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研究报告(202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综述

1.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概况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全球汽车电动化转型的中坚力量。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销量1055万辆,相较于2021年增长规模超过380万辆(图1-1)。其中销量靠前的国家如中国、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新能源汽车年度市场销量均在30万辆以上(图1-2);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688.7万辆,全球市场占比65.2%,已连续八年位居全球第一。

图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历年销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销量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来源于EV-volumes(www.ev-volumes.com)。

图1-2 2022年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全球占比(万辆,%)

数据来源:中国销量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其他销量数据来源于EV-volumes。

1.1.2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现状

(1)我国汽车电动化转型成效显著,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渗透率曲线加速上扬(图1-3)。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市场需求呈爆发式增长趋势,迎来全面市场化拐点;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2022年市场渗透率达到25.6%,相较于2021年提升12.2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历年接入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图1-4),2021年和2022年新能源汽车接入量分别为273.2万辆、541.8万辆,同比增长177.4%、98.3%。

图1-3 我国新能源汽车历年销量及增速情况

注:受上一年陆续新增企业统计数据影响、年度同比增速数据略有调整。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图1-4 国家监管平台新能源汽车历年接入量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快速增长带动汽车电动化率快速提升。根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3.19亿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310万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图1-5),同时,电动化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保有量的比例)也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从2015年的0.3%扩大至2022年的4.1%,增长3.8个百分点,汽车电动化曲线加速上扬。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率呈现逐年快速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达到1207.3万辆(图1-6),累计接入率达到92.2%,说明全国有92.2%的新能源汽车的运行状态得到监测。

图1-5 我国新能源汽车历年保有量及汽车电动化率历年变化情况

注:汽车电动化率=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当期汽车保有量。

数据来源:公安部。

图1-6 国家监管平台新能源汽车历年累计接入情况

注:汽车累计接入率=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当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新能源汽车推广集中度较高,截至2022年底排名前十省份接入量占比近七成

广东省和浙江省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超百万辆,两省份新能源汽车接入占比超1/4。截至2022年底,排名前十省份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833.7万辆,全国占比达到69.0%(图1-7)。广东省、浙江省新能源汽车接入规模超百万辆,分别累计接入186.7万辆、122.0万辆,全国占比分别为15.5%、10.1%。

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排名前二十的城市中(图1-8),上海市、深圳市、北京市、广州市排前四位,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均在50万辆以上,全国占比均超过4.0%。其中,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84.6万辆,全国占比7.0%,排在首位。

图1-7 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前十省份及占比情况

图1-8 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排名前二十的城市及新能源乘用车万人保有量情况

注:1.气泡大小表示截至2022年底各城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多少;

2.城市常住人口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21年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领先城市的新能源乘用车万人保有量接近400辆,排名前十的城市新能源乘用车万人保有量基本超过200辆。2022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万人保有量的平均值为76.8辆(图1-8)。从2022年排名前二十的城市新能源汽车累计接入量来看,杭州市、柳州市新能源乘用车万人保有量排在前两位,分别为392.5辆和349.1辆,领先一线城市北京市(247.9辆)、上海市(321.5辆)、广州市(264.5辆)、深圳市(329.4辆);其余大部分城市的新能源乘用车万人保有量集中在200辆以内。

(3)新能源乘用车历年接入占比明显扩大,从2017年的67.2%扩大至2022年的94.8%

新能源乘用车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呈逐年扩大趋势。从国家监管平台各类型车辆历年接入结构变化情况来看,新能源乘用历年接入占比均占据市场主导,并且呈现逐年稳步扩大趋势。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接入量占比94.8%,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接入量占主导,达到72.9%,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乘用车市场占比快速增长,2022年接入量占比21.9%,相较于2021年扩大4.5个百分点(图1-9)。

图1-9 新能源汽车分类别车型历年车辆接入量占比情况

非限购城市消费需求旺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伴随着促进汽车消费政策以及产品供给多样化、产品质量持续提升等因素刺激,非限购城市用户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逐渐提升,消费需求相对旺盛。根据限购城市与非限购城市历年接入量占比情况,2022年非限购城市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为74.7%,相较于2021年扩大8.3个百分点,市场占比呈现快速扩大趋势(图1-10)。

图1-10 新能源乘用车在限购城市和非限购车辆市场占比变化情况

2022年新能源汽车接入量排名前十五的城市如图1-11所示,上海市、深圳市、杭州市、广州市等限购城市接入量排在前列,消费需求旺盛。其中,上海市年度接入量达到31.4万辆,排在首位,全国占比5.8%。从新能源乘用车接入量排名前十五的城市占当地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比例来看,各城市新能源乘用车接入量占本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占比均在85%以上。其中,宁波市、杭州市、温州市新能源乘用车本地接入占比排在前三位,均在96%以上。

图1-11 2022年新能源汽车接入量排名前十五的城市及乘用车占比情况

注:1.气泡大小表示2022年国家监管平台各城市新能源汽车年度接入量多少;

2.新能源乘用车占比=城市的新能源乘用车年度接入量/该城市的新能源汽车年度接入量。

(4)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启动,新能源商用车有望加速渗透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政策均对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作出部署和要求。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46个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累计新增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车8.6万余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数量占全国城市公交运营总数量的比例超过66%,而截至2022年底,该比例达到77.2%,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取得积极进展。为进一步促进汽车行业节能减排,加快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23年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在2023—2025年期间力争实现新增公共充电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比例提升至1:1;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公共领域使用强度大、频率高,单位时间内运营时间长,加快商用车电动化渗透有助于道路交通领域清洁化进程。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的发展滞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相较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快速增长的市场渗透率,我国公共领域尤其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较低。2022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渗透率25.6%,而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10.2%(图1-12)。其中,新能源货车的市场渗透率仅为8.1%(表1-1)。从运营特征来看,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营运强度大,月均行驶里程长,2022年营运车辆月均行驶里程均在2000km以上,而新能源私家车月均行驶里程在1000km以下,营运车辆运行端碳减排规模非常可观,对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

图1-12 我国商用车历年销量及市场渗透率情况

表1-1 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市场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5)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货车清洁化进程加快,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突出贡献

尽早实现传统货车技术向零排放货车技术的转型是当前货车领域转型的必然趋势。为推动货运清洁化进程,2021年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联合九部委及多个地方政府印发《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环大气〔2021〕104号),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东东部和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列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策举措,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计划。截至2022年底,环京津冀及周边大气污染防治区域已累计接入新能源货车超17.0万辆,其中2022年新能源货车接入4.6万辆,同比增长106.9%。在碳减排贡献方面,大气污染防治区域新能源货车累计行驶里程61.66亿km,累计碳减排275万t,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型货车排放在公路运输碳排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加速重型货车清洁化有望实现交通领域快速降碳。根据中国工程院研究结果[1]显示,我国公路运输排放量占交通领域碳排放总量的86.76%,重型货车碳排放量占公路运输碳排放总量的54%。推动重型货车电动化是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减污降碳的关键性发展方向,也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双碳”目标的核心手段。以唐山市为例,近年来,唐山市加速推动港口、钢厂、矿山等地投放氢能源和电动新能源重型货车运输大宗货物,新能源重卡已投运7000多辆,在全面范围内形成交通运输重排区域低碳零碳化发展的优秀应用案例。

(6)“车电分离”商用模式扩大应用,换电车辆在多元化场景推广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而换电模式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推动力。换电模式凭借其补能时间短、电池损耗低、行车安全有保障、占地面积小等多方面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充电模式下的电动车发展困境。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换电应用场景丰富,包括C端私家车、B端出租车或者重型货车领域等,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焦虑、补能效率要求高等问题。当前,换电车辆在多元化应用场景方面,已取得一定的应用进展。截至2022年底,国家监管平台已累计接入换电式纯电动汽车超过29万辆,其中换电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累计接入27.9万辆和1.1万辆,换电乘用车领域覆盖私家车、公务乘用车、出租车等,蔚来、吉利、北汽等整车企业相继布局乘用车换电领域;换电商用车领域覆盖物流车、工程车、环卫车等,汉马科技、徐工重卡、上汽红岩、三一重工等企业均布局换电重卡领域。

“车电分离”模式优势有望在商用领域进一步发挥,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碳排放规模。在商用车领域,这一优势可以给运行效率带来明显提升,常用在钢厂、煤炭、港口等倒短接驳领域,换电重卡的补充能量方式,从以往的充电时长约1h到仅需5min左右就可以完成能量的补充,运行效率与传统柴油车持平。从电池全生命周期来看,“车电分离”模式有利于拓展产业链上下游模式创新,例如打造动力蓄电池全生命周期闭环资产流通体系,挖掘“电池银行”商业潜力,创新动力蓄电池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模式。

(7)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接入量超过万辆,产业健康发展仍需不断完善配套体系

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长,上下游参与方众多,成为地方政府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速绿色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国家层面对氢能产业明确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交通领域成为其产业链下游环节多元化应用的重点领域。截至2022年底,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接入量10564辆,以客车和专用车为主。其中,客车推广覆盖公交、公路、通勤、旅游等领域,专用车推广覆盖物流、环卫、工程等领域。全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亿km,行驶时长突破1251.9万h。以燃料电池示范区域为例,北京冬奥会示范、“3+2”示范城市群,以及“氢进万家”科技示范、“成渝氢走廊”等示范工程陆续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已形成一定规模,上下游企业逐步形成集聚效应,为全国范围内燃料电池汽车及氢能产业发展起到良好示范带动作用。

综合燃料电池汽车运行环节特征及问题,氢能产业链仍存在薄弱环节。燃料电池专用车单日行驶里程较短,部分原因是氢能基础设施体系和氢能供应体系尚待完善,部分地区氢气价格居高不下,车辆运营受到一定影响。从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长远发展来看,地方政府还需要结合本地资源禀赋以及优势产业基础,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及产业培育,加速基础设施布局,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促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