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范仲淹调任
老范一说起西北李元昊,那副云淡风轻,不以为意的劲,差点把顾深给气的跳起来。
好嘛,连你都都这个态度,朝中那帮大人物们,能把党项人看在眼里就有鬼了。
现在顾深算是明白了,为啥宋军在三川口,好水川两战中,一手好牌打的那么稀烂了。
李元昊这人固然狡猾,善于用兵,但你们这帮严重轻敌的朝廷大佬们,至少也得负上一半的责任。
尤其是三川口一战,被老范称赞为“名臣”的范雍,哪有半点所谓的“名臣”风范?!
至于名将刘平......好吧,刘平确实有些轻敌冒进,指挥作战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真的是以寡敌众,最后战败被俘,最大的责任也确实不在他。
但多少,这个所谓的名将,也有点名不副实就是了。
就这俩货,老范还寄予厚望......什么眼光这是?!
张方平倒是没有顾深的上帝视角,他不可能知道后面大宋在三川口,好水川两战中的糟糕表现,但并不妨碍张方平以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李元昊的野心。
李元昊继位时间不长,到现在也不过是三年不到的时间,但这三年时间里,就张方平通过自家渠道知道的消息,就能证明,李元昊所图非小。
别的不说,就说李元昊改了大宋“明道”的年号为“显道”,原因只是因为“明道”的年号冲撞了自己父亲李德明的名字,要避讳......就冲这件事,他李元昊的心思就不纯,绝对不是一个藩属国该有的心思。
更别说,明道元年七月,李元昊刚刚继位,不先巩固内部政权,反而直接发兵,攻打了一向跟大宋交好的吐蕃唃厮啰政权,并且获胜。
这事儿,虽然不是冲着大宋来的,但在战略上,就是要断大宋一臂,解除唃厮啰对党项人侧翼的威胁。
这两条加在一起,你让张方平怎么去相信,他李元昊只是为了内部立威?!
就这小子干的这些事儿,哪一条不是包藏野心,将来反宋几乎是必然的。
因此,张方平认为,应该趁着现在李元昊势力没有彻底起来前,加紧西北军事备战,同时对李元昊可能存在的任何挑衅行为,不加任何理会。
一来,不给李元昊任何出兵的借口,二来,以党项人的国力,只要大宋陈兵边境备战,党项人肯定耗不过大宋。
要么仓促起兵进攻大宋,被早有准备的大宋西军打回去,要么,就是被宋军的对峙拖垮,拖到内部矛盾丛生,他李元昊不想先对内部用兵都不行。
而万一,李元昊这个人真的有雄才大略,这样都能让他整合内部矛盾,完成整军备战,大举来袭,那也不要紧。
只需要在延州周边四州加强防御,拖住李元昊主力,然后在河东路那边埋伏一支精兵,等到李元昊出兵后,河东路的精兵立刻前插,直扑李元昊的身后,甚至是直接进攻兴州,李元昊后路有失,必然退兵自保。
这么来回几次,就党项人那个国小民弱的处境,能让他李元昊浪几回?!
以后就算拖着不打,党项人也得乖乖的向大宋服软,以战马换取大宋的盐,粮食,重新沦为大宋的藩属国。
张方平的这一番话,直接把顾深给听傻了。
这年月,就已经有人明白打仗打的是综合国力的道理了么?!!
这个张方平,不是一般的牛啊。
至于河东路那一手安排,不就是三川口之战最后的收尾的翻版么?!
三川口之战,刘平虽然惨败,但到底是拖住了李元昊主力几天的时间,让李元昊无法直接进攻延州府城。
而折继闵,王仲宝也是从河东出兵,直插李元昊的身后,击破了李元昊留在后方的军力,威胁兴州。
再加上当时天降大雪,攻城难度太大,李元昊也担心后路有失,最后不得不选择退兵,撤围延州。
全让这个张方平给说中了。
真的,现在顾深就很想建议范仲淹,跟朝廷说说吧......赶紧撤了那个什么范雍,把张方平往延州一扔,还有李元昊什么事儿啊。
也省的将来你老范和韩琦还得去西北走一趟,好水川一战,打的韩琦差点自闭,也给你留下不大不小的污点。
可惜,顾深说了不算。
别说顾深说了不算,就算是现在的范仲淹,他说了也不算。
这时候的范雍,确实是朝野称颂的名臣,虽然军事上是真的拉胯,但范雍治理地方,做的是真的不错的,这几年可以说是政绩斐然。
而且,范雍是咸平初年进士,历任地方,当过三司使,龙图阁直学士,后来才由中央出镇地方,拜振武军节度使,知延州。
这人,不说能力如何,就论资历,都是当朝大佬级别的......你就是让范仲淹去替他,都会被人诟病资历不足,更别说区区张方平了。
所以,这事儿到最后,也不过是三人的口嗨而已。
不过多少还是有点好处的。
虽然说吧,范仲淹还是觉得,顾深和张方平有点高看李元昊了,他还是不觉得李元昊有这样的野心和能力。
当时呢,范仲淹也把张方平的策略听进去了,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已经提前开始考虑,万一西北真的出事儿,要怎么应对西北的威胁了。
顾深只希望通过这一遭,能让老范提前有点警觉。
虽然说好水川一战,主战场在韩琦那小子负责的那边,老范是侧翼策应的角色,但如果老范能提前有所准备,那么就算任福依然不听军令战败,老范如果能及时出兵救援的话,说不定还可以给李元昊一点颜色看看。
起码不至于输的那么难看吧......
总而言之,就是这样。
张方平,顾深,范仲淹三人,这十天左右的时间,就西北局势问题,彼此探讨,各自有了不小的启发。
而等到十天过后,昆山县的新任县丞到了,张方平也该告辞了。
范仲淹亲自相送,顾深作陪,把张方平送出了苏州府城。
而之后......日子又回归到了日常。
立春过后,苏州郡学的招生工作,终于是正式开始了。
这次招生的效果不错,有胡瑗坐镇的苏州郡学,吸引了江南东路不少的学子过来求学,总人数不下百人。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赶工,苏州郡学的学舍,也终于像模像样,可以正式开学了。
范仲淹作为苏州郡学的首倡者,当然对这件事情很关心,不仅亲自前往,为郡学开学作贺,还非常关心郡学学生们的学业问题。
但很快,范仲淹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大概是因为郡学仓促而起,很多规制都不完善,导致学生们入学后,并没有多少主动学习的意愿,都是懒懒散散的,毫无章法。
对这事儿,范仲淹很不满,但他也没办法。
郡学既然交给了胡瑗去管理,那么做成什么样,范仲淹也不好插手。
而胡瑗嘛,他还是搞的安定学派的那一套,宽进严出。
想来上学,可以,只要你报名,有一定的基础,我就收。
但能不能从这个郡学结业,拿到贡生资格,可就看你们有没有真本事了。
所以啊,胡瑗根本不管这帮学子们到底是不是真心的在读书,又不是自己的亲徒孙,没必要盯得那么紧。
因此,胡瑗还真的就没管。
范仲淹也是没办法了,他只能是安排自己的长子范纯祐,进入到苏州郡学。
名义上是去学习的,但实际上,范仲淹是希望范纯祐能通过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到苏州郡学的学生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这方面,范仲淹很有把握,毕竟自己的那个大儿子,虽然不擅长跟人交流,但他的品行范仲淹还是很了解的,他的读书习惯,也是范仲淹一手培养的。
再加上范纯祐作为他范仲淹的儿子,进入学院后天生会引人注意,如果能起到带头作用,纠正郡学学风,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而事实上,范纯祐做的还真的不错。
自从范纯祐入学后,苏州郡学学生从一开始的嘲笑,到后来的争相效仿,学风井然,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时间,来到景祐二年的三月......朝廷下诏了。
因治水有功,调苏州知州范仲淹入京,判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