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明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城市是文明发展的宝贵结晶

城市的诞生和发展在世界各个文明发展道路上表现出了强大的共性。全世界主要的古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恒河文明、黄河文明都在文明肇始阶段出现了城市形态。城市是判断一个文明是否出现的主要标志,是文明的宝贵结晶。相应地,城市文明的发展是人类文明演进的结果,反映、折射出人类社会的文明成就,而这些文明成就共同促进着、形塑着城市的发展。

一、文明与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文明的阶段性产物,在文明萌芽之时,城市尚未诞生。在文明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城市作为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逐渐汲取文明的养分成长起来。在最初,城市的建筑体系和风格就深受文明的塑造,它本身也是文明的一部分。文明高度受地缘影响,人类在什么地方建立起文明,就会因地制宜发展出一套与当地地貌特征相匹配的技术和美学体系,再基于此建造城市。在广袤的沙漠里,苏美尔人由于缺乏木材和石料,建立的是泥砖堆砌、放行蓄水式结构建筑组成的城市;在湿润多雨、森林茂密的黄河流域,古中国人为了排热排水,建立起了东方式的夹角屋檐木制结构建筑组成的城市;在森林稀少、石沙遍地的尼罗河三角洲,古埃及人建立的是石料打造的城市;在森林茂密、寒冷多雨的北欧和欧洲中部平原,印欧游牧部落建立的是大型原木搭建的坡型结构建筑组成的城市。

文明发展的过程也是人们对抗自然和联系同类的过程,不同的文明对城市的要求是不同的,这就各自塑造了城市不同的功能展开、区域构架和社会结构。大河边兴起的大河文明长期应对水患,很早就总结出了河水灌溉技术,其城市主要功能是统御广大农业社会,形成政治型和宗教型城市类型。海岸兴起的海洋文明长期展开跨海航行和贸易活动,城市的功能是海外拓殖和贸易活动,城市向着商贸型的方向发展。比如,两河流域是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地形开放、无险可守,人们面对的是繁茂的商业贸易和残忍的部族战争,导致现实生活急剧动荡。于是两河流域文明编制法典惩治败类、维护商业秩序和世俗权力,这就使两河流域的城市是一种世俗商业性的城市类型33,巴比伦空中花园和高耸的城墙昭示着世俗的权威。古埃及则相反,古埃及地处欧亚大陆文明世界的边缘,单一文化贯穿土壤肥沃而河水泛滥多变的尼罗河流域,因此古埃及人面对的是农业治理和社会治理问题,这就使得宗教文化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古埃及统治者法老世俗权力至高无上,同时也是最高宗教领袖。古埃及人讲究往生和来世,也希望现实风调雨顺,祈求大自然给予沙漠里的尼罗河绿洲沿岸以丰收。这决定了古埃及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宗教性的,宏伟工程都是围绕祈祷诸神的宗教场所和宗教领袖们的陵寝展开的。

随着早期文明的演进,城市发展跟随着文明的脚步。比如,在城市起初建立时,人们有着物与物的交换需求,这样“市”出现了,并一直是城市的核心功能。实际上在许多地方,“市”早于“城”出现——许多城市是由当地集市发展而来,当地的商业文明促成了城市的诞生。每当文明塑造出新的事物和形态,城市都必须对变化做出反应,它相较农村的特别之处才能不断积累生长。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文明边界一直是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几大地理板块内部的各文明激烈对抗下,统治阶层服务于文明扩张的战略部署根本上推动了城市发展格局的成熟。比如,中国周代天下政治中心城市网络初成,就来自于周天子分封万国的诏意。东周赵国诸侯赵武灵王决定向内蒙古河套地区进发,创立云上、雁门、代郡三郡,皆意义非凡——云上是内蒙古第一座封建城市,标志着华夏文明第一次进入内蒙古地区;雁门成为后来两千余年的河北西大门,很长时间是华夏和诸胡的分界点之一;代郡形成新的诸侯法理“代”,后来一直是爵位“代王”领地的核心城市,直至明代。希腊在伊比利亚和北非设置的殖民据点、罗马在各个野蛮地区设置的行省首府、宗教领袖在中东建立的宗教城市都展现了文明发展的内在意志。

二、城市作为文明容器

文明由人创造,人越多的地方,文明的交流和更替也就越快。城市是文明的容器,容纳、承载着人们创造的文明成果。这些文明成果在城市集聚,推动着城市的发展繁荣。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雕刻壁画、创造音乐旋律、举办大型活动。在文明时代,人类创造出来了更多的语言、文化、艺术、习俗,这些文明产物在城市汇聚和交流,塑造着城市社会文化和风貌。比如,在南美洲的印加帝国,印加人传统的祭祀和祈福文化是印加城市的核心,城市结构服务于祭祀活动,城市的艺术设计来源于祭祀文化。而当不同文明形成交叠时,相较农村地区,城市作为冲突的中心往往最先受到影响。比如伦巴底人进入意大利城市建立了奴隶制和封建制共存的新制度,奥斯曼人在君士坦丁堡允许东正教和伊斯兰教并存形成了多宗教城市;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人在洛阳建立起了汉胡融合的新文化,两宋时期辽朝建立了“辽人之法治辽人,汉人之法治汉人”的新法制。

城市作为一个具有物理框架和多重载体的大型体系,成了传承文明的理想场所。城市发展每步入新的阶段,以往的文明符号和内涵会通过古迹、社会风俗、文物、书籍等方式流传下来,汇集融合后成为城市文明遗产的重要内容。对这些文明遗产的传承不仅构成城市知识分子的必修课,也是他们寻求灵感、进行新的创造的资源。他们通读史书或经典,将以往的事物汇入书籍、绘画、书法、声乐、服饰、建筑创造,使城市文化产品兼具古今,也使城市思维充满着历史的思辨。在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城市,城市的建筑沿袭的是古希腊罗马的建筑美学,城市的绘画和雕塑风格沿袭的也是古希腊罗马的现实主义风格,甚至城市的语言依然是古罗马的拉丁语系,而正是这些由古文明成果铺就的城市里,孕育了石破天惊的人文主义思潮。

实际上,城市之所以承载那么多的文明遗产,也是缘于城市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体系,它感受着并记录着每一个文明的兴衰。任何一次文明的大洗牌,基本都是从城市开始。从这个视角来看,文明给城市带来了波澜壮阔的兴衰往事。国家的每一次兴亡更迭,都会重创一批城市,成就一批城市。有些城市历经磨难迎来复兴,有一些则没有,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兴衰都给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历史遗产和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