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在“战位”上的罗阳
1999年,我国从乌克兰购买了苏联时期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历经千辛万苦的改装,2012年9月25日,更名为“辽宁舰”的航空母舰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它是中国的第一艘航母,但拥有了航母,不等于拥有了航母的强大力量,因为航母的真正威慑力在于其强大的舰载机进攻能力。
如果解决不了航母舰载机的研制、起降、联合作战等问题,航母就是“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发挥不出实战能力。为推进航母舰载机的研制与使用,尽快让航母形成战力,航空人付出了大量心血与汗水,有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倒在航母舰载机“战位”上的罗阳,就是我国航母发展史上不能忘记的英雄。
坚持航空报国是罗阳的奋斗目标
罗阳,1961年6月29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父母都是军人。罗阳从小性格谦和宽容,对人友善,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王”。他打小聪明伶俐,逻辑思维能力强,喜欢对不明白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玩滑轮车,他就思考能不能再给滑轮车装上方向盘。父亲看他动手能力强,就指导他学习组装收音机等,有意识地培养他的兴趣爱好。
1978年,17岁的罗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学的专业是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高空设备专业。大学期间,罗阳勤奋刻苦,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表现都非常优秀。提起罗阳,他的大学老师郑彦良教授自豪地说,罗阳是最让他骄傲的学生。郑教授从事教学工作12年,培养了1000多名学生,而罗阳是他最看好的三个学生之一。
1982年,罗阳本科毕业,当时正赶上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后,我国裁军百万,并不断缩减军费开支,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在多重冲击之下,当时的军工行业整体不景气,军工研究院所的许多科研人员都忙着跳槽或下海经商。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罗阳始终能够稳住心神,抵住诱惑,守住本心,坚守在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这个科研重地,一干就是20年。
2002年7月,罗阳因工作能力出色,被组织调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集团)工作,担任党委书记、副董事长等重要职务。5年后,罗阳成为沈飞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
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飞机研制生产基地,在罗阳担任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实现了多个型号飞机的首飞。在罗阳等一大批航空人的努力下,中国航空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到形成完整的自主研发、制造、试飞产业链条;主要机型从屈指可数,到形成多品种、跨时代的产品谱系……这一系列奇迹的背后,有罗阳这样千千万万的航空人的执着与坚守、热情与梦想。
面对成绩,罗阳却表现得异常低调。他既不追名也不逐利,甚至在同学聚会上见过多次面的同学,既不知道他是沈飞集团的董事长和多个重要机型的设计牵头人,也不知道他曾经获得过“航空报国金奖”等航空领域内的大奖。
以透支生命的代价推动航母舰载机的研发
环顾世界,一个真正的大国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海军,一支强大的海军离不开先进的航母战斗群,先进的航母战斗群离不开一流的舰载机。
歼-15舰载机是为满足在航母上使用而研制的一种远程、重型、超声速、高机动性的固定翼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具备昼夜起降和综合攻防能力,是我国航母的“牙齿”和“利刃”。当然,拥有一款这么优秀的航母舰载机,并不代表着航母已经形成战力并具备强大的威慑力,关键是要尽快地实现着舰起降,实现舰载机的综合作战效能。
2012年11月23日,随着一阵巨大的轰鸣声,歼-15舰载机——我国第一代多用途舰载战斗机——成功降落在辽宁舰的甲板上。航母上所有人为之欢呼雀跃,激动地相互拥抱,有的技术人员拿掉眼镜擦拭自己的泪水。舰载机成功着舰,这是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国人对这一天的到来期盼已久。
歼-15舰载机研发项目总负责人罗阳脸上露出了笑容,从当年受领这一任务就开始紧张不安的心,此刻终于平静了下来。这一刻,罗阳已期盼了多年,这一刻,也引领着他奋斗了多年。
辽宁舰服役仅两个月,歼-15舰载机就成功实现在航母上起降,这一消息引起了西方的极大关注,此前西方媒体普遍预测中国舰载机的成功运用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舰机融合需要自主创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面对国外技术封锁,我国的航空人走上了自主研发这一条路。没有经验,我们就自己摸索;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我们就自己来研发。
从舰载机项目的立项,到飞机装配、整机试验、可靠性试验、飞行试验等全部过程,罗阳都亲临一线,一丝不苟,他与团队成员一起打磨整改,确保不出任何问题。从设计到新机下线,舰载机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堪称中国航空史上的奇迹。
奇迹背后,是罗阳对自己生命的透支。在罗阳去世的前两年,他一直坚守在工作一线。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1个小时,这是他工作的常态。在最后冲刺的一个月内,罗阳的工作强度达到了顶点,每天工作近20个小时,工作节奏从“711”变成“720”,他像在以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罗阳时常挂在嘴边的,是航空人爱说的那句话:“既做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辛苦。”
功成之时,他却倒在了“战位”上
2012年11月25日上午,胜利完成首次舰载机着舰任务的辽宁舰慢慢驶入大连港。沈飞集团的部分工作人员闻讯纷纷赶到港口祝贺,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军在辽宁舰上向码头望去,激动地对罗阳说:“你快过来看,沈飞的伙计们在向你招手呢!”罗阳倚靠在窗边,手捂着胸口,脸色苍白,轻声地说道:“算了,我有点不舒服。”
孟军看他状态有问题,不禁担心地问:“要不要找医生看一下?”罗阳摇摇头说:“没事,下舰再说吧。”
辽宁舰靠岸后,罗阳慢慢走下舷梯,他强忍着身体的不适,跟前来迎接的一整排人挨个握手。谁也不曾想到,这竟是他们与罗阳的最后一次握手。
一个多小时后,急救车风驰电掣般载着晕倒的罗阳奔向大连友谊医院。在离急诊部不到100米的地方,罗阳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罗阳的妻子王希利悲痛地呼喊:“罗阳,你太累了!”在场者闻之无不动容,人们实在无法接受他就这样匆匆地走了。罗阳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千万网民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深切哀悼……
罗阳因公殉职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出了重要批示:“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一时间,全国上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赞颂英雄罗阳的热潮,媒体饱含深情地报道他的事迹,网民自发为他点燃悼念的烛光,更多人向他投去致敬的目光。
为表彰罗阳的先进事迹,2012年11月30日,国务院决定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2013年9月,罗阳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罗阳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罗阳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那些为民族和国家做出贡献的奋斗者、开拓者、奠基者,祖国和人民不吝赞美,也永远不会忘记!
激励航空人投身到航空强国的实践中去
罗阳立志以身许国,投身航空事业30年,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推进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和技术升级,在飞机研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防建设的发展。罗阳把自己全部精力和聪明智慧都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真正以生命践行了航空报国的远大志向。
罗阳同志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走了,英雄谢幕海天间。罗阳的溘然长逝,因中国航母舰载机的成功起降而显得更加悲壮。有人问,中国航母舰载机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实现现场起降?我们从罗阳的身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中华民族是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伟大民族,有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当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我们的先辈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奠定了今天我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今天,同样在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战线上,有无数像罗阳一样的奉献者,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名利,把全部的聪明才智都倾注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把国防工业发展和国家安全扛在肩上。他们是时代的奋斗者和开拓者!
今天,罗阳精神成为激励航空人奋发图强、勇攀科技高峰的一面旗帜。沈飞集团的青年员工们自发组成“罗阳青年突击队”,继承罗阳烈士的遗志,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当先锋,立志为建设航空强国贡献自己的一切。
罗阳的事迹告诉我们,千千万万中国人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乘风破浪不迷航,脚踏实地不幻想,面对挑战迎难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