏轼字是“石压蛤蟆”,可见他们生前已经评价不一。蔡也有人说指蔡京,但因为蔡京是奸臣,大家不愿意相信一个奸臣的字能好到哪里,于是用同样书法不错的蔡襄代替。

书法讲究方法,如“永字八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但也不讲究方法,如苏轼说“我书意造本无法”。不少人将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毕生爱好,爱之弥坚,钻之弥深。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中写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何止是写字,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2023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