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此时投降,迟了一百年!
德胜门洞开,龙骑军疾奔而出。
趟过护城河,一字列阵于铁桶阵之后,坐在马上,端起AK-47,随着郝威武一声令下,二百九十把AK-47同时喷出了夺命的烈焰!
枪声响起,铁桶阵前的建奴闷头便倒……
“还是太少了啊!”
朱由检叹了口气,龙骑军虽猛,但建奴还有两万多,此时让铁桶阵撤下来,龙骑军根本顶不住!
举起高音喇叭,下令:
“秦良玉、卢象升,速速率兵包抄建奴两翼,掩护友军入城!”
朱由检在城头微操,皇太极也听得懂,却没奈何,眼睁睁看着秦良玉的白杆兵和卢象升的天雄军从两翼包抄而来。
六万生力军像两把大砍刀,一斩过来,建奴终究无法抵挡,渐渐被逼了回去,反倒离那乌龟壳越来越远了!
皇太极心丧若死,这个狗皇帝不是快死了么?
还说在南京,都特么骗人!
打不过,只能……
皇太极长叹一声,摆摆手:
“代善,你去吧!”
还不是要走这一步?
代善摇摇头,举起白旗,往铁桶阵走去,按照惯例,他这旗子一举起来,双方兵马便都停下了手中的武器,射住阵脚。
见代善一步步走来,袁可立一皱眉,道:
“陛下,还打不打?”
朱由检冷笑一声,扭头从徐应元手中接过那把准备已久的AK-47,朝枪口出了口气,瞄准了跪在护城河前的代善。
“哒哒哒,哒哒哒……”
枪声响起,代善被打成了筛子!
浑身冒血,不甘的跌倒在地,朱由检笑道:
“怎么不打,狠狠地打!”
下一瞬,二百九十把AK-47同时激发,弹雨落下,建奴纷纷倒地……
朱由检早就手痒难耐,打了个固定靶,却不过瘾,当即端起AK,很快锁定了皇太极的所在,先解决了他周围的亲兵。
而后,一枪毙命,正中眉心!
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朱由检心情大好,掏出望远镜寻找下一个目标。
他之前也不认得皇太极,只是此前建奴亲兵奋不顾身的保护皇太极,却暴露了他的身份。
当时朱由检就猜测,这厮起码是个和硕贝勒!
再后来,这厮又一直在那张牙舞爪的督战,而代善又抱着他大腿恸哭,袁可立也不认得皇太极,却认得代善,便在一旁提醒——
那人,必是皇太极!
擒贼先擒王,哪能留他?
皇太极一死,剩下的不到三万建奴就彻底乱了,四散奔逃者有,跪地求饶者有,倒地装死的也有,就是没人继续拼命突围了……
如此一来,围歼任务愈发轻松。
包围圈持续收缩,城头大炮为避免误伤,也停了。
只有马克沁重机枪和龙骑军的AK-47,还在继续扫射,一直杀到午后,建奴还剩三千多人,尽数跪地投降。
朱由检连下了三道诏令:
其一,命祖大寿、何可纲、吴襄率关宁兵马押着着投降的建奴打扫战场,凡有头的尸体,全部砍了脑袋,务必找出皇太极,以及多尔衮、莽古尔泰等和硕贝勒,活要见人,死要见头!
其二,命秦良玉、卢象升、孙传庭、毛文龙、张维贤五路大军立即南下平叛,务必赶在叛军得讯之前,完成南京大包围!
其三,命孙承宗立即率部入关,自北向南,把皇太极一路下的蛋全部敲碎,收复失地,尽斩鞑虏!
其四,命张维贤率六万京营兵马及龙骑军,星夜驰援南京。
装死的建奴都被剁了头,近十万尸体垒成了一座小山,头颅则在另一处,也是一座小山,德胜门外,宛若地狱。
祖大寿、何可纲、吴襄到城下回报,朱由检命开城门,三人领着一队亲兵上城头觐见,身后亲兵,人手捧着一颗脑袋。
见礼已毕,朱由检见三人脸色不好看,便问道:
“怎么,有人跑了?”
祖大寿垂头丧气的说:
“启禀陛下,奴酋皇太极,和硕贝勒代善、莽古尔泰、阿济格、多铎、豪格及代善之子岳托皆已授首,唯多尔衮不见踪影……另外,袁督师及麾下三百亲兵,也不见了!”
玛德,还是让多尔衮这厮跑了!
朱由检怒道:
“什么意思,把话说明白!”
皇帝一发飙,三人齐齐跪倒,何可纲道:
“陛下息怒,末将等只顾杀敌,竟不知袁督师何时走了……只怕那多尔衮,也是被他趁乱救走,此时追击,当还来得及!”
追,还是不追?
皇太极率军南侵前,留了阿敏和正黄旗守家,但阿敏是个光杆司令,完全使唤不动正黄旗,但现在不同了!
皇太极死了,代善、阿济格、莽古尔泰等和硕贝勒都死了!
豪格也死了,皇太极在世的儿子,只剩下两岁的叶布舒和襁褓之中的硕塞,这个时候建奴还没有确定父死子继的封建秩序,汗位继承人须得通过奴隶主贵族的公选……
若把多尔衮追回来,阿敏就是唯一健在的和硕贝勒,以他的威望,这两个吃奶的孩子,基本没有希望。
反之,若放多尔衮回去,变数就多了!
会不会打起来?
即便打不起来,也能给阿敏添添堵,阿敏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多尔衮可是嫡亲的十四贝勒,比他的根儿正多了!
“罢了!”
朱由检摆摆手,道:
“朕会通知毛文龙去寻,你们几个继续押着投降的建奴去京郊寻一处背风的山谷,将城外的建奴尸首搬过去,一把火烧干净,而后掩埋!”
三人俯身领命,何可纲多问了一句:
“陛下,那些降卒如何处置?”
还如何处置?
朱由检咧咧嘴,森然道:
“一并烧了!”
何可纲缩了缩脖子,没敢多嘴,倒是袁可立劝了一句:
“陛下,杀降不好……”
“不好也杀!”
朱由检板着脸,愤然道:
“我大明京师,是容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么?朕不仅要杀降,还要兴兵辽东,夷灭其族!给那些番邦蛮夷紧紧笼头,好生记着,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撂下这句狠话,便岔开话题,说道:
“劳烦袁阁老,命工部于德胜门外竖一座巨碑,名为‘大明英雄纪念碑’,尽陈今日之战,凡今日战殁的大明儿郎,皆按所属诸营镌刻姓名、籍贯、年龄于碑上,供百姓祭扫,传之后世……”