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知谁家吹玉笛
不知谁家吹玉笛,一处花开两处香。关于汤国梨,有两个问题首先要说清。
第一个问题:汤国梨到底是哪里人?
在汤国梨口述、胡觉民整理的回忆文章中,有一句她的原话:“我是浙江吴兴乌镇人。”这短短九个字,要说清楚殊为不易。因为浙江吴兴乌镇,今天来看,这三地隶属脉络并非一支。
先说汤国梨是浙江乌镇人,在今天的地理系统中,属于浙江嘉兴桐乡。
现在的乌镇,蜚声海内外,作为古镇旅游执牛耳者,几乎无人不晓这一处“江南最后的枕水人家”。然而,你以为你所知道的乌镇就是乌镇全部吗?非也!
乌镇,是江南古镇中一个很特别的巨镇,以南北流向的车溪市河为界,在民国以前分为乌青两镇,西为乌镇,隶属湖州府乌程县;东为青镇,隶属嘉兴府桐乡县。
两镇虽有行政区划的阻隔,但当地人习惯将车溪河两岸合称为乌青镇。在康熙《乌青文献》的“疆域”篇中,张园真就对乌青镇的疆域和四至有着清晰的表述:“市逵纵七里,横四里,青镇纵与乌等,横半之”“至于数十里中疆域所至”。民国年间,也有《乌青镇志》发行。可见,自古地方史志文献,总是将乌青两镇并称。
两镇隔河而居,居民也时相往来,烟火气息浓厚,生活欣欣向荣。乌青两镇在明中叶即有“宛然府城气象”的规模,名为小镇,实可与湖州府、嘉兴府相媲美。有对联以“屏藩两浙(宋两浙路),控制三吴(古代会稽、吴郡、吴兴三郡合称)”八个字来概述乌镇枢纽位置与战略要冲的地理特点。
在明嘉靖年间一则《请分立县治疏》中,就能看到当时宛然府城的盛况:
乌镇大市,地僻人稠,商贾四集,财赋所出,甲于一郡……乌程、归安、桐乡、秀水、崇德、吴江等六县辐辏,四通八达之地……宛然府城气象。
1950年,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归属浙江嘉兴桐乡县。
说清楚了乌镇,再来说“湖州吴兴”。
汤国梨父亲汤家,有说是湖州归安人,有说是湖州吴兴人。有必要梳理一下这些地名的归属。
归安是古县名,在今浙江省湖州市。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为庆祝钱氏吴越国归顺大宋,将湖州府乌程县东南十五乡分出新置归安县。
归安、乌程二县同城而治,归安县衙旧址在今湖州市中心骆驼桥东堍。明、清时期,归安与乌程两县同为湖州府首县,仍然同城而治。至民国元年(1912)撤废归安县,与乌程县合并为吴兴县(今湖州市市辖区)。归安县自置县起始,至与乌程县合并成吴兴县而退出历史,共存在了930年。
基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回忆汤国梨父亲的文章,会出现归安、吴兴、乌程、湖州等多种说法,又因汤父去世早,汤国梨在父亲去世后就随母亲回到了位于车溪河西的沈家生活,故而一直没有正式厘清父亲汤家的地域归属关系。
现在留下来的汤国梨旧居,位于乌镇南栅。她回忆少女时代的诗词中,多次出现过乌镇的风物景致,比如王家庄、薛家桥等。
汤国梨曾有《过王家庄》诗:
在乌镇南栅外,沈君泊尘写生,余为题句
鸡犬声相递,幽幽一径通。
柔桑低碍发,细竹乱惊风。
欸语逢村女,行歌羡牧童。
桃源在人境,莫更问渔翁。
田园风味,令人心怡。
汤国梨的母亲、弟妹、亲属,还有少年时资助她赴沪求学的舅舅家,都可以在乌镇历史上查得。历来编制的《桐乡县志》《乌镇镇志》……都将汤国梨先生醒目地列为桐乡名人乡贤,所以,汤国梨为桐乡乌镇人这是不容置疑的。
再说汤国梨说的“我是浙江吴兴乌镇人”,吴兴属于今天的湖州。湖州之湖,乃太湖之湖。湖州北靠太湖,是太湖周边城市中唯一以太湖命名的东南望郡。湖州水乡特色非常明显,城西南是东西两苕溪环绕,城外水系与城内诸条河港各有贯通,河港成网,四通八达。湖州居民也择水而居,因水成市,因水而兴,家家临水,户户通船,都是“苕上人家”。
水路的通达带来舟楫的便利。清中叶以来,湖州经济的发展便逐渐兴盛,名享东南,冠绝一时。湖州民间丝织业兴盛,城中响遍织机声,甚至有个地方叫织里。到了晚清时,五口通商,由于水路与大上海通达便利,湖州吃到了上海通商口岸的红利,更刺激了丝绸业的发展。
由于商业的不断发展,经商致富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对于商人也越来越重视。湖州史志记载,鸦片战争前后,湖州产生了五大望族:包氏、翁氏、高氏、毕氏、汤氏。当时,湖州流传一句话叫“包贵汤富”,是说包氏显贵,而汤氏富裕。汤氏虽然排在五大望族之末,但钱财却是最多,只不过因为当时社会重农抑商的观念才将其排在最后。
湖州汤氏人称中山汤氏。鸦片战争时期,是湖州汤氏的最鼎盛时期,所拥有的房产据说占据了湖州半个城,人们称之为“汤半城”。汤家开设钱庄、当铺,邑中甚至有“太太要囥(音同抗,藏起来的意思),老爷要放,开了三十六爿当”,指的就是当时的湖州汤家。
据湖州宿儒、著名书画家谭建丞先生回忆,他母亲汤琴就是湖州中山汤氏人,族中经商人多,读书人也多,最著名的就是成为章太炎夫人的汤国梨。
海上画家,有“汤牡丹”之称的汤兆基先生也是湖州人,他与谭建丞先生聊天,谭老还跟他回忆湖州汤氏的显赫:汤家祠堂坐落在湖州府庙东北面,是清代湖城最大的祠堂,堂内的家具均是用紫檀、红木制成,非常名贵。由于疏于管理,这些名贵家具常常失窃,但他们是少了就补。到后来整个家族经济衰落,无力再补,只能用铁链将这些家具穿连起来。有一次,汤氏家族中有一家兄弟分家,所有的东西均分好,哪怕一颗乒乓球大小的夜明珠,两兄弟也要均分,没办法,请了苏州工匠分割成两半。简直是败家子暴殄天物!
清末民初,汤家的许多人外出谋生。汤兆基先生的祖父到上海从事金融、房地产和丝绸的经营。汤兆基先生父亲汤增熹,字吟荪,自幼喜欢书画,曾求教于民国时“海上四大家”之称的吴待秋,与沈尹默、方介堪等名家也多有交往。汤增熹后来成为民国政府中央银行高级职员,他称汤国梨为姨,章太炎先生曾有对联赠他:“河东世擅鹓雏誉,江左人瞻竹箭才。”草书七言,上款是“吟荪嘱书”,下款为“章炳麟”,钤印两方“章炳麟”“太炎”。
所以,汤国梨父亲是湖州中山汤氏人。汤国梨出生在上海,童年时随父亲辗转在江阴、汉口等地。汤国梨晚年自号“苕上老人”,曾作诗《有怀故里》:“少孤多难飘零久,白发萧然未得归。梦里苕霅烟水阔,故乡虽好故人稀。”“苕上”“菰城”“苕霅”,都是湖州之称。
所以说汤国梨为湖州人,也是有理有据的。
第二个问题:汤国梨母亲到底姓沈还是姓邹?
有一张许多人都看到过的相片,是汤国梨与章太炎新婚不久,与娘家人的合影。新婚夫妻站在后排,前面一左一右两张太师椅上,端坐着两位老太太。照片下的说明是“1913年夏天章太炎、汤国梨婚后与汤国梨的两位母亲沈太夫人和邹太夫人的合照”,据章家后人辨认,章太炎身前坐着的是沈太夫人、汤国梨身前坐着的是邹太夫人,以左为尊,故沈太夫人为尊,而邹太夫人为次。
1913年夏天章太炎、汤国梨婚后与汤国梨的两位母亲沈太夫人和邹太夫人的合照
“两位母亲”这样的说法,普通人一定是难以理解的。那么,汤国梨母亲到底姓沈还是姓邹呢?
此事,说来话长。
湖州归安与嘉兴桐乡相邻,两地百姓往来频繁。在湖州归安汤家,有一个青年名叫汤其澄,成年后娶了桐乡炉头的沈家姑娘为妻。炉头在乌镇附近,属于乌镇近郊。这便是汤国梨父亲与桐乡沈家的婚姻。
炉头旧称柞溪,这样两个名称,至少传递出这个地方的两个信息。一是,此地多有柞树,多到成为一种特产,成为一个地方区别于其他地方的标识;二是,炉头之名,得之于此地的冶铸产业。明初以来,此地冶业发达,主要生产铁釜、铁熨斗等。特别是龙凤熨斗,乃沈亦昌冶坊的招牌产品,多年畅销大江南北。这沈亦昌冶坊,便是湖州青年汤其澄所娶的妻家——桐乡沈氏的产业。
沈氏是当地望族,在炉头冶坊名声很大,在乌镇也有房屋产业。巧的是,沈氏先祖沈济,也是湖州人。桐乡卢学溥《乌青镇志》记:“考炉镇冶坊,始于明嘉靖间,有沈济字绣川者,自湖州迁居炉镇,创始开设沈亦昌冶坊。”
沈济,即沈氏在桐乡的先祖,至汤国梨父母一辈时,沈家更兴盛了。相比已衰落下来的湖州汤氏,沈夫人娘家家境比汤家优渥许多,汤其澄在事业上可以仰仗岳家,这婚姻可算是他人生中的一大助力。而且,沈夫人也温柔、善良、正直,堪称贤德。然而,世事始终没有十全十美的,他们美满的婚姻有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与汤其澄成婚多年,沈夫人却始终未能生育,成了这个家庭最大的缺憾。温良的沈夫人,在心中动起了为丈夫纳妾的念头。
某年灾荒,镇上来了一家姓邹的逃难人家,拖儿带女一大家子。哀哀可怜到了乌镇,在汤其澄家暂歇几天。沈夫人是个仁慈的妇人,看到那人家有个相貌清秀、勤快朴实的姑娘,心中一动,就向那家父母提出来,能否将姑娘留下,给丈夫收作偏房。一来免去了姑娘家逃难的辛苦,也给邹家减轻负担;二来给丈夫收作偏房,也有望生儿育女,为汤家传宗接代。
那个时代,家中正妻大夫人为了给夫家传宗接代而亲自张罗给丈夫纳妾,娶如夫人,似乎是理所应当且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就如当年收视率很高的一部电视剧《橘子红了》中的故事:清朝末年,江南小镇,归亚蕾饰演的大妈(容家大太太)因为不能生育,亲自选中佃家的女儿——周迅饰演的秀禾来做老爷的妾室,大太太操办喜事,把秀禾娶进容家,为寇世勋饰演的容家老爷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邹家姑娘就这样被沈氏夫人留下,给汤其澄做了偏房。邹氏聪明能干,多年贫家生活练就一把过日子的好手,她感恩沈夫人的收留,也真心实意待汤其澄好。岁月静好,邹氏在家里,就与善良大度的沈夫人姐妹相称。
从此,汤其澄凡外出谋生,便是邹夫人相随服侍。1883年9月24日,跟随丈夫在上海做工的邹夫人,生下了一个女婴,这是汤其澄与邹夫人的第一个女儿,取名汤国梨。父亲又给汤国梨取了个乳名,唤作“引官”,希望她能引来一个男孩子,才好圆满了邹夫人为汤家传宗接代的初心。后来,“引官”引来了妹妹汤国槃后,邹夫人终于为汤家生下了一个男丁。“引官”汤国梨引来了个弟弟,父亲给弟弟取名汤国棠。
汤国梨与家人合影(左1弟弟汤国棠,左2母亲沈太夫人,右1妹妹汤国槃)
汤其澄给儿女们取的名字很有意思,梨、槃、棠,皆以木为底。没有资料记录过他的文化程度,然而按湖州汤氏世代经商的家世,以及常年走南闯北做生意的能力,应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的。也许是家谱到这一代,正是“国”字辈,并且以“木”旁的字取名;也许汤其澄自己漂泊在外半生,内心终究有着回家乡扎根的愿望。他希望儿女辈,每个人都能和树一样,根系扎实,开花结果,开枝散叶。
邹夫人也是个宽厚、善良、正直、知恩图报的女子。虽然常年是她随着丈夫四处谋生,一家五口温馨和睦,但她从来没有忘记在乌镇还有个沈氏姐姐。是沈氏姐姐在她颠沛流离之时收留了她,给了她一个家,一个勤劳聪明的丈夫,三个聪明可爱的儿女。故而,虽然汤其澄多年辗转谋生,从上海到江苏再到湖北,沈氏夫人常年不在身边,但汤家姐弟三人,从出生起就知道,除了身边的邹氏母亲,他们还有一个姓沈的母亲,在老家乌镇。
这就是汤国梨有沈氏与邹氏两位母亲的由来。
汤国梨九岁那一年,他们一家五口在湖北。父亲汤其澄本在叔叔的茶叶店里帮忙,谁知突然患病去世。邹夫人只好带着儿女三人,回到了乌镇,并投奔沈家。从此,沈夫人便和她一起,抚养姐弟三人长大。
失去了丈夫的沈夫人,在乌镇也只能依傍着娘家生活。所幸沈家家大业大,面对两位寡妇带着三个孩子,沈家对一家孤儿寡母处处照顾帮衬。就这样,沈氏与邹氏两位母亲,相依为命,在小镇勤俭度日,拉扯着汤国梨、汤国槃、汤国棠三姐弟,慢慢地长大成人。
据汤国梨的后代说,他们从小称邹夫人即汤国梨的生母为“好婆”,称在乌镇的沈夫人为“桐乡老外婆”,称资助汤国梨读书的沈和甫舅舅为“桐乡老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