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我在尝试一种新模式
在高三(12)班,黄不会算是个成绩还不错的学生。
在课堂上,他比较活跃,和同学的关系也处的还不错。当初之所以被她取名叫做黄三儿,是因为他写试卷的时候把名字写的飞了起来,好好的“黄不会”,写出来只有黄能辨认。
林庄庄纠正了几次之后,也懒得再纠正,直接照着卷子上的字去辨识:“哦,黄三儿。”
全班人迅速接受了这个名字。
人们在“老师”身上使用了很多赞美的词语,事实上,老师也是人。难免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情绪。一个教室里几十个学生,尽管老师尽可能去照顾到每个人,也不可能真的做到公平公正。
例如,像赵子龙那种,成绩不好但总是笑呵呵、又很听话的学生,哪个老师都不忍心苛责;黄三儿这种成绩好、和同学关系融洽、性格又比较活泼、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自然也会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
但刘子鑫那种一想起来就让人头疼的学生,老师每次改到他的试卷,嘴里都是骂骂咧咧的。不是骂学生,是骂自己上辈子为什么要作孽。
仔细算起来,黄不会的身份可不少。
他可以是西周分封制下的异姓诸侯,他可以是战国时期齐国的手工业者,他可以是西晋“何不食肉糜”的傻子皇帝扮演者,也可以是游牧民族收继婚制的死者……
“咳咳……”
光是想想,林庄庄都觉得无语。
平时真的就是随口说说,累加起来,居然数都数不清。
关键是,这些身份,都和黄三儿的处境对不上呀!
“总不能,就因为他叫黄三儿,所以穿越成了黄家老三吧?”
那班里的“肖九九”怎么办?他爹得多累啊!
都是自己挖的坑,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有用的答案,林庄庄决定暂时离开。为了保险,她特意把黄不会目前的遭遇写在后面的黑板上,只要有人进来,就能看到。
这种时候,就是要集思广益,大家一起想办法。
天亮之后,雨渐渐停歇。就是天色一直阴沉沉的,仿佛龙王一直藏在云后面,等待时机再往人间泼几瓢。
林庄庄掐指一算,这种天气如果去田庄,会不会淋雨不知道,但一路泥泞是肯定的。
有心想要打发林三去季家,告诉季黎自己今天不想下地。
转念一想,就算自己不去,季黎大概还是放不下她那些水稻,还是会选择去庄子上。
“唉!”
无奈地被仆役服侍起身,林庄庄坐着马车与季黎汇合。
果然,她已经准备好要出发。
水稻名字带水,听上去就是一种在生长期非常依赖水的作物。把水控制好,才能获得好收成。
季黎种了三年水稻,自然知道,雨水太多的时候,要及时给稻田排出多余的水分,以免影响产量。水稻虽有一定耐涝能力,但被雨水淹没仍会受害。淹没越久,积水越深,水越混浊,水温越高,则受害越重。
雨刚下,田庄里的人就开始关注稻田。等雨停,他们已经划开田埂往外排水。
林庄庄和季黎到的时候,田里到处都是人。他们把水排到一定位置,又将田埂用泥土重新堆砌好。
一圈转下来,反而只有季黎种在陶罐里的水稻还被水淹着。
“你们不知道……”
季黎有心想发火,又忍了下去。催促大家把陶罐里的水倒掉一部分。好几个人一起动手,很快就将陶罐全部处理好。
等大家离开后,林庄庄和季黎一起坐在亭子里吹风。
“黎黎,你刚刚生气了?”
林庄庄看出了季黎的情绪变化。
“这些东西都很重要,我刚刚是挺紧张的。”季黎被点破,有些不好意思:“他们都在忙,并不是故意忘记这些稻子的,我不应该对他们发火。”
“我个人感觉,没必要放陶罐里吧?”
林庄庄对水稻的了解有限,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直接种在地里,就能观察的很清楚。现在这个气温适合水稻种植,不像冬天,要搬到屋子里防寒保暖,以免冻死。”
“陶罐里的土厚度有限,会影响水稻扎根吧?”
“而且,照顾的这么精细,就算增产增收,也不代表推广之后还能达到这个效果。”
“不是的。”
季黎给林庄庄解释:“我在尝试一种新模式!先把水稻种发成小秧苗,然后再移栽到田地里!”
什么新模式,不就是中国人用了一千多年的水稻育秧移栽技术吗?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江南就已经有这个技术了!
考虑到之前在自家田庄看到的直播种植法,林庄庄确定,在大周,水稻育秧移栽技术,还真的没有出现!
至少,没有推广!一直在研究水稻的季黎,都没听说过。
虽然在21世纪,直播稻有种种优势,亩产也不比移栽稻低,但想想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如果水稻育秧移栽技术成功应用,最起码,能帮助水稻突破亩产二百斤吧?
想到这里,林庄庄给季黎竖起大拇指:“黎黎,你很棒,我觉得,你这个新模式,很厉害!如果先育苗再移栽,好处一定有很多!”
季黎被夸奖,脸有些红:“老师,你上次说的稻麦复种制,和我这个新模式就有关系。以洛京这边的气候,如果等麦子收了再种水稻,就有些晚了,所以我想,能不能单独找地方,先把秧苗准备好,等麦子收割后,耕地灌水,直接栽种水稻秧!”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那就是照书读的。”林庄庄打定主意要鼓励季黎,“还是你厉害,自己想出这些办法。顺着你这个思路,在南方那边,早育秧早收割,一年两季甚至三季水稻都有可能!”
一年两熟有可能,一年三熟就略显夸张了。在中国,只有海南和雷州半岛能种植三季稻。大周的南方是个什么情况,林庄庄可不知道。
季黎果然被鼓励到,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坚定地说:“老师,我会努力的!”
“还有。”
林庄庄提醒季黎:“黎黎,有一点你要明确。你的目标是提高水稻产量,而不是研究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