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课程、思政与课程思政

我们要对课程思政进行讨论,就必须对其基本概念进行区分、辨析,本节主要对课程、思政与课程思政这三个概念进行说明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程思政的理解。

一、“课程”的概念

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著名经学家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到了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到“课程”二字,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这里所提及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与我们现在常用的“课程”意思较为接近。

而在西方,“课程”一词的原始释义则与我国的“课程”大相径庭,“课程”一词源于拉丁文“currere”,作动词讲,具有“奔走、跑步”之意;作名词讲,意为“跑步的道路,奔走的过程或进程”,引申意义为“一段教育进程”。1859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发表了一篇名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文章,最早提出“课程”一词,英文为“curriculum”,含义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从中世纪开始,“curriculum”一词一直活跃于学校时间表上,主要指学校时间表上科目内容的安排。在这一词源的基础上,西方国家对“课程”最常见的定义是“course of study(学习的进程)”,简称“学程”。

当然,除了中西方对于“课程”的定义不同,各个学科对于“课程”的定义也不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在经济学领域,人们将“课程”与“税”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元史辞典》中,“课程”一方面被理解为元朝若干工商税的总称,包括岁课、盐课、茶课和商税等;另一方面被理解为清代农村市集中的若干杂税。据史料记载,《元史·世祖纪》有“尚书省臣言:诸路课程,岁银五万锭,恐疲民力,宜减十分之一”;《清律·户律·课程》注:“课者,税物之钱。程者,谓物有贵贱,课有多寡,如地利之有程限也。”《中国古代法学词典》将“课程”界定为征税的限度与标准。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简明教育词典》对“课程”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课程”指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狭义的“课程”仅指一门教学学科。由于我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除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各类课程发挥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因此,本书所使用的“课程”是广义上的“课程”。也就是说,将“课程”界定为:为实现一定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而明确的教学科目的总和杨金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1:24-25.

本书所研究的课程是一种教学活动,并且这种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教与学生学,从而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才能实现最优化。具体来讲,课程不仅要体现教育目标之下的教学科目与教学内容,还需要彰显教师在这一教学进程中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以及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要求,如知识、能力、品德、价值观等。由此可见,课程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课程不仅是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单向度灌输,同时也要将价值观引导寓于其中,实现价值观与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双向度传授。

学校中课程的功能,一般被认为是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功能的共同指向是培养人。可以说,课程的本体功能就是培养人。课程的功能和教育的功能一样,都是维系人类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即发挥着继承和传递思想文化的功能。从一个自然人到成为一个社会的合格成员,要经过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被培养、塑造的过程。学校教育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主要途径,而课程是学校培养和塑造人的主要渠道。课程,尤其是制度化教育中的各种课程,能够让国家、社会的思想文化系统、完整地传递到一代又一代人中去。关于文化的定义十分多样,这里所指的文化以精神文化为主。精神文化可以细分为客观精神文化和主观精神文化。客观精神文化是主观精神文化的外化、客观化,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技术知识、艺术作品、道德规范、宗教教义、乡规民约、法律体系等。而主观精神文化则是一定文化共同体中的人类在其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积淀而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等。由此可见,课程的重要功能就是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把国家、社会形成的主导的、主流的、先进的、优秀的思想和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

二、“思政”的概念

讨论完“课程”这一概念后,我们再对“思政”一词进行讨论。思政即谓思行善政,最早出自汉代王充所著《论衡·感类》,“太戊思政,桑谷消亡”。在《隋书·循吏传·柳俭》中亦有提及,“时高祖初有天下,励精思政,妙简良能,出为宰牧”。本书的“思政”一词特指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即“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59.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受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及道德素质以促进全面发展,从而适应与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品德三个概念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教育者将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教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符合社会的要求。思想,一般也称观念,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经过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思想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世界观的教育;政治也是人的意识,但又与一般的意识不同,是上层建筑中与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政治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政治观念和立场的教育;品德是同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相关的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习得稳定的同社会要求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规范。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不断扩展,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也包含在内,现有的各类政策文件或研究中提到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就是“大思政”的概念。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具有重大的作用。课程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功能。

思政和文化的关系,是一个互相包含的关系,如果仅把文化理解成精神产品,那么思政包含着文化,即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把文化广义理解成是人类创新活动永恒拓展的载体、创新水平提升的工具、传播的手段,那么文化包含着思政,即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方式。前面我们提到,课程的本体功能是通过文化传递来培养人,那么思政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载体,与课程结合就会更好地发挥培养人的作用。如果我们把“课程”看成名词“场所”,把“思政”看成动词“传递”,二者结合传递思想文化,育人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由此可见,课程思政就是“课程+思政”,教师用课程来开展思政教育,完成育人目的,而且每一门课程,每一位教师都承担着“思政”的职责。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堂知识内在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在教会学生知识、提升学生本领的同时,引导学生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真正实现了课程的价值。

三、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的概念起始于2014年,是逐步完善的。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在这一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最先行动起来的是上海市。2014年年底,上海市印发实施《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年)》。该方案提出“三个导向”“三个统一”“三个制度体系”“一个目标”的总体思路。“三个导向”,即战略导向、需求导向与问题导向;“三个统一”,即服务国家战略与立足上海实际相统一,推进综合改革与深层次突破相统一,勇于探索与稳步推进相统一;“三个制度体系”,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育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制度体系,科学分离而又有机统一的“管办评”制度体系,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一个目标”,即到2020年,率先构建系统完备、开放有序、高效公平的区域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林炊利.教育管理: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4—2020)[Z].上海文化年鉴,2015:301.。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上海地区高校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教学和研究的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初具雏形,成为全国学习的标杆。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厘清了课程思政的基本实施路径,即要求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应当联动各个学科,调动各个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力,课堂教学多样化,保证课堂引人入胜,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017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上海调研会暨高校课程思政现场推进会,在会上肯定了上海课程思政改革取得的重要进展,上海地区形成了样板效应,同时在会上提出制定专业课育人教学规范和评价标准,编制课程教学指南、推广试点经验,努力彰显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的育人价值。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助力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开始在全国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践行。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对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等提出明确要求。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他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课程思政的概念是一步一步完善发展深化的,总结归纳一下,可以得出,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其基本含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都具有除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课程思政是一种教学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就是要把育人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更不是要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或者将所有课程都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学校思想育人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学科思政、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是一个一体化的整体,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来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核心是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所有课堂都是育人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意味着所有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样叠加起来就形成了育人主渠道的作用,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