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多要素合作演化机理研究:基于组织生态位视角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1.1 调查研究法

本书实证分析部分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所得的第一手资料,共计调查了四川地区的3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回收有效问卷287份,从而全面了解了被调研合作社内部成员要素合作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就其中发展相对较好、对本书研究具有典型意义的种养殖业合作社进行了重点调研,包括兴文县HQ粮油种植专业合作社、安岳县鸿安红薯专业合作社、江油市SL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威远县大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沐川县一枝春产业专业合作社、汶川县三江鹞子山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从而为本书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提供了案例素材。此外,本书还先后调研了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处、部分县市区农业农村局以及样本合作社所在地的乡政府(或村委会)及合作社普通成员。

1.4.1.2 计量分析方法

本书计量分析部分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多要素合作生态位聚类。①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最早是由皮尔森对非随机变量引入的,后霍特林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的情形,霍特林的推导模式被认为是主成分分析法成熟的标志。其基本原理为: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将重复的变量(关系紧密的变量)删去,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主成分分析法广泛应用在数学建模、数理分析、人口统计学等领域。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对样本量的要求不高,只要求用到一年的数据,且经过冯变英(2014)等学者的研究,认为主成分分析法和产业增长率法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此方法比较契合本书研究主题。②运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泊松回归模型等方法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生态位下多要素合作的关键要素。差值检验方法较多,常用到的有参数方法中的配对t检验法、非参数方法中的符号检验法和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相比而言,配对t检验法要求符合近似正态分布的假设,符号检验法则会丢失样本所含的部分信息(胡文伟、李湛,2019),它们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但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是在成对观测数据的符号检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传统的单独用正负号的检验更加有效,因此本书选择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法。在此基础上,本书还运用泊松回归模型来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多要素合作情况。

1.4.1.3 演化博弈论

本书主要运用演化博弈论方法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多要素合作演化的变异机制。演化博弈论的发展几乎与现代演化经济学的复兴处于同一时期(Maynard Smith,1982;Nelson&Winter,1982),其思想可以追溯到博弈论中对纳什均衡概念的解释,“大规模行动的解释”(mass action interpretation)就是演化博弈论的解释方式。但演化博弈论的兴起却受到了博弈论和生物演化的双重影响(黄凯南,2009)。该理论方法认为博弈参与者所拥有的知识是相当有限的(与经典博弈的假设不同),不会像重复博弈那样尝试通过声誉机制来影响未来的行动(Friedman,1998),通常是通过某种传递机制获得演化稳定策略(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在演化博弈分析框架中,将经典博弈中的支付函数转化为生物演化领域的适应度函数,认为某种策略的适应度不仅仅取决于它在博弈中获取的支付,还可能取决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该策略的各种主观道德评价,以及个体对该策略的学习能力和个体间的社会互动模式。变异机制和选择机制(Weibull,1995)是博弈演化的两个基本过程,其建模主要依赖于选择机制(黄凯南,2009)。复制者动态是一种典型的基于选择机制的确定性和非线性的演化博弈模型。在此模型上加入策略的随机变动,就构成了一个包含选择机制和变异机制的综合演化博弈模型,被称为复制者—变异者模型(Nowak,2006)。如果一个现存策略是演化稳定均衡策略,就必须存在一个正的入侵障碍,使得当变异策略的频率低于这个障碍时,现存的策略能够比变异策略获得更高的收益(Maynard Smith&Price,1973;Maynard Smith,1982)。

1.4.1.4 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研究法(grounded theroy method)是一种相对成熟的质性研究方法,最早于1967年由格拉斯(Glaser)和斯特劳斯(Stauss)提出,后经考宾(Crobin)、迈尔斯(Miles)、休伯曼(Hubeman)等学者的共同努力,进一步予以发展和完善。与实证研究法不同的是,扎根理论研究法更加关注“自然呈现和发现”,也就是说在研究开始之前,对所要研究的问题不作理论假设,直接从访谈、观察等途径获得的原始材料中进行开放性编码(open coding)来提炼相关概念,然后通过主轴性编码(axial coding)和选择性编码(selective coding)予以深入聚类,最终得到理论模型。该方法本质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归纳式研究方法”(张敬伟、马东俊,2009),宗旨是从经验资料中建构理论(Stauss,1987),特别适合用于那些认知还不够深入的社会问题研究,在这一点上明显优于仅适用于考察已识别变量之间关系的量化研究方法。再加上扎根理论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数据收集方法来帮助理论建构,并且强调“持续比较”(constant comparison)和“理论取样”(theoretical sampling)的重要性,具有较为科学的操作流程以及注重实践的方法论特点,因而该研究法越来越受到管理学领域的学者们的关注(王璐、高鹏,2010)。适用建构扎根理论的有两种情景:纵向理论建构和横向理论建构。纵向理论建构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一个组织内部各种事件的发展阶段和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横向理论建构适用于考察以往研究中存在争议或者没有研究先例的特定问题。目前国内理论界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成长的学者很少,这意味着理论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多要素合作后如何获得生存与发展机会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运用横向理论建构的扎根理论研究法特别适合用于本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容易形成创新性成果。扎根理论研究法具有小样本特点(冯生尧、谢瑶妮,2001),对单案例和多案例研究均可适用,目前国内学者中已有崔宝玉、孙迪(2019)采用单案例方法对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合法性的动态获取机制进行了研究。但相比较而言,多案例研究的结论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其研究结论更可靠也更准确(黄振辉,2010),即多案例研究优于单案例研究。因此,本书基于扎根理论运用多案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多要素合作演化的保留机制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