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20种重要理论与应用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为实证研究寻找理论基础是研究的重大难点。为了解决信息系统实证研究寻找理论难的问题,也为了节约信息系统实证研究人员寻找理论所耗费的时间,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亮点工程”的资助下,我们将研究团队的前期研究成果结集成《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20种重要理论与应用》一书,并于2020年12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一经发行就广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师生、研究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好评,在学界和业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在广大同人的支持和鼓励下,为了推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科发展,也为了可以给信息系统实证研究人员提供更多的理论武器,研究团队决定继续深耕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理论。经过近三年的研究,我们又对20种理论的演化及其在信息系统实证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支持下,我们在本书中分享了这些重要理论及其应用。

本书沿袭了前作《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20种重要理论与应用》的研究范式,以近30年关于实证研究的国内外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这些理论的源流演进,归纳总结出理论的应用现状,从而挖掘出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的应用展望。本书的内容特色在于:①系统梳理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为了帮助研究人员解决“理论搜索难、获取不全面、信息不准确”的问题,本书不仅包括了社会交换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应用较广、成果丰硕的研究理论,也将正念觉知理论、技术支配理论等研究较少、处于前沿的理论纳入其中;不仅包括了信息觅食理论、信息生态理论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的常用理论,还包括了认知失调理论、协同演化理论等跨领域、跨学科的理论。②详细论述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源流演进。为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选择适合研究主题的理论,进而对理论的发展趋势有所洞见,本书详细论述了理论的起源与发展。以书中对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的研究为例,UTAUT是在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等8个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衍生出消费者情境的UTAUT 2模型,但努力期望、社会影响等因素的作用仍存在争议,这也是后续研究可以重点关注的方向。③全面总结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应用现状。了解理论的应用现状,有助于学者避免重复选题,更好地把握学术动态,甚至突破现有的研究窠臼。本书基于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维度对相关实证研究进行归纳梳理,从而全面总结出这些理论的应用现状。以书中对认知负荷理论(CLT)的研究为例,CLT的应用研究多局限于用户的信息检索行为,对数据处理、业务管理等其他信息系统使用情境的关注则相对较少,且认知负荷水平的测量精度也有待细化,这些正是目前的应用研究有待改善的方面。④深入展望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理论的潜在方向。研究展望可为已发展成熟的理论提供反思契机从而另辟蹊径地拓展新的应用方向,也可为引入不久的新兴理论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丰富理论的应用现状。本书在理论梳理、论述、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对每一种理论都提出了深入的研究展望。以书中对行动者网络理论(ANT)的研究为例,ANT在中国情境下的理论应用和发展仍有待深化,未来不仅可以在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进一步丰富应用情境,更需要依据中国国情充分发挥ANT对我国社会技术活动的解释能力。

本书的学术创新与价值在于:①本书在前作基础上继续系统梳理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重要理论,为信息系统实证研究的理论大厦添砖加瓦。鉴于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理论浩如烟海,寻找合适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证研究,不仅有难度而且耗时多。虽无法穷尽全部理论,但只要是与信息系统研究相关的重要理论,无论研究成果的多寡、理论出现的早晚、涉及领域的广狭,本书均尽力网罗,旨在通过对信息系统研究领域相关理论的系统梳理,为科研人员的研究之路提供指引。②本书较前作更加言简意赅,有助于读者快速抓住理论核心。一方面,理论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往往会经历观点的发展和模型的演化,若要全面且准确把握理论的基本内容,可能要花费相当多的精力,本书基于对理论起源与发展的深入理解,在每个理论的开篇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阐述理论的核心思想,有助于读者迅速理解理论的内涵;另一方面,在信息系统研究中应用不同理论解决的研究问题类型不尽相同,各个理论有不同的侧重和交叉,如有一些理论侧重于解决用户行为相关问题,也有一些理论更适用于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本书以信息系统领域具体研究问题为导向清晰展现了理论的应用情况,科研人员可结合自身的研究兴趣进行挖掘,实现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的创新。

本书由袁勤俭拟定大纲,共分为20章。第1章由邓锦峰、吴建华、袁勤俭著;第2章由杨雨娇、袁勤俭著;第3章由李思豫、袁勤俭著;第4章由杨雨娇、颜祥林、袁勤俭著;第5章由赵思栋、岳泉、雷晶、袁勤俭著;第6章和第16章由王瑞、袁勤俭著;第7章由谭旸、袁勤俭著;第8章由刘琪琪、黄奇、袁勤俭著;第9章由雷晶、刘影、袁勤俭著;第10章由徐娟、黄奇、袁勤俭著;第11章由虞佳玲、王瑞、袁勤俭著;第12章由吴川徽、黄仕靖、袁勤俭著;第13章由张一涵、袁勤俭、沈洪洲著;第14章由袁人杰、袁勤俭著;第15章由周宇生、袁勤俭著;第17章由刘子萌、袁勤俭著;第18章由肖雨、袁勤俭著;第19章由杨聪聪、岳泉、袁勤俭著;第20章由杨欣悦、袁勤俭著。最后,由袁勤俭、杨雨娇、张一涵负责统稿和定稿。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资助,特此感谢!本书的20章内容是由正式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现代情报》《信息资源管理学报》等CSSCI期刊上的论文修改而成的,请允许我们在此向王忠军、马卓、于媛等主编和编辑老师及匿名审稿专家致以衷心的感谢!我们也要感谢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机械工业出版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成果,请允许我们在此向其作者敬表谢意!此外,作为本书的第一责任人,请允许本人在此向所有参与本书撰写的各位同事和同学表示诚挚的感谢!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完成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竭尽所能追求完美,但若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yuanqj@nju.edu.cn),以便再版时更正,提高本书的质量。

袁勤俭

2023年11月于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