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产业协同集聚的内在作用机制
产业协同集聚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而集聚是如何在产业内部之间形成的仍是一个未解之谜。目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的相关文献,多是从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和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出发,展开相关的研究。
(一)以马歇尔外部性理论为基础的作用机制
马歇尔(1920)认为,“中间投入”“共享劳动”和“知识外溢”是产生集聚的主要因素,也产生了外部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为产业间的集聚提供了理论依据。雅各布斯(1969)指出,多样化外部性在主体层次上的差异更为显著,而多样化的外部性要想提高规模效益,就必须要有内部的产业协同集聚。埃里森(Ellisonetal,1997)研究了美国制造业的集聚,认为上下游产业的联系、劳动力池和知识外溢是影响集聚的重要因素。埃里森(Ellisonetal,2010)首次建立了产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美国的产业集聚,认为创新、共享劳动力市场、信息交换以及中间投入品与最终产品供应商的联系是影响集聚的重要因素。加拉格尔(Gallagher,2013)在假设信息运输成本和物理运输成本是不同的条件下,对埃里森的结论进行了论证。
基于马歇尔外部性理论,国内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陈国亮(2010)认为,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双集聚”是因为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而且主要是垂直关联。胡晓鹏和李庆科等(2009)的研究发现,制造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相互促进的。韩清等(2020)发现,对产业协同集聚的最大影响是自然禀赋,且马歇尔的外部性对产业集聚的形成有明显的拉动效应。郝永敬和陈思宁(2019)对长江中游地区的31个城市进行了系统GMM(高斯混合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协同集聚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当地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
(二)以克鲁格曼“中心-外围”理论为基础的作用机制
克鲁格曼(Krugman,1991)从空间的视角研究产业集聚,建立了CP模型,被称为“中心-外围”模型,对区域内经济活动的微观机制进行了研究,解释了为何某一国的制造业会在某一区域形成“中心”,而在另一区域成为“外围”。维纳布尔斯(Venables)把CP模型进行了拓展,提出了CPVL模式,其最重要的理论创新之处就是从产业之间的垂直关系出发,指出产业之间的需求和成本关系是导致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因素,并将生产性服务业引入“中心-外围”模式,提出了新的模式,即生产性服务业集中于中心城区,而制造业集中于周边地区。安德森(Andersson,2004)基于产业间的垂直关联关系,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研究的框架,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协同定位问题,结论认为,二者在空间分布上,互为彼此的函数。
基于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空间联系的角度进行。陈晓峰和陈昭锋(2014)通过对东部沿海区域的经验分析,得出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间协同集聚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并且这种集聚具有路径依赖。郭然和原毅军(2018)的研究从技术外部性视角,发现了技术创新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制造业集聚间都存在非线性关系。赵景华等(2018)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联系和空间互动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供需关系是形成协同集聚的主要原因。刘胜和陈秀英(2020)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从产业链和地理耦合的角度,分析产业协同分布格局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