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多维贫困与财政扶贫机制优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7亿多,为世界减贫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减贫贡献,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将生活在1天1美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任务就不可能实现。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中国取得了人类反贫困史上里程碑式的成就,提前10年实现《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的目标。我们从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到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为后发国家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贡献了宝贵经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建共享提供了重要典范。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些话提醒我们,消除绝对贫困仅仅是减贫事业的阶段性成就,中国将继续为人民幸福生活而不懈奋斗。面对举世瞩目的减贫成效,中国政府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提出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国的贫困情况是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农村贫困向城乡贫困并存转变,收入贫困向教育、医疗、住房等多维贫困转变。2019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2.36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7%。在流动人口日益成为城市新增人口主力的背景下,减贫工作不能忽视这群城市的边缘人。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大规模流动人口为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却相对较少地分享到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J].中国社会科学,2003(5):16-25,205.。流动人口在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催生了留守儿童家庭、流动儿童家庭、留守老人家庭等问题家庭,由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保制度等刚性制度壁垒,流动人口家庭在就业、就医、定居、教育等方面举步维艰,表现出多维的贫困特征段成荣,吕利丹,郭静,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状况: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学刊,2013,35(3):37-49.。实现流动人口多维度脱贫既是扎实走好全面脱贫奔小康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未来长期减贫战略的目标。

本书的研究立足中国现实、放眼世界反贫困实践,梳理了流动人口扶贫治理财政体制的渊源、变迁以及现状,分析了户籍约束下人口流动对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挑战与影响,定量评估和测度了税负归宿及公共服务受益归宿结构、公共转移性支出对流动人口多维贫困的实际影响效果,找出了流动人口多维贫困治理的财政现有机制障碍及潜在优化路径,为流动人口家庭摆脱多维贫困和逃离贫困陷阱提供了决策依据,为设计保障流动人口家庭脱贫的长期财政激励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