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伊籍求玉米
宛城李易还没来的及种番茄也就随便摘了些青菜,下锅翻炒。
“啧啧,这便是炒菜吗?倒是形象。”伊籍第一次见炒菜,饶有兴致的围在灶台前,看着李易手持铁铲上下翻炒。
刘备也目不转睛的瞧着,思量着回去也找工匠打造铁锅,安放在家中试试炒菜。
李易动作麻利,炒好几个青菜,配上之前酿的玉米酒。
三人围坐在桌前,一边品尝炒青菜,一边品着玉米酒,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子禾,真是好手艺,这炒菜果然滋味不同凡响。”
伊籍笑呵呵夹起一块炒好的青菜,满意咽下。
李易品尝一番,略显不满意道:“还是差点味道,若是有菜油,炒出来会更加好吃。”
“呵呵,子禾不仅深知农事,还是一位手艺上佳的庖厨呢。”
伊籍打趣一句,随后步入正题道:“子禾,今日我来,是有一事相求啊。”
“机伯先生但说无妨。”
“是这样,我家主公,上次品尝过我带回去的玉米后,心中十分喜欢欲让我带些种子回去,好在荆州也种下。”
“不过,使君有言,是子禾你的种子非比寻常,所以~”
“是此事啊。”李易有些遗憾的摇头:“机伯先生,这些玉米种子确实不一般。”
“这玉米其实并不高产,而今高产的原因乃是因为其种子经过特殊的办法培育。”
“这些培育的种子,只能生长一次,若是再次栽种,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而这培育的种子,十分耗费精力和时间,想要广为种植,实在有心无力啊。”
“竟然还有这等事?”伊籍面露狐疑之色,显然有些不太相信李易的说辞。
“在下岂会欺骗先生。”李易一脸真诚:“先生若是不信,不妨这样,我送先生一些培育的种子,然后再给先生一些栽种过一次的普通种子,先生一种便知。”
“好,多谢子禾。”
伊籍狐疑应下,而后拿着李易送给他的种子离去。
送别伊籍,刘备拉过李易,小声询问道:“子禾,你刚刚和机伯所言可是真的?”
“这玉米,当真二次栽种后,产量会大减?”
李易正色点头:“嗯~在下所言绝非欺骗机伯先生。”
“嘶~这~”刘备脸色微微有些惋惜:“可惜,这玉米如此高产,却不能多次栽种。”
“要是能多次栽种的话,我定要将这玉米种满南阳,如此百姓们也不至于饿死街头。”
李易原本以为,刘备是在惋惜玉米不能二次栽种,而导致自己收入的玉米减少。
没想到对方心怀的南阳百姓。
想让每个南阳百姓都种上玉米以免饿肚子。
“主公勿忧。”李易宽慰道:“尽管这玉米二次栽种会减产不少,但是对于百姓而言,还是有得期待的。”
眼下一亩玉米在五六百斤的收成之间,二次栽种效果会降低百分五十到六十,也就是二三百斤左右。
比之普通粟米,还是产量不错的。
“另外,待到军屯田地扩大之后,主公粮草会很快充盈,到时候便可对百姓少征赋税,如此一来,也算变相让百姓丰足了。”
“嗯~子禾所言有理。”
刘备点点头,随后道:“子禾,你刚刚说玉米种子栽培不易,不知一年你能栽培出多少?”
“万亩左右。”
李易粗粗算了一下,即便他每天将店里的玉米种子全部清空囤积起来。
一年大概也就能获得栽种万亩田地的种子。
万亩!
刘备暗自估量一番一亩能收五百余斤的玉米,万亩的话,一年便是四万余石。
这个数量已经很不错了。
“够了,够了,一年能有四万余石玉米,足矣了。”
四万石玉米,正常状态下,宛城麾下士卒吃一个季度没问题。
而他麾下士卒也不是天天吃玉米还有粟米和其他杂粮,这样算算一年食用量已经足够了。
“主公且安心,待到春耕之后,将士们可食食粮只会越来越多。”
春耕之后,稻米就可以大量栽种了,而李易也会进一步指导百姓们种植,提高其他粮食产量。
刘备满眼欣慰:“嗯~有子禾你在,可抵得十万雄兵啊。”
“主公不可如此说,在下只是擅长农事罢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此等人物方能抵得十万雄兵。”
“荆襄多俊才,主公既然心怀天下,当四下寻访良才,所谓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主公坐拥南阳,正是求访良才之际,可不能荒废光阴啊。”
现在,刘备的发展已经超出历史线了。
李易也不能从结果推过程了。
万一遇到点啥事,他可能无法应付。
另外,便是他现在既然效力刘备了,那自然是希望刘备越强越好。
刘备当下急需的最强辅助就是诸葛亮。
本来,李易想自己去。
但是转而想之,若是诸葛亮由他引出来,那么到了刘备麾下,就让刘备少了重视。
毕竟,只有自己辛苦得来的东西,才会格外珍惜。
刘备认可的点头:“子禾,所言有理,不过我初来荆襄该去何处寻访贤才呢?”
刘表坐镇荆州多年,荆襄士卒大多都心向刘表,族中人才也都在刘表麾下效力。
刘备想要招募人才,只能寻找那些隐士亦或者还没来得及被刘表招揽的人。
但些类人,前者不好找,都居住在些小地方,后者心气太高,刘表都瞧不上,他刘备又算什么。
李易见刘备有些无从下手,只好提点道:“主公,颍川大贤司马德操,受刘景升之邀现客居襄阳。”
“司马先生学识博学,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之能,主公不妨亲自前往求之?”
“司马先生正在襄阳?”
司马徽名声不小,刘备也是知道的,而今听闻对方在襄阳,更是欣喜不已。
“正是。”
“太好了,我这便亲往求之。”
“对了,那张绣麾下贾诩,有过人之才,主公也可亲近之。”
“你是说贾文和?”
提及贾诩,刘备有些不以为然。
张绣投降时,他就见过贾诩,但是后者表现的平平常常,没有展示出什么过人之处。
“此人似乎并无过人之处啊?”
“此人深藏不露,绝非一般人物,主公可用,但不可轻慢。”
李易对贾诩很了解,论才能对方绝对是有的,就是一般这家伙比较苟,就是你不问,他不说。
贾诩一生都在谋求自保,不事到临头,他是不会出手引入注意的。
“我记下了,我会多留心此人。”
刘备认真点头。
虽然他感觉贾诩没什么才能,不过李易都开口了,多留心一下,也无妨。
反正南阳新定,他麾下正是需要用人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