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9,开局拒绝白月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别等30岁再去满足10岁时候的愿望

陈信骑车回学校宿舍,把东西搬过来。

期间李梦圆把她的早餐炒面吃了,看到陈信只有一个桶的行李时,很是惊讶。

俩人先把房间扫了,床板床沿擦一遍,窗台跟角落这些积灰的地方也弄一弄,然后铺上席子。

不大不小的改变,却让房间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再把客厅厕所厨房扫一扫。

一通忙活,陈信看看时间,已经11点半了。

“差不多了,先吃饭。”

李梦圆把垃圾倒进垃圾桶里,袖套擦掉额头的细汗,笑嘻嘻:“你家还做不了饭,要不要来我家吃?”

“好。”陈信没拒绝。

有时接受别人的善意,也是一种善意。

中午先在李梦圆家蹭饭,下午再去买点厨具自己开火。

至于会不会做饭……

十五年后,做饭几乎成了男性的基本生活技能,反倒是会做饭的女性越来越少。

陈信短视频平台关注得最多的,不是烧鸡,也不是锻刀大赛跟修驴蹄,而是做菜博主。比如小饭骨、隋便做、小味挠挠的。

哪天走投无路了,街边支个摊子卖炒粉,应该也能活下去。

不过这顿饭不能白吃。

陈信问:“附近有菜市场或者超市吗?”

李梦圆洗干净小手:“菜市场挺近的,超市的话要去昌隆,这边没有,只有便利店。你要买什么?”

陈信随意说:“那就去菜市场看看吧,至于买什么,得看那里都有什么。”

“我带你去!”

李梦圆兴冲冲的,对逛菜市场很积极。

陈信把自行车推出来,示意一眼车后座。

李梦圆有些扭捏,不过还是坐了上去。

陈信脚下发力,自行车慢悠悠启动。

出发!

……

菜市场离住的地方,大约一公里,直线距离更近些,附近几条村子都来这边买菜买水果。

环境有点杂乱,不过东西都是新鲜的。

除了菜摊肉档以外,还有不少卖小吃的摊位,比如番薯饼、比如炸糯米鸡,还有一块钱一杯的珍珠奶茶。

李梦圆盯着人家炸糯米鸡的摊位,有点走不动道。

陈信见状停下,对摊主说:“老板,来两个炸糯米鸡!”

这是一种里头糯米裹着鸡肉跟腊肠,外面再裹一层糊,放到油锅里炸到金黄酥脆捞出的小吃,现炸现卖,香喷喷的,用油纸袋包着,一块钱一个。

他递给李梦圆一个。

李梦圆有点不好意思,小声说谢谢,不过一接到手上,瞬间眉开眼笑。

这种炸糯米鸡,陈信小时候也很喜欢吃,但是以前口袋没钱。

后来某一年腊月底,他在老家集市上看到有人卖这个,就买了一个尝尝,味道不差,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等30岁再去满足10岁时候的愿望,已经没有意义。

一手推车,一手吃炸糯米鸡。

陈信没忘记此行目的,往肉档那边走去。

“扣肉吃不吃?老板,来个十块钱的!”

陈信问,见李梦圆没拒绝就买了。

事实上李梦圆嘴里含着糯米跟鸡肉呢,急得连忙使眼色,然而等她把食物咽下去,陈信都付完钱了。

离开后她才小声埋怨:“你这人怎么买东西不问价的?万一人家欺你脸生,故意抬高价怎么办?”

“那下次就不来他这买了。”陈信笑呵呵。

李梦圆被他的话噎住,无言以对,只能轻哼两声。

蔬菜类则买了两根青瓜,两棵生菜。

还买了一个大西瓜。

李梦圆抱着大西瓜,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这次她可是大功臣,成功压了两毛钱单价,四舍五入,就是赚了一块钱!

这边有卖铁锅的杂货店。

陈信顺手买了铁锅跟锅铲,本来还想买炒勺密漏的,可惜这边没有卖。

李梦圆全程跟着,看陈信将钱包里一张张钞票递出去,感觉好心疼,这钱花得也太多了。

陈信也知道,但是没办法,刚搬家就是这样,把需要的东西买好,后面就没什么要花钱的地方了。

噢不,到时候还得配电脑跟牵网线。

不过这事得过几天,他现在手上这点钱,买个电源都够呛。

……

回到家。

李梦圆主动承担做饭炒菜任务,扬言要让陈信见识下她的超凡厨艺。

陈信则负责洗菜切菜。

不过李梦圆确实有两下子,动作娴熟,看得出来在家没少负责做饭,至少不用担心会把厨房炸掉。

陈信漫不经心地问:“你家大人中午不回来吃?”

李梦圆拿着锅铲站在她的小方凳上,闻言回答:“妈妈早上出门带了饭,她中午在裁缝店吃,我们晚上给她留点就好。”

陈信微微颔首,不再多问。

其实炒菜是很快的,麻烦的是准备食材的过程。

四样菜,酸菜扣肉、凉拌青瓜、蒜蓉生菜还有香煎豆腐。

除了豆腐,其他都是陈信买的,这让李梦圆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不过一想到自己才是做饭的主力,而陈信不过是个负责打下手的小弟,瞬间腰杆又挺直了。

咬下半块扣肉,满嘴肉香,李梦圆很是满足:“要是每天都有扣肉吃就好了。”

陈信夹了块青瓜:“天天吃很容易腻的。”

“我不腻!”

“那你天天买。”

李梦圆表情一滞,缩缩脖子不说话了,一斤扣肉要12块钱,而一斤五花肉才7块,她攒的那点零花钱可不够吃几天的。

“要是学校承诺的奖学金现在就发,哪怕天天吃,也应该够吃很久吧。”

李梦圆心里嘀咕。

没错!

她中考第一志愿填县一中,就是冲着学校许诺的奖学金去的。

除了免除三年学杂费以外,还奖励一万块钱,现金。

这对其他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她们家来说,已经不少了,相当于妈妈一年的工资呢。

通胀刚开始,还没有那么严重的2009年,一万块的购买力还是很强的。

李梦圆的分数肯定能上市一中,而且肯定是实验班。只是那样的话,家里花费又要额外增加不少,而且妈妈不在身边,总觉得不方便。

自己留在县一中,肯定也能考上一所好学校。

所以她就说服了妈妈,答应老师第一志愿填县一中。

……

傍晚。

陈信终于见到李梦圆的妈妈。

小时候也见过,感觉她妈妈跟印象中的差别不大,有点冻龄。

母女俩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李梦圆妈妈也不高,顶多1米6,柔顺黑亮的长发盘起来,气质温婉。

她是裁缝,李梦圆从小到大可能会缺吃的,唯独没缺过衣服,即便是边角料,在她手上也能做出花来。

比如那条格子围裙跟那双灰色袖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