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黎利的算计
在追捕黎利的过程中,火攻的缺点又多了一项。
以往朱瞻墡都会等到大火烧的差不多了,然后再选择挺近,而且会选择距离大火最少二十里的地方扎营。
但这次不同。
如果能抓了黎利,交趾的事情就可以结束了,剩下的就是收拾残局,那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事情。
所以,朱瞻墡少见的有些着急了。
看着远处的浓烟,朱瞻墡眉头紧皱,然而过了许久之后,他还是长叹一声,选择了放弃。
“算了,原地扎营。”
“是!”
朱平领命而去,一旁的张辅闻言也是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之前他还担心朱瞻墡被摆在面前,几乎可以说是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给迷惑了双眼,选择不顾一切的追击。
但现在看来,朱瞻墡还没有丧失最基本的理智。
其实也就是朱瞻墡不知道张辅的想法,如果他知道的话肯定会嗤之以鼻。
他之所以选择原地扎营,大火是一个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信任南掌。
黎利在演州府附近的长山脚下露过面,这是南掌那边给的消息。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这个消息是可信的,因为此前朱瞻墡才刚刚给了南掌压力,而南掌的国力和大明又不在一个级别上的。
如果联合黎利埋伏一些士兵也就算了,但如果敢埋伏朱瞻墡这个宗室,那大明肯定是不死不休的,毕竟这个脸丢不起。
但即便如此,朱瞻墡也不信任南掌。
谁能确保这个消息就是南掌传出来的?有没有可能是内部有人希望南掌现在的国王倒台然后取而代之,想要借朱瞻墡这个重量级人物阴南掌一把?
再说了,谁又能确定这个消息就是真的?有没有可能是南掌底层出现了问题,虚构战报,然后南掌高层又把消息当成真的送到朱瞻墡手里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吃豆子还有崩掉牙的风险呢,朱瞻墡从来都不会在这种本就手拿把掐的情况下选择去赌。
赌赢了还好,但若是赌输了,那丢的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命。
……
朱瞻墡小心谨慎,不代表所有人都小心谨慎。
长山山脉中,黎利正带着三百余亲兵,朝着西南方向逃窜。
如今对于他来说,中南半岛的中部以及东部都不是他能呆的地方了,在朱瞻墡的威慑下,南掌已经不可能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整个中南半岛,除去交趾和南掌不算的话,还有五个国家:阿瓦、勃固、暹罗、高棉和占婆国。
其中阿瓦和勃固两个国家在中南半岛的最西边,距离太远,且实力也不强,不是最好的选择。
按理来说如今正处于内乱中的占婆国对于黎利来说是个好选择,因为越乱他就越有机会收买人心。
但占婆国的内乱是类似于大明的靖难之役,而作为大明的从属国,占婆国无论是国王还是太子的册封,都需要得到大明的诏书承认。
所以,如今的占婆国不管哪一方势力都想着讨好大明,如果这时候他过去了,那就会成为占婆国内两股势力共同的敌人。
原本黎利的打算是去暹罗,因为暹罗是中南半岛目前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与交趾之间隔着南掌,最重要的是暹罗和南掌以及大明都是不和的。
只要黎利能够放下身段,忍辱负重个几年,是最有机会东山再起的。
但是,如今黎利决定放弃暹罗了。
原因无他,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了。
如果他现在二十岁,哪怕是三十岁,他都愿意试一试,但如今的他已过不惑之年,还能有多少时间?
如今大明势头正盛,哪怕是暹罗也要避其锋芒,如果要忍辱负重的话,最起码也得熬个五六年,甚至是十来年。
试想一下,如果一只老虎正在追赶一个人到了你家门口,而你家是个破旧的茅草屋,根本抵挡不住老虎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会选择放那人进来,还是选择将其关在门外?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哪怕是知道老虎在吃完那人之后可能也会供给你的房子,但最起码你是有时间的,你可以趁着这个时间想想办法,或者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如今,黎利就是那个被追赶的人,大明就是那只老虎,而暹罗则是那个破旧茅屋的主人。
没有人会为了外人赌上自己的性命。
相比之下,高棉就合适很多了。
如今的高棉,在不断的篡权夺位中,对百姓施加的苛税、暴政和徭役愈加繁重。
他黎利现在还有三百人,利用这三百人,他有很大可能拿下一个富商或者是官员,然后再利用富商和官员的家产收买人心……
处于暴政苛税以及繁重徭役下的百姓是最好收买的,只要你肯给他一点点甜头,不需要太多,你就可以让他为你卖命。
想到这里,黎利的目光愈发的坚定了起来,周围的浓烟似乎都没有那么呛人了。
此前为了安全,他一直选择顺着森林大火向南走,因为西北季风的关系,大火向南蔓延的速度要远超向东西方向蔓延的速度。
正常人都不会在这种优势局面下选择冲入火海追人,黎利这也算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了。
然而,黎利忘了一句话:人算不如天算。
……
高棉,贡布,白马港。
贡布是高棉最南端的地方,因为坐落于澜沧江入海口处,所以成了高棉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
只不过,因为多年内乱的关系,高棉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主动了解外面的消息了,他们了解外界消息的途径基本上只剩下了一个。
大明的宝船队。
再一次来到贡布的白马港,郑和有一种恍如隔日的感觉。
这次下西洋到现在,用时已经超过了一年半,再有三个月就要满两年了,这让他心中的漂泊之心愈加躁动。
不过,随着距离大明越来越近,郑和心中还有另一种情绪在躁动。
自豪。
每一次下西洋回来,郑和都会有这种自豪,因为他是大明见过世界最多的人,而每一次下西洋他都会比上一次航行的更远,这次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