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其实每个人都很独立
今天凌晨十二点半,闺女她爸发消息给闺女:你到曼谷啦?
闺女爸经常通过我微博了解闺女动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早把她爸微信删了,所以他潜水看我微博。我说我把他微博屏蔽了,不让他看。闺女说还是让他看吧,能知道我在干嘛,我经常跟他聊天没话说。
我跟闺女经常通一两个小时的视频,了解闺女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变化和进步,闺女看个电影都能跟我讲半小时电影内容,分享观后感。
有一次闺女从网上买电脑椅,有两款拿不定买哪一个,就问她爸,也问我,哪个好看。
她爸说那椅子得自己组装,你得确保找到安装工人,美国人工很贵的。闺女说我自己能装。她爸说你装不了。
闺女买了电脑椅,第一时间跟我分享了里面带着工具,自己安装好了,她得到了室友,学校老师和陌生女同学的帮助,我发微博分享了这件事。
我问闺女,你跟你爸说了你安装好了吗?
闺女说:我没跟他说,因为说了也没用,下次他还是觉得我不行。我觉得我自己行就可以了,无须跟他证明。
她爸看了我的微博,问闺女:你买了那椅子了?
他并没说闺女自己装上的,真厉害,是他判断错了。
她从小到大,她爸就觉得闺女这不行、那不行,我鼓励孩子的同时,她爸在拖后腿。孩子很多次做到了,但下一次她爸还是习惯得觉得她不行。
在闺女高中毕业典礼上,我遇到她爸,她爸看着优秀毕业生说:人家孩子为什么这么优秀?
我说:人家孩子爸肯定没有说孩子不行。你以后不要再说闺女不行了!!!
孩子爸说:不是我说她不行,是她真不行。
关于此事闺女跟我谈过说:她能做到的事,她爸不相信她能行。
我专门给闺女做了辅导,我说:你爸并不是针对你,他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自卑,骨子里他觉得他自己不行,又觉得你是他的孩子,有他的DNA,所以你跟他一样不行。这种不行,实际上是他对自己的不自信,与你无关。
我跟你爸分开,那是我和他的链接出了问题,但你爸跟你的链接是不变的,他永远是你爸。
你爸是爱你的,周末你睡懒觉不起床,你爸怕你饿着,你15岁了,他把粥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喂你吃。
虽然我一直反对他给收拾书包,拿水瓶,喂饭,给你系鞋带,影响你自己的动手能力发展,你的磨蹭就跟这有关。
但这是他表达爱的方式,因为小时候他奶奶就是这么对他的,给他穿鞋穿衣服,是他唯一感受爱的方式,所以他用这种错误的方式爱你,但他还是爱你的。
这些年周末他开车接你去他家,你还经常迟到,让他在小区门口等很久;周末带你逛商场,买衣服买鞋;他还帮你辅导功课;他年薪几十万,需要养着父母,股票还亏损,还拿出这么多钱分担你的学费,很不容易。我们认识的一对北京人,孩子2岁时离婚了,离婚协议书约定爸爸每月给孩子1000块抚养费,10年了一分没给。从这角度,他也是个够意思的爸爸。闺女说他还给我做好吃的。说完闺女就哭了。
此后闺女释然了,不用向她爸证明她行,每次她爸说说她不行的时候,她意识到她爸自己又不自信了,她就不会再受到伤害。
有时候我吐槽前夫哥,闺女跟着应和两句,我立刻制止她,我说我骂我前夫呢,你不许说你爸,他对你挺好的。我一直给闺女洗脑,她爸是爱她的。
闺女知道她妈是爱她的,她爸也是爱她的,有爱的孩子就不会向全世界寻找爱,每天都是幸福的,有精力去探索世界,去做她喜欢的事,否则内心只关注被爱。
有一个亲子互动的题目,让孩子给父母打分,父母给孩子打分。我问闺女0到100,你给我打几分?她说给她爸打100分。我就放心了,说明父爱在她那是爱意满满。闺女给我打10000分[偷笑],说不能限定在100分。
有些离婚的妈妈因为太恨爸爸,不让孩子见爸爸是不对的,这会害了孩子。孩子缺失父爱将来会影响他们的婚姻,去向伴侣那里寻求父爱。
因我原生家庭创伤造成我婚姻的不幸,我尽可能的减少我给女儿带来她原生家庭的创伤,我一直在努力,通过不断学习,通过心理辅导,通过反思,一边疗愈自己,一边治愈孩子。
说实话,孩子爸仍然无意识地对孩子有负面影响,只是我一直在给孩子赋能,去抵御这些影响。毕竟她还是个孩子,做不到完全不受影响。所以让她去美国上学,远离她爸,对她来说是件好事。
我接她回家的路上,她跟我说:我很努力地把分数往上拽。有一门从八十多分提到了九十点几分,90分以上是A,90以下就是B了,我很努力。
我说;真好呀,有一点点进步就是好的,真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
听到闺女这么说,我真的很欣慰。我告诉她,只要她继续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而且,她爸爸虽然有时候会拖后腿,但他的爱是永远不会变的。闺女听了我的话,微微一笑,说:“我知道,我已经释然了。”
我问闺女,她在美国有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闺女兴奋地告诉我,她在学校参加了一个戏剧社,还和室友一起做了一次烧烤。她说这些经历让她觉得生活很美好,也让她更加自信了。
聊到晚上,我和闺女一起看了她在美国拍的照片。看着那些美丽的风景和欢乐的瞬间,我们不禁感叹,孩子长大了,也独立了。我相信,她会越来越好,也会越来越幸福。
至于闺女爸,我希望他能慢慢改变自己的观念,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一味地挑剔和否定。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需要我们用爱和理解去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