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网络社交行为
网络社交行为是赛博空间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类的网络社交行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对其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
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网络社交行为的形式很简单,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进行。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简单的网络社交平台陆续出现(如现已关闭的Geocities、TheGlobe.com等),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聊天等手段进行网络社交。
进入21世纪,网络社交平台的种类愈渐丰富(如QQ、Friendster、MySpace、脸书、推特和微信等),功能也更多。人们在网络上拥有了更高的自由度,这为信息发布和交友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此,研究人员针对网络社交行为的目的、影响因素等开展了各种研究。例如,2007年,Scott A. Golder等人发现网络社交行为的目的是维持和建立远距离的社交联系[25]。次年,John Raacke和 Jennifer Bonds-Raacke的研究表明用户参与网络社交的共同目的是:“与老朋友保持联系”“与当前朋友保持联系”“上传/查看照片”“交新朋友”和“找到老朋友”[26]。2010年,他们为了探究网络社交行为多种目的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将网络社交行为分为三个维度,即信息维度、友谊维度和联系维度[27]。同年,张炀等人对我国网络社交用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男性为了追求参与感、刺激感和成就感更喜欢和陌生人聊天,而女性为了安全和稳定更喜欢和熟人聊天[28]。2015年,Ecem Basak和Fethi Calisir发现用户的网络社交行为与寻求娱乐和地位有显著联系[29]。除了目的以外,网络社交行为的影响因素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2008年,Adam N. Joinson发现女性在社交网络中比男性更关注自己的隐私[30]。2013年,Olivier Toubia等人指出用户创作内容的行为受内在驱动和印象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的动机,用户粉丝数量的增加会提高或降低用户创作内容的积极性[31]。2014年,宋姜等人发现用户网络社交行为的偏好与是否擅长面对面社交、网络社交在周围人群的普及程度、网络社交经验以及线下交流的满意度有关[32]。相关研究的一些情况对比如表2.4所示。
表2.4 网络社交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此外,人类在赛博空间的生活导致了赛博综合征(详见本书第3章)的出现,因而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关注网络社交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2007年,Nicole B. Ellison等人发现,与经常上网的人相比,那些很少在网上社交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低[41]。Igor Pantic等人(2012年)和Nikolina Banjanin等人(2015年)认为青少年的网络社交时间与抑郁、焦虑的程度呈正相关[42-43]。然而, Paul Best等人(2014年)和Chiungjung Huang(2017年)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小[44-45]。2020年,Sarah M. Coyne等人经过八年的研究证实,增加网络社交行为不会影响心理健康[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