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定军山(一月)
一、秦岭深处
抬头望向远处,刘备的目光中充满疲倦与忧郁。
视野可及之处,有大山、大河及雄关。大山是秦岭,大河是沔水,雄关是阳平关。此时是东汉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底,正值深冬,山里的风飘忽不定,异常尖厉,生冷而倔强,有如刘备此时的心境。
秦岭,这个名字此时已经有了。在此之前,秦岭通常称作“南山”,《山海经》和《禹贡》均有提及。《汉书·地理志》载:“秦地有南山。”《汉书·东方朔传》载:“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汧、陇以东,商、雒以西,厥壤肥饶。”至于“秦岭”之名,则始于汉代地方志《三秦记》:“秦岭东起商雒,西尽汧千陇,东西八百里。”《文选》为班固《西都赋》注解:“秦岭,南山也。”推测起来,“秦岭”名称的使用应是从秦朝或汉朝开始的,大概是因为秦王朝的强盛而使“南山”改称“秦岭”。所以,在刘备的作战地图上,这一带的群山都被标记为“秦岭”,但它的疆界与现在大概念中的秦岭有所不同,当时还仅限于今陕西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其具体范围,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
秦岭将关中与汉中隔开,阻断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山中有限的几条道路均缘河谷而行,自东而西分别有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陈仓道,它们上负千仞绝壁,下临激流深渊,盘桓于山谷之中,既有石板道,又有木栈道,大多崎岖难行。而汉中与蜀地之间也大体类似,中间隔的是巴山,也有几条古道相通,其中有一条是金牛道。这些道路如同秦巴山地中的血管,一旦隔断,轻则伤身,重则绝命。
陈仓道、褒斜道与金牛道在一处关隘相交,它的名字叫阳平关。这里不仅是北上关陇、南下巴蜀的关键节点,而且因为它紧邻沔水,也就是今汉江,所以它还是向东通往汉中腹地的门户,自古有“蜀之咽喉”“汉中门户”及“汉中最险无如阳平”等说法。对于阳平关的战略意义,《隋书·地理志》是这样描述的:“西控川蜀,北通秦陇,且后依景山,前耸定军、卓笔,右踞白马、金牛,左拱云雾、百丈,汉、黑、烬诸水襟带包络于其间,极天下之至险。蜀若得之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将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扩土地;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汉末阳平关具体位置何在?有不同看法:一是认为在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阳平关镇,其附近有宝成铁路阳平关火车站;二是认为在汉中市勉县武侯镇莲水村。这两个地方相距较远,有数十公里之多。哪一个才是汉末的阳平关呢?这一点可参考卢弼的《三国志集解》。四年前的建安二十年(215)七月,曹操曾率大军来过阳平关,《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 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在该记载下,《三国志集解》有若干条引注及按语:
沔水又东迳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迳张鲁城东。……因即崤岭,周回五里,东临浚谷,杳然百寻;西北二面,连峰接崖,莫究其极。从南为盘道,登陟二里有余……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其城西带浕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水经·沔水注》)
阳平关在汉中褒城县西北。(杜佑曰)
褒谷西北有古阳平关,其地在今梁州褒城县西北。(章怀注引《周地图记》)
白马城在陕西汉中府沔县西北,即汉阳平关也。(《一统志》)
《一统志》,阳平关在宁羌州西北一百里,关城东西径二里,南倚溪公山,北倚嘉陵江。古阳平关即白马关,在沔县界。今关乃古阳安关城,盖近代改置阳平关,仍汉旧名耳。《明统志》以为即古阳平关,误。(会贞按)
据以上记载及卢弼综合考证,可知汉末时阳平关、阳安关是两个地方。宁强的阳平关其实是汉末的阳安关,即“宁羌州界”的那个阳平关,而汉末真正的阳平关在“褒城县西北”,即今汉中勉县武侯镇附近。勉县在汉末时称沔阳县,今汉中市区在当时为汉中郡府治南郑县所在地。勉县与汉中相距约五十公里,从军事战略考虑,这个距离并不算远,且中间多是地势较平缓的汉中盆地,轻装骑兵多半日即可到达。阳平关一旦失守,汉中郡的中心城市南郑也就危险了,这是阳平关成为“汉中门户”的原因。
阳平关周围形势图
曹操上一次来这里为的是征讨盘踞在汉中近三十年的张鲁。一开始,曹军在阳平关前一度束手无策,张鲁的部将张卫、杨昂等人率兵数万在阳平关前横向筑起一座石城,有十多里宽,挡住了曹军的进攻。来汉中的路上,曹操曾向当地人询问阳平关一带的地形。据《魏名臣奏》记载,有人告诉曹操,阳平关地势一点都不险要,关前南北两山相距很远,不易把守。但到了阳平关,曹操看到的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不由得感叹:“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意思是,别人转述的未必都是真实情况啊。
这一仗被称为汉末三国的第一次汉中之战。此战中,曹军总兵力约十万人,张鲁的总兵力约三万人。但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人多并不是最有利因素,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曹军死伤惨重。曹操感叹:“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如何?”(《魏名臣奏》)意思是,打了三十年的仗,还从来没有这样受制于人的。曹操决定撤兵,命令下达到夏侯惇、许褚所部,但撤退途中夜里误入敌人兵营,敌人不知究竟,以为曹军攻营得手,居然四散败走,阳平关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曹军攻下了,之后张鲁投降,汉中为曹操所得。曹操离开汉中前任命夏侯渊为都护将军,率张郃、徐晃所部留守汉中,另派丞相长史杜袭以驸马都尉身份负责处理汉中政务。汉中郡之前已被刘焉改为汉宁郡,曹操下令恢复汉中郡,将汉中郡的安阳、西城等县分出来设置西城郡,将锡县、上庸等县分出来设置上庸郡,分别设置郡太守和都尉。
曹操夺下汉中前,刘备刚刚从原益州牧刘璋手中夺取了成都。刘备自任益州牧,而汉中是益州刺史部所辖的一个郡,现在归曹操所有,刘备心有不甘。更重要的是,汉中历来被视为成都平原的军事缓冲带,汉中不在手中,成都平原便始终受到威胁,如果敌人从汉中突然发起进攻,留给成都的反应时间就很有限了。反之,如果汉中掌握在自己手中,敌人想从北边进攻益州的话,就得先过汉中这一关,这就给成都方面做好防御赢得了时间。故此,诸葛亮、法正等人都主张主动对汉中发起攻击,从曹操手中把汉中夺过来。《三国志·法正传》记载,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向刘备详细分析了局势: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在法正看来,曹操一举收服张鲁,占有汉中,没有借此势头进图巴、蜀,只是留下夏侯渊、张郃屯守,自己率军北还,这并不是他战略目光短浅,也不是力量所不及,必然是他的内部出现了问题。法正认为,以夏侯渊、张郃的才略还无法胜任帅才,如果率大军前往征讨,必能攻克。攻克汉中后,在那里发展农业,积蓄粮谷,然后寻找机会,上可以彻底打败敌人,重振汉室;中可以蚕食曹魏的雍州、凉州,广泛开拓境土;下可以固守于要害,与敌人展开持久战。法正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然而,出兵汉中毕竟事关重大,所以刘备有所犹豫。刘备最担心的可能是曹操会率大军增援汉中,到那时该如何应对?所以必须做出周密准备,才能保证此战的胜利。
建安二十三年(218)春天,刘备经过大量准备后正式出兵汉中,发起了汉末三国的第二次汉中之战。刘备命诸葛亮留守成都,负责后勤供应和补充兵员,自己率主力北上。刘备把大军分成东、西两路:东路由自己亲自率领,属下有法正、赵云、黄忠、魏延等,由成都北上,直取汉中;西路由张飞率领,包括吴兰、雷铜等部,向西攻击汉中的侧翼,目标是下辩。下辩在今甘肃省成县一带,位于汉中郡的西邻,属曹魏武都郡,那一带羌族人聚居,考虑到马超在羌人中有很大影响力,刘备让马超随张飞行动。负责镇守汉中的夏侯渊得知消息后,赶紧向远在邺县的曹操报告,曹操派曹洪、曹休率一支人马前去增援。
刘备这一路以法正为军师,将领包括黄忠、赵云、魏延等,人马很快到达阳平关前,做出了攻打汉中郡的态势。夏侯渊不敢大意,一边与张郃、徐晃等移军于阳平关一带,阻挡刘备的进攻;一边再次向曹操报告,请求进一步增援。夏侯渊指挥张郃、徐晃等挡住刘备的猛攻,让刘备没有太大进展。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去断绝马鸣阁道,夏侯渊派徐晃阻击,把陈式打败。刘备又从广石发动进攻,张郃坚守广石,刘备攻之不克。仗打得很激烈,《三国志·张郃传》记载:“备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广石即广石戍,是一处驻军的要塞,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广石戍在陕西宁羌州沔县西,与阳平关相近。”刘备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四月到达阳平关的,他显然没有曹操运气好。在同样的地点,刘备遭遇到顽强抵抗,直到年底仍被拒于阳平关外。
于是回到了开头那一幕。刘备望着眼前的阳平关,心中充满不安。为此战,刘备已倾尽全力,所以势在必得,战事却并不顺利,怎能不让他烦闷呢?更要命的是,时间对刘备极为不利,如果迟迟不能攻下阳平关,曹操率领的大军将随时开到,那时他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不要说夺取汉中,就是能不能安全撤回去也都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