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营销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一 地产下半场,粗放营销一去不回

2018年,在万科秋季例会上,“活下去”的口号被喊出来。

经济增速放缓、少子老龄化袭来、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三道红线”要求出台……种种因素叠加,每个房地产从业者都知道,中国房地产行业必将停止高歌猛进的扩张。

彼时,多数人的感受还只是初秋微寒,觉得还有时间购置御寒衣物,储备过冬食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拨快了地产行业变革的时针。

2021年,地产行业走出了塌陷式的行情,但暴雷、降薪、裁员、失业……波及了无数从业者和他们的家庭。

2022年初,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先生说:“中国房地产行业已进入‘黑铁时代’。”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史中,这种民间表述直接跳过了“青铜时代”,足见行业转变来得太快,大多数人都猝不及防。

作为一个地产营销人,在这个快速下滑又接连塌陷的过程中,我听到也看到了很多人的出局。有人为了还房贷和满足家庭开支,兼职开滴滴、跑代驾,我认识的一位营销总监,甚至利用每个周末跑到公园门口卖风筝补贴家用。

我还看到更多的从业者仍在局中。在甲方或乙方竭力战斗,挣扎求生。只不过那份努力,在下行的势能之中显得苍白无力。

在市场艰难的时候,地产营销人有多少种苦?招不到优秀的置业顾问团队,自渠团队没有活力,项目总下沉瞎指挥,营销中心驻场瞎指挥,没钱投广告,没钱做活动,渠道绑架……

我讲一个真实的案例。某公司城市营销总,被公司调入他负责的一个重难点项目担任项目营销总,他负责的其他项目则由集团营销中心暂时托管。同时,集团要求城市总经理要下沉管营销,集团营销中心要派人驻场支援……

于是,这个项目就变成了城市总经理、项目总、营销中心总监、营销中心策划总监、营销中心策划经理5个人,指挥项目营销总、策划经理、销售经理3个人。

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了听不见炮火的指挥一线干活的,更严重的是外行指导内行。各个非营销部门的职能领导提要求、给建议,看起来完全贯彻了集团的方针,下指令的也都用心了。结果却是一线工作一团乱麻,生不如死地做了一堆无用功。

两个月后,那个原城市营销总被离职,然后,换人,继续;再换人,再继续……

类似的情景我见过很多,我相信你也一定见过很多,甚至正在经历着。

从什么时候开始,没钱打广告,没钱做活动,团队没干劲,好用的人招不来的?是从被分销绑架的那一刻开始的吗?

我的理解是,这真怪不到渠道分销头上。这一切,怕是从行业开始“高周转”时就埋下了隐患。我们太习惯“快”了,快到不喜欢深入思考,快到高压之下公司不给营销人扎实做事的时间,快到没有时间读书、听课……

我眼里的地产营销,多少是有一些“畸形”的。

比如广告。最普遍的地产广告,无论是文案,还是画面,都无法从任何一本专业书里找到理论依据,只有对调性、高大上、高逼格的空洞追求。哪有什么大卫·奥格威,哪有什么杰克·特劳特,哪有什么华与华……

在下行的市场周期里,普遍存在着一种非常搞笑的现象:新项目入市,一定要拔高调性,高度直逼“我是全宇宙第一”。然后,销售期画风突变,直接变成“抄底特价6000元/平方米起”。广告该做的事,一点都没做。

“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不知道是哪一半。”每当我看见那些“宇宙第一”的广告时,我就想说:“你不是浪费了一半广告费,而是浪费了全部。”正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大量存在,才会有“广告无用论”,才会有分销绑架论。

这些“畸形”,大多是因为“快”到没时间读书、学习造成的。所以,有时候慢一点,反而快。

比如读书,积累方法论很慢,但只有具备充足的理论基础,才能获得超越常人的认知洞察力。

比如OKR[1],就是一步一步突破瓶颈,直到达成目标,而这一步一步是需要时间的。

比如本书中会谈到客户访谈的重要性,要花时间找到项目中能跟客户需求真正匹配的价值点。先瞄准,再开枪。但实际上,很多人都习惯了“干就完了”。

比如,总想一招制敌,一招不行再想一招,结果半年、一年都过去了,还是原地踏步;反而是扎扎实实做动作的,两三个月就能脱胎换骨。

……

我们有两家独立运营的兄弟公司:图灵营销和金满贯销售。图灵营销致力于辅助项目提升销售力的“超级案场”服务的打造;金满贯销售致力于难点项目的大包代理。

从2016年公司成立至今,我们成功地啃掉了一些硬骨头,积累了一些经验,践行了一些科学方法在地产营销中的运用,并挑选了其中的一部分,写到了这本书中。

本书受艾利·高德拉特博士《目标》一书的启发,也采用了小说体。

具体原因有三:一是能力有限,写不出教科书式的严谨;二是小说体有故事情节,读起来会轻松一些;三是案例不方便实名制,谁也不愿意当那个反面典型。所以,书中提到的两个项目,是根据若干个真实案例艺术创作出的虚拟项目。我们将这两个项目以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试图给出以下这几个问题的参考答案:

1.陷入困局的项目,如何解套,进入正向循环?

2.如何充分挖掘、解读、传递项目的价值?

3.广告到底有没有用,怎么做才有用,怎么做才能解绑分销?

4.优秀的置业顾问不好招,能否通过其他办法解决接待水平的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对很多所谓的“行业常识”提出了质疑,试图表达我们的理解。我们认为营销没有什么大招,即便偶尔有一两个例外,那真的是例外,可遇不可求。

营销真正该做的是,扎扎实实把每一件事做对,就可以超越90%的对手,就可以跑赢市场。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在现实行业中,很多事都没做对,根本就是错的。

本书绝大部分内容的撰写是由我的合伙人范世兴完成的,公司很多同事也参与了审阅、建议、修改以及素材收集、设计等工作。

2017年,在老东家的年会上,吴老师讲了这么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奋斗,就是每一天很难,可一年一年越来越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一年越来越难。”

彼时还没有广泛流行“长期主义”的说法,但我眼里的老东家,就是一直在践行长期主义。即使离开后,我也将这样的价值观写进了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中。

冯唐说:“在无能为力,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就去读书。”在此时的市场行情下,除了干好手头的事,正是读书的大好时机。读书就是一件能够体现长期主义的事,吴老师那句话,在读书这件事上同样适用。

李笑来说:“哪有什么知识变现,每个人都会的东西变不了现,只有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差距,才能变现。”

愿读到这本书的有缘人,能有些许收获,能使用一些工具跑赢市场,帮企业多省钱、多赚钱。

我在实践中发现,用好本书讲述的方法论,是能够跑赢市场,赚到认知差的钱的。如果企业运用方法论得当,收获的必然是亿元级的额外利润。

此时,距3月28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全城封控刚好一个月,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希望祖国昌盛、世界和平,希望百姓能好好做事,好好过日子。

杨涛

2022年4月27日

于郑州滨河国际新村


[1]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是一套明确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安迪·葛洛夫(AndyGrove)发明,并由约翰·道尔(JohnDoerr)引入谷歌使用。1999年,OKR在谷歌被发扬光大,之后在Facebook、Linke d In等企业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