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4
2016年6月,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成立,我与黄总因此结缘。作为大企业的CFO,黄总众望所归被推举为副会长,而我是“非领导职务”的名誉会长。我们与林斌、胡玉明、刘中华等几位教授,陈虎、吴颖湘、高符生、王平等业界大咖一道,怀揣着为中国管理会计“立人、立标、立论”的共同理想,为推动管理会计能力框架构建、教育标准与人才培养实践、理论与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与调研等,做了不少值得称道的事情。黄总是一位比较活跃的副会长,他开沙龙、搞调研、做交流、谈改革、论教育,不辞辛苦,乐于奉献。令我钦佩的是,他读书不少,知识面宽广,语言表达丰富,看问题敏锐透彻,思维逻辑严密。听他的讲座、与他交流,每每都感受到他深厚的哲学思辨能力。
因为新冠疫情等原因,我已3年多未见到他了,但偶尔还是会相互问候和交流。有一次他告诉我,说自己身体出了一些状况,目前居家休养,我想可能是长期过度劳累所致,嘱他安心休息,早日康复。原以为他这些年在家静养,安享难得的赋闲时光。不想前几天,他突然发给我一部电子书稿,请我为这本书作序。我这才知道,他3年多来压根儿没闲着,而是用思考和写作换来了这部诚意之作。
我怀着急切的心情,几乎一口气读完了黄总的这部大作。边读边回忆起与他交往的一些场景,他磁性的声音、生动的表情历历在目。真是文如其人,他的文字也是那么生动,字里行间闪现他的智慧之光。
与大学教授撰写的教材专著完全不同,这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不追求完整的体系,不讲究章节对仗,甚至没有文献检索。可是细读下来,你会发现书的内容着实妙不可言,提炼的哲理令人耳目一新。诚如其言:“书中的内容大都源于我对工作的反省、思考与总结,也有不少是与业界朋友们交流时碰撞出的思想火花。”
归纳起来,我认为这本书有以下特色:
第一,从企业组织的目标定义了“财务”内涵。
我理解本书的“财务”是“大会计”概念。黄总认为,“企业是一个追求价值最大化的商业组织,它有业务和资本两条创造价值的主线”。他把“企业财务管理框架”定义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组织结构,“财务管理”通过与业务的融合和对资本的管理帮助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最大化。在与业务的融合中,通过财务报告、预算管理、税务策划和业绩评价等手段,助力业务创造价值。在对资本管理中,通过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资本运营和股利分配等手段,助力资本创造价值。从中可以看出,这个“财务管理框架”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在内的综合体系,跨越了多个专业学科。
企业中是不讲学科分类,不谈学术争论的,而是讲实用、实战、实效。学术界的各种争论,从未对实务界对会计学科应用性特征和实用性倾向的认知和应用产生影响。在不少企业中,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都是混在一起的,都称为“财务”,从事“财务工作”的人都叫作“财务人员”,没有学科概念,只有岗位的区别、职位的不同,只要能够符合企业组织价值创造需求,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最佳服务就是“财务”的使命。我认为,作者从企业组织的目标出发,以一位资深CFO的视角对“财务”作出了符合企业运行、经营、管理、决策需要的合理诠释。因此在下文中,我均以“财务”代表作者的概念。
第二,以全新的思维定义了“财务”与“战略”“经营”“业务”的关系。
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CEO和CFO的财务视角是否相同?CEO和CFO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有人认为,CEO是决策者,CFO是决策参与者;也有人认为,CEO和CFO是企业经营的合作伙伴,在决策中各有分工,各有执掌,是战略合作关系。
显然,作者持后一种观点的,但他对企业的“财务”团队做了细致的分类:CEO执掌的“大战略财务团队”,前中台业务伙伴组成的“业务财务团队”,业务伙伴和财务伙伴组成的“财务经营团队”,以及负责“账表钱税审”的“专业职能团队”。作者认为,“CEO是企业投资财务回报及所有重大战略财务决策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企业战略财务与业务财务的第一负责人,而CFO或财务总监是企业战略财务与业务财务的第二负责人、专业财务的第一负责人”。我想,这是基于作者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对企业整体业务的熟稔,对“财务”与“战略”“经营”“业务”关系的深层剖析,对“业财融合”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底层逻辑的科学梳理,也是基于对财务人员、经营者、管理者、决策者的融合性思维,从而对“财务”的存在赋予了更高价值。
作者另一个重要观点是:财务的本质是收益与风险的二元动态均衡。他解释道,企业永远要在合理的收益与风险之间做中庸的均衡选择,这样才可能走上长期可持续发展之道。我想,作者是把道家的阴阳平衡理论和儒家的中庸思想运用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富有哲理的企业治理之道,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第三,挖掘“财务”的哲学和精神内涵,赋予“财务”生命的灵性。
作者在自序中,开宗明义谓之“这是一本解财务之惑、寻财务之道的书”。他认为,“企业是一个通过配置各类有形、无形资源,获取经济利益的商业组织,也是一个由所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还应是一名优秀的社会公民”。
作者要解何“惑”、寻何“道”?在通读本书后,我理解了黄先生无论对企业,还是对财务,都有一种内化于心的崇高使命担当和文化底色。他要解的是如何处理财务与企业内、外部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以及如何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业财融合运行和组织改革优化的逻辑构建之“惑”;要寻的是财务价值背后的思维逻辑、哲学使命、科学结构和文化内涵之“道”。他在书中提出“财务是哲学,财务是科学,财务是艺术,财务是生活,财务是文化,财务是一种思维”,认为“应该从经营哲学、战略学、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人力资源及市场学等维度为企业财务职能定位”。
他以场景式说理,举证式阐述,为财务赋予了灵性,并深刻解读了为企之道、为商之道、为财之道、为职之道和为人之道。
第四,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探索数智环境下“新财务”之道。
作者坦言,这是一本关于业财如何融合的书,认为“数字经济正在重构产业发展的新逻辑”,而“渐入佳境的数字财务是‘大道至简’的绝佳体现”。这体现了作者对业财融合所需的科技基础的充分认识,正是“大智移云”等现代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给业财融合带来了可真正实现“六流合一”的技术平台。可以说,现代信息技术则为真正实现业财融合构筑了可能的基础。
如何实现财务数字化?作者认为,数字化战略核心在于提升企业数据的分析预测水平及企业的决策支持能力。初级阶段考核指标的设定应侧重帮助业务部门提升效率、降低风险,同时还要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与效果。不要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要让CEO及业务主管逐步感受到“数字战斗力和数字生产力”的巨大威力。
在现代企业中,信息技术与财务的融合,使财务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业务的增值、管理决策和价值创造。财务要同整个业务体系融为一体,通过这种融合,使企业实现更好的决策管理和增值发展。财务人员除本应具有的会计专业能力,还需具备战略管理、运营管理、信息技术、数字管理等业务能力。
作者是一位有思想的财务人。自2018年5月,作者开设“小材大做”公众号后,基本按照每月一篇文章的节奏,传播自己的“财务”经验和“财务”哲学。勤奋思考,勤奋写作,思考不停,笔耕不辍。他研究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在企业内部,他研究财务规律、业财融合、数据共享系统,以及企业财务组织变革。
第五,悟透商道,融财务与人生为一体,堪称职场必备手册。
以作者所见,财务即人生。他把财务与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融会贯通、融为一体,透过财务悟出人生真谛。
作者认为,人身在职场,其一,应树立正确做事的价值观——“利行天下、德行天下”;其二,应树立正确做人的价值观与修行——“近智、近勇、近仁”。其三,应像做人一样做财务,不要像做财务一样做人。如此深邃的哲理,唯有历经千锤百炼后仍从容淡定之人,才会有此感悟。
总之,这是一本解财务之惑、探财务之本、寻财务之道、传财务之经、立财务之志,嘱财务之人的好书。通篇充满理性和辩证法,兼有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语言朴素、道理深邃,通俗之中蕴涵大雅。因而,我乐于向各位企业家、CFO、财务工作者,以及喜爱财务的大学生们推荐此书。
喜读好书,掩卷有感,欣喜之余,乐为之序。
王 华
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管理会计教育联盟副理事长
广东省管理会计师协会名誉会长
广东财经大学原校长
2023年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