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多补几刀!
陆文话音刚落,土匪首领附近的几个喽啰便飞身扑了过去。
其中以光头喽啰为首,他冲过去抱住首领的熊腰,其余四人分别制住了首领的四肢,周遭的土匪见此情形,也有些跃跃欲试。
可这首领能够统领数百亡命之徒自然也不是吃素的。
他大喝一声,右手一翻,虎口就掐住了一个喽啰的咽喉。
只见首领手臂之上青筋暴起,喽啰的脖子上传来一声脆响。
那人的身体以一种极其诡异的姿态扭曲在地上,没死,但也活不长了。
刚刚还跃跃欲试的土匪见势不妙,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朱元璋看到后立刻察觉到了不妥,用兵讲究一鼓作气。
若是军心怯战,那就只剩再而衰、三而竭了。
如果不及时拿下首领,情势可能就此反转。
显然陆文也察觉到了现场微妙的气氛变化,只是全然没放在心上。
他看向刚刚第一个转身扑向首领的光头,高声提醒道:
“今日不是他死,就是你亡!还不殊死一搏,更待何时?”
话音刚落,光头便从袖管中掏出一柄匕首,直插首领左腹。
首领左腹立刻泛起了一片猩红。
朱元璋刚想说这少年好计谋,竟然会用激将之法。
可随后便听到陆文不耐烦地吼道:
“你傻啊?多补几刀!”
那光头本来都已经准备松开手里的匕首了,听到陆文的喊声后,便再度握紧了把手,又是猛烈地几刀入腹,首领终于体力不支,倒了下去。
几股鲜红的血液从首领腹部的伤口中流出,颜色也很快变暗,看来是命不久矣了。
朱元璋脸色大变,这小子不仅聪慧,还心狠手辣!
众人经此大变,大都在慌神之际。
土匪们纷纷颓坐地上,喘起了粗气。
朱元璋车队的护卫则是从头到尾没插上手。
陆文趁机上前几步,又确认了一下首领的伤势,确认其必死之后,转身说道:
“割了头颅,送他上路!”
几个喽啰面面相觑一阵之后,便起身准备动手。
割谁的人头不是割?这时候保命要紧!
“且慢!”
朱元璋高声阻止道。
陆文转头望去,一脸的好奇。
这个富贵人家的老爷能有什么高论?
“这位公子,我看你也是书香门第,怎能在此滥用私刑呢?”朱元璋质问道。
陆文看着面前这位雄姿英伟、气度非凡的男人,总是有股难以名状的亲切感。
说话也不免客气了几分。
“那依着这位老爷,该如何处置啊?”
朱元璋见陆文态度有所软化,不似刚刚应对匪徒时的冷漠无情,也有些欣慰。
“这群匪徒既然触犯了国法,自当交由大同府处理,更为妥当”朱元璋说道。
陆文看着这位义正言辞的老男人,不免有些发笑,可终究还是忍住了内心深处的嘲笑之意。
“这位老爷,你的车队刚进入官道,就被这群土匪拦路打劫。这里距离县城甚近,还是九塞重镇大同府的辖区。敢问老爷,什么样的土匪能在此地横行无阻?”
代王朱桂立刻跳了出来,为父亲附和道:
“许是边境流民,落草为寇,以流寇为祸乡里,并非驻扎在此,也未可知!”
陆文转眼去看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脸无奈。
朱桂被这一脸无奈的表情惹得十分不快。
“怎么,本王…本少爷说的不对吗?”
朱桂一时气极,差点自报家门,幸好一撇之下,看到了老爹朱元璋的怒目,吓得立刻改了口。
陆文只以为对面的年轻人见识浅薄,一时恼羞成怒,说错了话,却不疑有他。
他轻声道:“这位少爷,你见过哪里的流寇,手里有弓箭的?”
朱桂知道陆文说的什么是什么意思,弓箭属于军械。
可官府虽然对此有所管制,但弓箭制造之法,民间也有流传。
想到这里朱桂立刻反驳道:
“这弓箭制造之法,民间猎户之间也有传承,没什么稀奇的。”
朱元璋一直观察着陆文的神情,见他依然是一脸的不屑,便意识到了什么。
冲着毛骧命令道:
“毛护卫,把贼人的弓箭拿给我看!“
毛骧领命而去,地上的土匪早就被吓破了胆,乖乖地交出了手里的弓箭。
朱元璋接过弓箭,查看之下,勃然大怒。
弓身赫然印着一行大字:大同卫都指挥使司监造!
“这是军械!”朱元璋怒道。
刚刚就番代王的朱桂立刻冷汗直冒,浑身寒毛直竖。
这事情可大条了!
大同是大明九塞重镇,也是与北元多有攻伐的兵家必争之地。
朱元璋赐藩代王,算是重托,希望他能保护大明疆土,护佑一方百姓。
结果他的藩镇,有流寇作乱不说,手里竟然还有军械。
要不是有外人在场,朱桂恨不得立刻下跪请罪。
见对面的父子二人,明白了其中奥秘,陆文便贱兮兮地追问道:
“现在二位还觉得应该扭送官府吗?”
朱元璋面如黑炭,一时语塞。
朱桂则是浑身颤栗,口不能言。
陆文则继续说道:
“这分明就是大同府养寇自重的把戏,要是将匪徒送往大同府,岂不是放虎归山?”
朱元璋的胡子都气歪了。
这小子说话太气人了!
可是这么僵着也不是回事啊,这么多人看着呢!
要是处理的不好,他这个皇帝可就颜面扫地了。
至于儿子朱桂的御下无方之罪,也只能回头再处置了。
他实在丢不起这个人了!
朱元璋率先打破沉默,只是态度明显和善了不少。
“公子以为当如何处置?”
陆文笑了笑,转身迈起了四方步,缓缓说道:
“祸首无非头领二人,二当家已被我兄弟一枪射杀,大当家身中数刀,也绝无生还之理。”
“割下二人头颅,连夜送往太原府,连同弓箭作为证据一并呈上,案情必然可得昭雪!”
这一番言论,寥寥数语,确让朱元璋震惊。
也让朱桂心中一阵胆寒。
因为陆文说要连夜将人头送往太原。
这就等于是认定了大同府养寇自重的事实,所以他信不过当地的官府。
之所以要送往太原,则是因为就藩太原的是朱元璋的三子晋王朱棡。
而朱棡的生母就是坐在马车里的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