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衡的中华
引子 名字的故事
城市身份的确立从命名开始。
名字是城市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解释,具有多重身份的城市往往拥有多样的名字。
比如伊斯坦布尔,它曾经叫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庭与奥斯曼帝国在不同时段拥有过它,名字就是它曾经属于过的不同文化与政治权力所赋予的印记。
但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城市,像南京这样,拥有过如此多的名字。
据不完全统计,它曾有70多个名号。
你完全可以想象这些名字背后权力的博弈、洗劫、更迭与变革,文化的占有、毁灭、融合与新生,这样疯狂而深刻的过往至今仍然影响着城市的走向。
在永嘉之乱中诞生的“建康”与大宋灭亡后出现的“集庆”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气质,作为吴楚争霸前沿哨所的“金陵”与民国桨声灯影里的“金陵”既有历史深处的共鸣,也有迥然相异的氛围。
南京从无名的台地,到春秋时期的棠邑、越城,再到秦汉时期的秣陵,因为天下格局的向心力,被吸纳进华夏的圈层里,一步步成为中华的一部分。一些视野广阔、洞悉其未来的人塑造着它的面貌,令它踌躇满志。而孤注一掷的冒险者也曾让它一败涂地,每一次转折都令它不得不在新的名字里重新登场。
政治目的曾修改过它的面貌,某些建筑因为其承载的意义被拆除,以至于两千五百多年的建城史,地表只留下了六百年的物质痕迹。那些更久远的记忆,因为其曾有过的强烈情感与卓越风华,则伴随着城市的名字成为它精神意义上的气象,被人们铭记。
当我们再谈起这座城市的历史时,精神上的六朝、物质上的大明、建筑里的民国都成为它最鲜明的表征。
两千多年前,当楚威王将它命名为“金陵”时,他就对这座城市寄托了美好的期望;而秦始皇将它改名为“秣陵”时,则充满故作不屑的轻视。它叫“石头城”时是兵家必争之地,而叫“扬州”时,则已淹没了辉煌。
◇出土于东晋晚期的石头城遗址的铭文砖佐证了石头城真切的地理位置
孙权第一次将它作为帝王大业的起点,它得名“建业”,而西晋的弹压则为它更名“建邺”。当中原衣冠南渡,华夏薪火不得不在这里代代相传时,它又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建康”。饱经战火蹂躏、几度覆亡重启后,它又有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名字“江宁”。
然而,一个山水照应着权力终极密码的城市,注定在以天象为至高法则的时代,是无法“江宁”的。在隋文帝平荡耕垦的完全摧毁下,它被改名为“蒋州”。统治者对它的忌惮与刻意轻蔑的姿态在名字里渐次浮现,比如“异州”“归化”……
它给了一些人幸运,元代皇帝元文宗因为城市给予过他的顺遂岁月而称它为“集庆”,明代皇帝则因城市开启的新纪元而认它作“应天”。最终,在“南京”这个称呼里,它睥睨六合,统率天下。
数千年,它无数次被争夺,仅仅作为首都就曾被攻破过十余次,6次重建,5次被屠城。它从来没有像它的名字一样和平过。与耶路撒冷这个“宗教的角斗场”相比,南京过去曾是“政权的争夺地”。
每一个变化的名字背后都是不同的权力博弈,每一场博弈的背后都免不了死亡与屠戮,而无数次绝望之后,城市总是再一次迎来希望。
历史上的南京要么牵制天下,要么被权力中心忌惮、压制。它见证了中国大部分的历史进程,也影响了华夏近千年的权力格局,它曾是中华平衡的中心点,权力斗争的角斗场,思想争锋的对峙前线,也是宗教、文化、政治所集中滋养的聚焦点。
当北方战乱时,这里的砝码就加重,让中华仍能在南北相望中继续。当北方安定、华夏政权稳定时,这里的砝码就被抽取,它变得似乎无足轻重,却保证了整个中华的精微持衡。它是华夏延续的制衡点,当它的能量越来越大,而终成东南财会时,它又成为这个平衡点的中心,辐射整个中华。
一代代官僚与缙绅为这种辐射而努力,为国家织造出平衡的局面,好让整个国家在中央的管制下,以一种均匀的状态缓慢前行。当这种平衡被来自海上的新鲜力量击溃时,城市也开始了新的叙事。
事实上,这片土地历史上所有的争锋、博弈、屠戮、融合与平衡,都在完成一种观念上的中国,城市的名字只是这种观念的表达之一。
你只有理解了这种观念,才能真正理解南京对于历史的意义,也只有理解了这种观念,我们才能明白我们何以是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