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高校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系统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教育。由此,在“大思政”育人模式下,课程思政工作在全国高校迅速开展。当前,各高校正努力挖掘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积极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多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什么是课程思政,高校如何推进课程思政,不同专业如何建设课程思政,教师如何进行体现课程思政的专业课教学设计,等等。本书的编写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将德育课和专业课有效结合,引导教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专业课堂教学主渠道,发挥教育的“协同效应”,从而提升高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更好地促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本书是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和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思政’背景下内蒙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本书的编写围绕“‘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在不同学科专业课程中如何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力争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概念,注重对课程思政的本质规律与基本内容的研究;二是针对不同学科与专业,从哲学社会科学类、艺术类、外语类等专业中选取典型课程,进行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实证研究;三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之中,研究文化育人的课程思政案例,凸显文化价值育人的功能。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研究,形成一些理论成果和具有典型性的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以期为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从而引领和带动高校构建“全员育人”长效机制,为高校在“润物细无声”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一些实际的贡献。

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大思政”背景下的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组成;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都是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大学教师。具体分工为:牛佳编写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以及第四章第一节;梁靖参与编写了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及承担了全书的文献整理、校稿工作;白扬编写了第四章第二节;吴海茹编写了第四章第三节;萨茹拉编写了第四章第四节;张学源编写了第四章第五节;黎秀娥编写了第四章第六节;孟根巴根编写了第四章第七节。全书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牛佳主编。

欢迎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建议。

牛佳
2022年9月于内蒙古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