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创造、传播和延续,区域文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地理空间和历史演进中,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以及社会交往和互动中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人文心态、风俗习惯、道德风尚等的总和。中国有句俗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地域广阔,历史厚重,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和风俗使中国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如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湖湘文化等。特定的区域文化影响着区域内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从而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制度环境,进而影响着区域的整体氛围和外在形象。
首先,区域文化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主体的行为价值取向。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孕育出的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个体对时间、效率以及忠诚度、责任感的理解也会影响他们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总体而言,偏重个体主义、具备竞争意识且富于开放性、多元性的区域文化更易孕育出适应市场经济的个体和企业家。如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总体属于吴越文化。由于长三角地区地处长江入海口一带,也是中国较早开埠的地方,吴越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重视工商、注重功利、对外开放、开拓创新等。当然,处于同一文化带和经济圈的江苏、浙江、上海三地在趋同的基础上也有多元性和互补性。江苏处于吴越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带,因而价值取向是勤劳、务实、智慧、开放;浙江属于越文化,同时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偏向于敢于冒险、开拓进取;上海则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孕育出了精致、务实的海派文化。长三角注重工商文明的区域文化使之能培育出具有进取心、竞争意识的市场经济从业人员。
其次,区域文化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文化是制度的价值内核,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人们自觉遵守的价值规范和伦理,在某种意义上即成为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相契合的文化可以减轻制度运行的成本。一定的区域文化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制度选择,是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营商环境还是盛行“门难进脸难看”的官僚作风,是营造鼓励创新创业、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还是偏好保守的制度设计,这都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带来一定的影响。如珠三角城市群主要处于岭南文化带,具有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努力超越“传统导向”实利重商的文化倾向等特质。这些也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使珠三角城市群在近代以来就开风气之先,在制度创新方面走在前列,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而“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感叹则反映出区域文化观念给经济运行的制度环境带来了阻碍。同时,一定的区域文化会孕育出特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如果这些规范是尊重规则、讲究诚信、注重契约的,则有利于维护区域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否则就会给制度的运行带来极高的成本。
最后,区域文化营造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氛围。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多样,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无论是长三角吴越文化的精明实干,珠三角岭南文化的开拓进取,还是西南巴蜀文化的瑰丽神奇,人们总是较为直观和感性地去描摹区域文化给整个区域营造的氛围和塑造的形象。从整体上把握一种文化具有多个维度。霍夫斯泰德曾将文化的价值维度描述为社会平等,包括权力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阳刚气质和阴柔气质的观念、处理不确定和模糊性的方式四个方面,认为这些不同的维度构建起文化的整体样貌。尽管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主要以不同的国家和组织为对象,重点在于进行跨文化比较,但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具有一定开放性、包容性和竞争性,尊重个体价值的区域文化有利于营造富于进取开拓精神、开放而充满活力的区域形象。一方面,良好的形象和氛围有利于增加区域的美誉度,有利于吸纳人才和资金;另一方面,良好的形象和氛围也有利于塑造区域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使之与区域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这种由区域内在的精神取向、人文积淀、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多种因素建构起来的区域文化特质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