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源之路:黄存才与宏源精工车轮股份有限公司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1 浚县有个黄新庄

2022年的黄存才,年届70岁,已过了古稀之年。

虽然时隔半个多世纪,但他对于童年生活,依然记忆清晰。

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有今天的事业,全倚仗他善良而淳朴的母亲及严厉的父亲的教导。

倘若寻找这些岁月的珍珠,需要从黄存才6岁那年因吃不饱饭逃学开始。

…………

河南北部有个县,名浚县。浚县城内有两座高高凸起的山对峙,像两个掺了酵母发的大馒头,东边的叫大伾山,西边的叫浮丘山。城里城外有两条河,全都被郦道元记入了《水经注》,一叫卫河,一叫淇河,两水全都围着浚县环穿。可以说,浚县,有山城的韵致,但略去了崎岖;有平原的安逸,又多出些嵯峨。

在浚县的东部,有黄河改道留下的古道遗迹。那里平铺和囤积着上万吨重的黄沙,铺展着浚县几十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距县城东北9公里处一片凹地内有个有着五六百年历史的古老村子,名叫前曲河。村民们的先祖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大槐树迁来的,这一点在建于村内清嘉庆年间的祖茔墓碑上清晰可见。

每年夏汛,村子被汤汤大水灌满,有几户人家就跑到南边的高地上躲雨。慢慢地,有几位聪明的村民意识到将家搬到南边的高坡上就能躲避水灾,不必年年往高地上跑!就这样,村民纷纷到高坡上垒屋建院,撤离凹地。过了三五年,在高坡上慢慢就形成一个新的村落,由于黄姓占大多数,唤名黄新庄,慢慢地,黄姓及谢姓成为黄新庄的大姓。

民国时期,黄新庄属善堂乡(今善堂镇),行政区划归滑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划归浚县。

在黄新庄周边分布着许多村庄,东边一里地是沙嘴,三里地是陈村;东南几百米是花庄;北边二里地是曲河、三里地是了堤村。由于联姻、投亲靠友或不改姓的女婿入赘等因素,黄新庄内慢慢出现陈、花、马等姓。

大概到了明清中期,黄氏一族由几户富裕人家出钱、出粮食,村里人出劳力,仿着浚县城墙的样式在村子四周建起了高高的寨墙,并分别在东、西和北面开了寨门,可能由于南边荒无人烟,出于安全的考虑,就没在南墙上开寨门,只是在农忙时节,村民为走近路,就在南墙上临时扒开一个小豁口出入,农忙过后便重新垒上,这成了黄新庄每年的独特风景。

寨墙上栽植着合欢树,每到春天,小小的紫色绒花一开,就将整个黄新庄染成了紫色,深浅不一的紫色,让人陶醉。寨墙外,就是三米多宽、三米多深的水沟。

平时,寨门都派有专人把守,供人进出。每到晚上,有三五村民在寨墙上或寨墙下巡逻打更。富裕一些的人家,还雇来几个保安看家护院。慢慢地就有几个懂些拳脚、会些套路的武术师傅被聘到村里,教授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渐渐地,村里就形成了尚武传统。

相传,原本村里没姓花的,只是在寨外不远处有个由几户花姓人家组成的花庄村。民国时期,社会动荡,兵患匪患横行,花庄村村小势孤,有几户人家带上全家背井离乡。1937年七七事变后,常有日本鬼子来花村袭扰,村民备受欺辱。由于黄新庄寨墙高大,戒备森严,加上人口多,是个大村,日本兵轻易不敢来黄新庄。看到黄新庄相对安全,为保护全村老小,花庄人一合计,征得黄新庄同意,纷纷搬进寨子“暂住”,从这时起,两村合成一村。

从地形上来说,黄新庄位于绵延十几公里的黄河古道边,有“金沟灌玉瓶”之称。往东一出村子,就是沙窝口,沙窝口往里去,就是一望无际的沙窝窝。

村子往西北,则是遍地沙丘。沙丘高的有四五米,低的有两三米,沙丘连着沙丘。在这片沙丘里,长满了藤条和杂树,还种植着一排排枣树、杏树、桃树。春天桃红,杏白。夏天,枣树、桃树枝条非常繁茂,夏天出产黄黄的杏、粉红的桃,加上蝉鸣鸟叫,生机盎然,秋天红黄绿相间的金丝小枣挂满枝头,供给全村人红枣吃,还有很多人家在西北沙窝窝里种点西瓜和甜瓜,西北沙丘俨然成了黄新庄的风水宝地,也成了黄存才儿时的“伊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